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老城街巷丨啟文街:時光快門截存的城市圖景
歲月不會因人或物而停滯,就像在啟文街小巷口理發的老鐘,每天吃完早飯,喝兩口燒酒,就慢悠悠地擺好攤,為過往客人理發,他為別人修飾了美好,自己卻在歲月中慢慢地衰老,就像啟文街上的老建筑,終有一天會慢慢地沉沒於時間的洪流之中,變成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記憶。
初冬時節,當黑夜迎來黎明,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就會照進昭通古城的這條街道,或許與學校相依,同孟孝琚碑相鄰,或許寓意昭通文化的起源,或許這裡是文化匯聚之地,“啟文街”這個名字就應運而生了,啟文街也在昭通城扎下了根。這條呈“7”字形的街道,自環東路從東向西到月牙路口的三角花園處,以一個90度的大轉彎,自南向北而上,與文淵街交會。
(一)
清晨,站在位於月牙路與南順城街、建設南街交會的三角花園處,向東抬頭就能看到冉冉升起的朝陽,路上的行人慢慢地隨著光影而行,然后從三角花園走向昭通城的各個角落。街道上的門店也在晨光中陸續開啟,店主開始了他們一天的營生,手機店、服裝店、旅館、糕點店、小吃店、燒烤店在這條街道上皆能見到,厚重的歷史與現實民生景象相融的印跡,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都難以抹去的記憶。
在啟文街,有兩大文化印跡,一個是位於東西向街道上的昭通剪刀社,另一個是位於南北向街道上的陝西會館。
昭通剪刀,又稱凹板剪刀。其特點是裡口凹槽,剪尖茅草形,剪刃單線口。它以嵌鋼均勻、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鎖軸牢固、開合和順、式樣美觀、經久耐用、價格便宜而聞名於滇川黔地區。
據當地居民介紹,昭通剪刀社位於曾經的南門客運站斜對面,20世紀50年代,昭通剪刀社在制作技術上汲取了全國同行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不僅品質得到了極大提升,品類也得到了拓展,有小花剪、裁剪、家用剪、羊毛剪、修枝剪和鐵皮剪等系列產品,可以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1970年至1990年,昭通剪刀多次參加雲南省同類產品評比,全部指標均達到部頒標准,受到與會者的廣泛贊譽,年平均產量約15萬把,熱銷全國。
昭通剪刀,一定程度上記載了昭通工業起步的歷史。本想尋訪一位剪刀社的老工人,但沒有成功。
站在啟文街44號門面前,新修繕的陝西會館大門氣勢恢宏,走進大門,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扑面而來,館內木雕石刻形象逼真、工藝精湛,至今會館內還有保存完好的石獅、石象和“八仙過海”、“菩提達摩東渡”、《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弘義明公皇甫府君之碑》等精美的石雕石刻。相隔10余米的戲台與看台仿佛在述說著當年的繁華與喧囂。
會館由南至北為戲樓、前殿、中殿、后殿的三進院布局,天井用青石板鋪成,總體建筑呈中軸線對稱,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
據相關史料記載,陝西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建筑面積為697.01平方米,總佔地面積約1526.32平方米。為當時陝西在昭商人捐資共建的會館,是陝西商人聚會、議事、聽鄉音、解鄉愁的場所。在清乾隆、嘉慶時期,昭通會館雲集,三楚會館、兩粵會館、江西會館、福建會館、貴州會館、四川會館、陝西會館形成了昭通古城獨有的會館文化,其中陝西會館因宏大的規模、精美的藝術風格成為昭通諸多會館中的翹楚。陝西會館於2013年7月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此次古城改造中,相關部門邀請了省文物專家到實地勘驗,確定陝西會館在昭通眾多會館中是規模最大的,而且具有北方的建筑風格,具備了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修繕過程中,建筑方堅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以及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的原則,著力把陝西會館打造成昭通古城的一張名片。
陝西會館也因老城改造而再次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
在啟文街南北向段的44號附1號,輕輕推開一道鏽跡斑斑的鐵門,便進入到了一個10多平方米的小院,院中擺放著一些盆景,一個平台上堆了泥土,種著蒜和白菜。這裡居住著3戶人家,一間土木結構的瓦房內,上百年的歷史印跡寫在了木柱和木板隔斷上。今年65歲的耿道榮在院子裡悠閑地喝著茶,玩著手機,怡然自得。
“我爺爺輩就住在這兒,因位於城中心,這樣的住房在當時也算是‘金包銀’的房子了。”回憶起當時街道的情景,自豪寫在了耿道榮的臉上。
耿道榮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對建筑情有獨鐘,說起建筑工程,他滿臉的自信。他的父親耿家福也是一位遠近聞名的匠人,對修廟、塑像等工藝特別精通,據說還參加過龍氏家祠的修建。遺憾的是他父親有一項手藝至今他都沒有琢磨透,就是打井從上往下挖,在開挖的過程中將磚從上往下支砌而不會垮塌,井挖好,井壁也就支砌好了。
