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故事,见证广那高速建设奇迹

符皓

2020年07月01日15:14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广那高速公路,北起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西,南接G80广昆高速(文山州富宁县至砚山县段),是广南县通往州府文山市的主要干线,也是文山州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由云南建投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建公司”)承建,于2017年8月开工。2018年底,广那高速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云南省2019年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

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工期提前,在母公司云南建投集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交建公司党委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将广那高速的通车任务列为公司2019年的头号事项。

以目标为导向,倒排工期,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奖惩,将进度精确到时。交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副总经理到项目驻场督导,项目管理人员抓好每一道工序……该公司从上到下,争分夺秒朝着“能通全通”目标奔跑。

上下同欲者胜。2019年12月31日,广那高速公路全线高质量建成,与原计划相比,提前11个月完工。

究竟是什么,创造了广那高速公路的建设奇迹?从下面这五个故事里,兴许可以找到答案……

建成后的广那高速。(人民网 李发兴 摄)

热血奋战,项目人员熬成“红眼兔”

广那高速公路旧莫段,处于广那高速中间路段,建设内容涉及1个互通区、2个隧道、5座桥梁。

在广那高速公路总体已经进入施工中后期时,旧莫分部多数工程才从零开始,这急坏了交建公司党委及经营领导班子。

2019年10月,国庆节后,离年底只有2个多月时间 ,交建公司主要领导、广那总包主要领导班子连续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旧莫分部攻坚问题。会议强调:“要以顽强的意志、坚强的决心确保顺利通车。”

10月11日凌晨4时,在经过会议慎重研究后,进驻项目督导调研的交建公司领导决定从交建公司第五、第六、第九直管部,以及蒙屏总包部和文山轨道四号线抽调五支突击队、共30余名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对旧莫分部各个控制性节点工程进行攻坚。10月11日7时许,各个突击队负责人接到电话,被告知必须要在13日前全部赶到广那高速项目部集结。

人员动员到位,住宿如何保障?交建公司领导在开会研究时早已考虑到了。这不,在下达突击队驰援旧莫分部的同时,广那高速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李柏楠便接到了这样一项任务:立刻联系住宿集装箱生产厂家,确保一天内调运到项目部安装完成,同时配齐被褥洗漱用品……

“那么短时间,怎么可能完成。”领命之后,李柏楠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但军令如山,只能硬着头皮去执行。高低床、被褥、洗漱等用具好说,现去广南县城购买都来得及。住宿集装箱哪里有?价格如何?一切都不清楚。李柏楠只能上网搜索,终于在网上联系到一家住宿集装箱生产厂家,迅速沟通对接后,立刻下单。厂家在昆明的库存不足,只能从邻近的贵阳调运。“什么时候到?”“运输集装箱的货车到哪了?”下单后,几乎每隔一小时,领导催问物流的电话就要打过来,李柏楠只得又打电话催问,生怕货车路上耽搁。当得知货车进入广南境内后,李柏楠迅速开车赶到广南入城口等待。

10月13日凌晨1时,当看到集装箱运输货车的刹那,李柏楠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激动地拨通了指挥长的电话……25个住宿式集装箱运到项目部后,被迅速组装起来,先期赶到的5支突击队队员顺利入住。自此,旧莫段的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10月31日,项目部吹响60日攻坚冲锋号。

24小时轮班还不够,为方便管理、节省时间,负责土城2号桥的项目管理人员,还主动提出把住宿的集装箱运到土城2号桥施工现场。“进公司近6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拼速度。”事后,李柏楠这样感慨道。他介绍,旧莫段攻坚那段时间,项目所有人员眼睛都布满血丝,像是“红眼兔”。

5支突击队的驰援攻坚,极大地推进了施工进度,也在广那高速沿线树立起了信念、决心、勇气、拼搏和团结的精神旗帜,全线施工人员备受鼓舞。

建成后的广那高速。(人民网 李发兴 摄)

优化工期,他们这样挤出20天时间

“4个小时的空档期不能浪费,叫醒混凝土浇灌工人,连夜施工!”研究决定后,四分项目经理余翔带领四分部项目其他负责人赶往工人驻地。这是2019年10月15日的凌晨。离年底全线贯通的时间只有两个半月了,广那高速全线16个分部都在加派人手,争分夺秒朝着“能通全通”的目标奔跑。

