乡土人才不可小嘘

2020年07月03日11:1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当前,全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倡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乡土人才是最被群众认可的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土专家”“田秀才”,他们的生产实践和技术能力,更容易让周边群众“信服”,更有“眼见为实”的带动性,能很快为这片乡土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必须从乡土人才入手,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增强社会认同感,真正打造一支优秀的乡土人才队伍,引领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用好“指挥棒”激发人才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在政策创新上就要敢于先试先行,勇于打破原先的制度“壁垒”。对乡土人才而言,吸引其在乡创业的不仅仅是基层“求贤若渴”的诚意,关键是要有支持其长远发展的好政策,重点在创业资金、岗位供给、技术指导、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农民职称评定、学历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突破,帮助乡土人才自身发展壮大。同时加大政治激励,在“两代表一委员”中增加优秀乡土人才比例,对有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给予奖励,并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等进行培养,从而激励和挖掘更多乡土人才。

培养“带头人”打造人才活字招牌。要加大对乡土人才的开发管理。对乡土人才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对乡土人才进行科学的指导培训,向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水平。制定“一对一”联系服务模式,让乡土人才快速成长,真正实现“培育一个人才、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打造农村发展“活”字招牌。

练好“内功”增强人才自身素质。乡土人才既有多样性,又是参差不齐,加之学识水平有高低,实践总结方式不同,技术能力类型各异。要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结合乡土人才迫切需求,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等载体,有层次、分步骤的组织实施乡土人才培训,通过理论辅导、技术指导、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增长本领,增强综合素质和引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蒙海尚)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