善於琢磨的耿道榮,經過半輩子的打拼,在雲南、貴州等地修過倉庫、寺廟、跑馬場等。他繼承父親手藝的同時,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建筑工藝,幾十年間,他先后申請了天然牆面抹面灰、建筑用快速支撐架、建筑用快速固模用具3項國家專利。
在耿道榮兒時的記憶中,南北向的啟文街是一條泥巴路,經過三角花園旁邊的月牙塘,沿塘邊的公路就可以通往鳳凰山方向。后來,經過幾次改造,街面從柏油路再改造成了現在的石板路。那時,整條街道兩旁基本上是土坯、土木結構的房屋,就連附近的建設南街、文淵街都沒有磚混結構的建筑。啟文街最為繁華的地段是位於南順城路與建設南街交會處的大巷口,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昭通城的供銷社門店就在這裡,在那個米、油、鹽、布匹等物資都限量供應的年代,供銷社門店可謂是人人想去而又很難進得去的地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不斷繁榮,供銷社門店也逐漸沒落,被“撮撮帽燒烤”等餐飲門店所替代。
歷史的容顏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逐漸變化,可喜的是,在記者採訪中還能窺見一些沒有毀滅的時代物証。在啟文街,隻要沿著一些一兩米寬的小巷進去,就會發現許多遺存下來的建筑。譬如,啟文街56號門店旁的小巷,穿過約5米的小巷就是一個豁然開朗的小院,地面用青石鋪就,下水孔也是用4片石材雕琢鑲嵌而成,實木的房屋建於地面五級梯步之上。門窗上的雕龍畫鳳已經被毀壞,木柱下的石墩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動物圖案,黃得發黑的木屋靜靜地述說著歲月的滄桑。
居住在啟文街60號的馬永康,1978年下鄉當知青,1979年被分配到魯甸縣農業局工作,現在已經退休兩年,見到記者來採訪,便熱情地帶記者參觀了他們家的小四合院,院內一棵胸徑20多厘米的紫薇樹在光線不太強烈的角落裡倔強地生長著,門檐上古色古香的青瓦,一段留存下來的殘垣斷壁,都是歷史最好的見証。馬永康對這些古建筑及物品特別珍視,想讓它們盡可能地留存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
說起啟文街的變化,馬永康指著啟文街上陝西會館的大門介紹,那兒是曾經的防疫站,順圍牆處是一條寬約1.5米的大溝,溝中的水向南流至楊家牌坊口,與另一條溝相匯后繼續向南流去。在舊城改造中,拆除了防疫站,打造成了陝西會館現在的大門,而位於永安街的原大門則保留了下來。
(三)
啟文街,因文化而生、因人氣而聚。在這條街道上,因原客運站建設在東西向段街道的中間位置,聚集了很高的人氣,使這條街道成為昭通城極為喧囂熱鬧的古街之一,有著延續了幾十年至今仍然存在的南翔旅社、昭陽賓館。客運站人氣的聚焦也催生了周邊眾多的小旅館,原南門客運站斜對面的一條小巷內就有3家旅館至今仍在經營。與啟文街相鄰的壽福巷、沿河岔街小旅館林立,成為一代人的謀生之道。原南門客運站至今還是大關、彝良商務車的發車地,留存下來的旅館基本靠著一些熟客維持著營生。
據馬永康回憶,在啟文街南北向段臨近文淵街口10余米處,現在的聖濟中醫館所在地,是曾經的紅旗旅社,因位於啟文街,在20世紀90年代改名為啟文旅社。后來,隨著城市的擴建,人氣逐漸分流,啟文旅社無法繼續經營從而變成了現在的聖濟中醫館。
人氣的興盛,必然會催生餐飲業的繁榮。位於啟文街與環東路交會處的迎樂飯店,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因口感好以及收費合理,成為隻要說起迎豐橋就一定會聯想到的餐館之一。如今,該地段已經改造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小廣場,迎樂飯店也隻能永遠地留在了市民的記憶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被人遺忘。
在啟文街上,至今仍有多家經營了數十年仍沒有改換門店名稱的小吃、燒烤和糕點店。
位於啟文街東西向段,靠近三角花園口的回輝園蛋糕店,在1976年就是一家回族糕點門市,主要從昭通糕點廠進貨銷售。1993年,因為昭通城回族人口多,看好市場前景的馬麗華在父親的建議下接手門店,取名“回輝園蛋糕”,他通過學習,慢慢摸索,開始了蛋糕制作,並不斷拓展產品類別,現在店內有蛋糕、面包、酥餅、月餅等諸多糕點。蛋糕店不僅成為一家人走向富裕的依靠,還解決了30多人的就業問題。
與回輝園蛋糕店相鄰的“梅孃三鮮火腿米線店”,是啟文街上為數不多的小吃類老店,盡管該店從小巷搬到了街面上,但老板仍然採用原店名,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店名體現了老板的初心。
“添一家小吃店”位於啟文街的南入口處,創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經營著米線、面條等小吃,是段氏五兄妹共同經營的小吃店,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除了經營品類略有增加之外,店名、地點都從未改變。而與“添一家小吃店”隔街相望的“撮撮帽燒烤店”,因老板喜歡戴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撮撮帽而得名,至今該店已經經營了三四十年。每當夜幕降臨,燒烤店飄散的燒烤味就會惹人垂涎欲滴,三五好友相聚於燒烤店前,羊肉串伴燒酒,暢談人生經歷、街頭奇聞,成為這條街的一道風景線。(毛利濤 楊 明 唐龍泉飛 文/圖)
來源:昭通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