14日晚,由四分部负责的老厂互通段C匝道第一联箱梁钢筋提前4小时扎完。“钢筋提前,混凝土浇灌也要相应提前,能抢一小时是一小时。”四分部决定将原计划第二天早上进行混凝土浇灌的计划提前。

“已经凌晨3点了,现在浇灌与再过几个小时天亮浇灌有什么区别。”果不其然,叫醒工人时遭到了拒绝。“钢筋提前扎完,每个施工环节环环相扣,今晚浇灌,能够节约出6个小时,这样一天天挤时间,才能保障我们负责的老厂互通顺利完工。”两年来的朝夕相处,工人也早已与项目人员熟悉,大家都知到广那高速纳入“能通全通”的意义。工期提前,要顺利保证项目准时完工,作为建设者中的一员,大家责无旁贷。

看到工人们沉默不语,余翔趁热打铁,当场提前发放了加班费。老厂互通段C匝道第一联箱梁混凝土施工得以连夜进行。

人心齐,泰山移。当天凌晨,浇灌工、模板工、混凝土搅拌站、泵车驾驶员、泵车驾驶员、修路工等多工种紧密配合联动,10多个部门80多人共同参与,一直干到早上10时,浇灌完成了500多立方米混凝土。

浇灌完成后,为下一道工序拆模节省了一天时间。

10月15日凌晨抢时间浇灌混凝土的场景,不过是老厂互通争分夺秒赶进度的一个缩影。四分部项目技术员杨亚平介绍,老厂互通是广那高速4个互通立交区之一,由15跨主线桥和4个匝道桥组成。墩柱最高34.6米,施工难度大。

在纳入“能通全通”工程之前,老厂互通形象进度才完成40%。靠着加派人手、优化每一道工序,老厂互通立交最后于11月10日完工,比“能通全通”任务下达后重新排定的工期还缩减了20天。

建设中的广那高速老厂立交区。(供图)

迎难而上,攻克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难题

在广那高速公路全线有3个连拱隧道,其中齐龙德就占了2个,且齐龙德1、2号隧道相距离不过60米。

2018年5月,根据设计方与总承包方要求,齐龙德2个连拱隧道的基础和墙身必须同时施工。

接到任务那一刻,负责图纸设计的四分部项目总工程师刘小春便带着项目的技术人员忙碌起来。

“常规的连拱隧道施工不难,但齐龙德地形陡峭、偏压严重,作业面小,为保证中隔墙质量,中隔墙基础和墙身浇筑必须做到同时施工,避免基础和墙身分开施工存在缝隙带来中隔墙不稳定。”刘小春说。

中隔墙基础和墙身浇筑同时施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对施工台模板刚度、强度、稳定性要求较高,适应中隔墙施工的中隔墙台车也需要研发。

没有思路,没有经验,咋办?刘小春和负责设计的四分部同事也曾打起退堂鼓。

“能不能分两次浇筑,我们先对基础进行凿模处理,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连接缝质量。”刘小春也曾跟项目总包部的隧道工程师及设计代表对接沟通,尝试改变施工方案。

“隧道存在偏压,五级围岩较多(岩石强度弱),边仰坡多维度覆盖层极不稳定,中间墙承受压力大,如果施工缝较多,隧道存在安全风险。”请求被驳回。

路要修,活要干,四分部只能硬着头皮上。白天要上工地,几人只能晚上聚在一起讨论。模板怎么安装,尺寸怎么控制……画图过程中,他们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一度有几天一点思路都没有,甚至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设计。”对设计图纸时无头绪的焦灼状态,刘小春记忆犹新。好不容易设计出一稿,发给厂家一看,被直接驳回:“不安全,不敢生产。”

