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統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守護綠水青山 建設美麗雲南

2024年07月14日09:0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源頭護航九大高原湖泊,完善保護治理體制機制、修訂保護條例﹔健全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機制,推動建立全國首個多省(雲南、貴州、四川)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全國首個地方流域三省共同立法﹔COP15第二階段會議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在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和COP15主席團會議期間,向世界充分展示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從區域之治的久久為功,到開創先河的跨省立法,再到走向世界的典范展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雲南省始終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突出位置統籌推進,不斷探索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讓人民生活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雲南。

  改革發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去年,“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讓雲南再次火熱出圈,青山綠水景色如畫、鳥語花香綠樹成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成為“美好生活在雲南”最具象的表達,更是全省以改革之舉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標志性成果。

  雲南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囑托,堅決扛牢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責任,構建起生態文明領域建設、保護、治理、管控、執法、責任、產權、補償8大類制度,把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作為改革“主戰場”,精准施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不斷提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環境治理現代化能力。

  堅持嚴的基調守護綠水青山,雲南省在“三線”劃定基礎上,落實國土空間“唯一性”和全域全要素管控要求,切實維護生態安全。印發實施州(市)、縣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指南,指導各地全域全要素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同時,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渠道,研究起草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明確參與內容、方式、程序,提出相關支持政策。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健全完善會議、督察、受理交辦、整改追責等工作機制為抓手,全省聚焦輿情反應、群眾關注等重點,以更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10個標志性戰役。

  著力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建筑施工工地和城市道路揚塵污染治理“百日行動”,全力推進劣Ⅴ類水體“清零”集中攻堅,深入開展農用地涉鎘等重金屬污染防治,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推進農村污水治理,組織完成6個州(市)17個重點縣(市、區)62個涉磷石膏企業和堆存場所現場排查。一項項改革舉措匯聚起持續攻堅的源源動力,推動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突破。

  2023年1至12月,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7.4%,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納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為94.1%、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劣Ⅴ類水體比例為1%、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推進轉型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洱海之濱,25座有機廢棄物收集站、多個固定式流動收集點串珠成鏈,251輛投放廢棄物收集車熙熙攘攘,4座大型有機肥料加工廠、2座大型生物天然氣加工廠和1座天然氣加氣站運行有序。

  “牛糞變黃金、秸稈變寶貝”,通過專業生產線,這裡年可生產有機肥等系列產品80余萬噸、生物天然氣3000余萬立方米,不僅有效減少了進入洱海的污染源,還推動了生物質能源和有機農業的發展,提升當地發展的“含綠量”。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也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也是檢驗改革成效的“試金石”。

  去年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雲南省共有7地入選,是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以來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雲南省共有20個地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9個地區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兩項總數居全國第12位、西南第2位。

  在高質量創建生態文明示范的同時,全省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以改革為抓手有序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全面啟動雲南濕地生態產品價值體系研究,出台《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為拓寬生態產品價值轉換路徑、發展優勢重點產業提供支撐。2023年,全省林草產業總產值達4584.86億元,同比增長26.55%,創歷史新高。

  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各領域改革有序推進。制定零碳園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雲南省大膽推動零碳園區建設,目前已啟動建設5個省級零碳園區。以政策引導和市場化手段促進新型儲能開發建設,建立“新能源+儲能”機制,建立健全電力市場參與、價格等系列機制,確定首批19個示范項目。今年4月,11地入選雲南省林業碳匯試點名單,以改革舉措鞏固提升林草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美麗雲南,層層點染。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雲南省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大力度探索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改革舉措,向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篇章。

  短評

  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注入源源動力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作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的雲南,綠色是最鮮明的幸福底色,也是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基礎。

  在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程中,雲南充分發揮基礎優勢、因地制宜探索多元改革路徑,多項改革措施成效顯著。2023年雲南省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提升到94.05%,居全國前列。

  隨著全省經濟社會的升級發展,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更加強烈。人民心聲是改革所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環境需要是新一輪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目標。新征程上,我們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回應人民期盼,增強改革制度的可操作性,主動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王丹)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