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全面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凝聚力量推動發展

2024年07月11日08:12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重點領域立法成果豐碩,重點監督有力有效,民主法治與高質量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積極發揚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凝聚人心、匯集智慧力量﹔以法治引領改革、以改革推進法治,公正和諧更加可觸可感……新征程上,雲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民主凝聚奮進力量,用法治護航發展之路,書寫著新時代民主法治建設新篇章。

  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雲南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穩步推進民主法治領域各項改革,全省民主法治建設邁出新步伐,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制度創新實踐

  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投出這一票,是十分神聖庄嚴的事。”2021年12月22日,在昆明市西山區棕樹營街道聯合選區投票點,年近八十的宋承瑨老人投出自己手中的選票。“希望我們選出的人大代表能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反映我們的心聲。”他說。

  近年來,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和全國人大工作安排,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后修改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選舉實施細則,增加縣鄉人大代表名額,確保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2021年底,雲南省與全國同步依法選舉產生新一屆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全省選民登記率達94.83%,參選率達92.54%,均比上屆有所提高。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實踐載體。我們不斷加強工作、創新實踐,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牢牢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先后出台《關於加強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意見》《關於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實施意見》,保障和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三個定位”推進民主立法、科學立法、依法立法,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拓寬公民對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制定出台了《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條例》《雲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雲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重要法規﹔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人民所思所盼所願,通過媒體向社會廣泛征集監督選題,吸納民意匯集民智,依法對全省重大建設項目、重點產業發展、重要民生事項等開展監督﹔健全“雙聯系”制度,完善履職服務平台,依托代表活動站(室)廣泛聯系群眾,人大代表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新時代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發展完善,人大工作更加開拓創新。雲南省與貴州、四川共同立法保護赤水河,以“條例+共同決定”這一開創性的地方立法形式,成為全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樣本﹔與四川協同立法制定瀘沽湖保護條例,高位推進瀘沽湖保護治理工作。首次探索質詢監督,成為地方人大運用剛性手段增強監督實效的有益探索﹔審慎穩妥推進九湖保護條例修訂(制定)工作,反復論証關鍵問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星雲湖等4件保護條例先后進行了3次審議,滇池、陽宗海、撫仙湖3件湖泊保護條例先后進行了4次審議,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少見﹔在全國率先出台加強預算績效監督辦法,建成覆蓋省、州(市)、縣(市、區)的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打造預算監督“雲南樣本”……從關鍵點突破、往縱深處發力,雲南省突出創新實踐,多個“首次”標刻出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坐標。

  深化政協協商實踐

  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建議在專業人員或養老服務機構的幫助下建立精准服務機制。”“要積極動員生活能自理、身體較好的老年人走出家門,到社區機構網點接受服務。”2023年5月26日,一場熱鬧非凡的“院壩協商”議事會在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五華山社區露天廣場舉行,居民代表與部分政協委員、區職能部門負責人等暢所欲言,共同為獨居老人安全服務出主意、提建議。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2023年3月,省政協啟動了全省政協組織“開展院壩協商·建設文明村寨”行動,通過搭建協商平台、拓展協商渠道,助力農村普法強基、化解矛盾、移風易俗、文明進步邁出新步伐。一年多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院壩協商”議事活動,讓長期困擾基層的社會難題、居民身邊的大事小情在協商交流中妥善解決,更讓基層治理由干部說了算轉變為大家商量辦,協商民主的種子在雲嶺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多年來,省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胸懷“國之大者”深入研究、深度協商,心系雲南要事認真履職、傾力助推,情牽民之關切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為匯聚全省改革發展的磅礡力量彰顯了獨特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人民政協事業不斷展現新氣象新面貌——

  2019年11月,中共雲南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召開,明確將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的18項重點任務全部納入省委深化改革工作台賬,出台《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就開創新時代全省政協事業新局面作出細化安排。

  多年來,省政協黨組始終自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重要會議、重大事項、重要情況及時向省委報告。認真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扎實推進“書香政協”建設,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強基固本。

  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多年來,省政協不斷深化協商內涵、創新協商形式,形成了以全體會議為龍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議和主席會議重點關注問題情況通報為重點,提案辦理協商、遠程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專家協商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新格局。

  大力推進“數字政協”建設,建立起覆蓋全省州(市)、縣(市、區)政協的遠程協商系統,依托互聯網和委員“移動履職”App平台,推動政協協商從“面對面”向“鍵對鍵”“端對端”的遠程協商、網絡議政拓展。

  凝聚法治建設合力

  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全省政法系統堅持和加強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聚焦民之所盼、企之所需、省之大計,助推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3年度全省法治建設群眾綜合滿意率達97.09%,連續4年保持在97%以上。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如何讓政法溫度可觸可感?雲南省政法機關以人民滿意為目標,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雲南省公安機關認真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出台暢通農村人口城鎮化渠道等服務保障經濟穩進提質9條措施,推進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証等16個事項“跨省通辦”,聯合法檢司制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3條措施。同時,全面推行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一站式”執法辦案模式,落實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要求,著力營造安全發展環境。5年來,共偵辦各類經濟犯罪案件2.97萬起,破案2.41萬起,挽回經濟損失55.25億元。

  省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管理及案件辦理一體化機制,通過加強並規范三級院公益訴訟線索管理和評估,深化公益訴訟辦案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發揮一體化優勢著重辦理重大案件,實現辦案工作繁簡分流,不僅對各級檢察機關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具有借鑒意義,而且為公益訴訟立法提供了制度機制樣本。

  為有效提高案件審判質量,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雲南省法院啟動案件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著力構建符合司法規律和雲南實際,能有效監測、分析、管理審判質量、效率、效果的以審判質量管理指標為基礎的雲南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到2026年,雲南法院“26+N”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將不斷完善,司法行為更加規范,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指標均衡發展、同步向好,推動法院審判工作再上新台階。

  雲南省司法行政系統全面推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從制度層面解決企業和群眾辦証多、辦事難、多頭跑等問題,全力推進“減証便民”行動,分兩批公布全省122項實行告知承諾制証明事項清單。自推行以來,全省實行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事項辦件量達440萬余件,大大減少了企業和群眾在辦事過程中的循環証明、重復証明等困擾。(瞿姝寧 張瀟予 鄧清文)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