就这样,经过2个月的苦思冥想和挑灯夜战,前后修改20多稿,终于在2018年7月完成图纸设计,交给厂家后,高6.2米、长9米的台车9天就做出来了。

台车重15吨重,中间打混凝土,必须承重150多吨。“注意模板变化,如果模板发生较大变形,立即停止浇筑并撤出施工人员。”对于刚设计出来的台车,刘小春他们还是不放心。8天时间里,刚开始浇筑中隔墙第一至三块模板时,他们轮流到现场指挥,观察台车有无变形、台车轨道有无变化,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齐龙德1号隧道长290米、2号隧道长160米,2个隧道分别浇筑了25个模板和14个模板。有了四分部研发的中隔墙施工台车保障,隧道得以按规范要求顺利施工,并于2019年10月23日贯通。

收获还不止于此。2019年8月2日,由四分部刘小春等6人研发的中隔墙台车,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正在建设中的广那高速桥梁。(供图)

群策群力,完成大型溶洞安全处置

安那嘎隧道全长2769米,是广那高速最长的隧道,也是广那高速最后完工的工程段落。

“安那嘎右幅隧道发现一个大型溶洞。”2019年8月14日17时,正在广那高速项目部办公的隧道专家刘经永接到了施工现场打来的电话。

自2017年8月开工以来,在广那高速隧道施工过程中,49.67公里的施工线上,也曾路遇20多个小溶洞,在广南这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亦属正常。

“溶洞再大,能有多大?”带着疑问,刘经永连忙赶到现场。

查勘完毕后,现场工作人员惊呆了。溶洞纵深100米,横向宽度40米,高度近30米,洞顶到山表只有70-90米。

时间紧迫,施工还得继续。当天晚上,项目设计方,业主、监理、总包方等代表聚在一起,讨论研究施工方案。

经过连夜讨论研究,刘经永反复测算,终于在当晚确定了施工方案。第二天8时,继续施工。

一开始,工人们不敢进场施工。“我给你们担保安全,我在现场指挥,你们放心。”“挖一米,增加一米护拱。”刘经永在现场嘱咐工人严格按照科学计算好的步骤施工。

有了群策群力制定的科学施工方案,有了隧道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工人们吃下了定心丸。

施工按照上述方案稳步推进,2019年9月20日,隧道终于穿过了溶洞区,初期支护顺利完成;10月17日,溶洞区支护部分混凝土浇灌完成……

见证奇迹,一座大桥在2个月内拔地而起

夜幕沉沉,30多人围着火堆,回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这真的是个奇迹!”人群中有人不断点头表示赞同。

这是2019年12月底的一天夜晚,广那高速土城2号桥工地上,为庆祝土城2号桥完工,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聚在一起聊天,寒风中,气氛却十分热烈,一直持续到凌晨3时。就连平时施工过程中一向严厉的广那高速项目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高志敏也在此刻与工人聊成一片。

2个月时间,土城2号桥拔地而起,亲历其中的建设者们,有着太多的情绪要倾吐。

土城2号桥,左幅长336米,右幅长354米,在2019年10月14日突击队进场施工前,大桥只完成了桩基施工,形象进度只完成了15%。

“绝对不可能!”年底要全线贯通,只剩下2个月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土城2号大桥建成,项目部的各部门员工直摇头。突击队到位后,加上施工人员,土城2号桥共有增40余人增援。

项目重新细化了工序完成时间节点,任务被层层分解、精细到时。6名技术员,索性搬到工地上,与工人同吃同住,人力、物资、设备实时保障到位,土城2号桥施工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

尽管如此,冬天24小时施工,也给施工带了挑战。昼夜温差大,混凝土凝固时间较慢,达不到强度要求,下一步施工工序也无法正常推进。咋办?

“我们采取2个办法来解决,一方面将混凝土标号等级从C30级提高到C40级;另一方面采用帆布遮盖,用蒸汽输送机加热,增加环境温度,缩短凝固时间。”高志敏说。

2019年11月30日,土城2号桥T梁吊装完毕;12月15日,土城2号大桥基本建设完工。工期比原计划的6个月缩短了一半以上。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有参与土城2号桥的建设者沸腾了!

从事了16年道路建设工作,这样的速度,也是高志敏从未有过的经历。建成的当天晚上,围坐在火堆旁,兴奋的高志敏将这一喜讯告知同样做工程的同学,同学们一致惊叹:“真是个奇迹!”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