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德宏推行兒童主任制度近14年,成為兒童關愛保護服務的關鍵一環——

“我是村裡1000個孩子的兒童主任”(傾聽)

本報記者 沈靖然
2024年01月17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雲南德宏隴川縣景罕鎮罕等村兒童主任萬燕花(后排左四)與村裡孩子在“兒童之家”門前合影。隴川縣民政局供圖

  核心閱讀

  兒童主任是兒童關愛保護服務的關鍵一環,也是家庭、學校之外離孩子最近的人。目前,我國已有66.7萬名兒童主任,基本實現了村(社區)全覆蓋。

  2010年,雲南德宏的隴川縣、瑞麗市、盈江縣三地入選第一批兒童主任模式試點,如今已推行兒童主任制度近14年。近日,記者走進雲南德宏,深度觀察兒童主任制度為當地帶來的變化。

  10歲的小溪,是一名留守兒童。他的畫本上,畫著頭戴斗笠、面帶微笑的自己和3頭小牛。坐在身邊的,除了奶奶,還有這個村子的兒童主任板小蓮。

  “我是村裡1000個孩子的兒童主任。”板小蓮今年47歲,擔任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景罕村兒童主任13年多,跟村裡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厚感情。除了常常舉辦親子活動,村裡所有0到18歲孩子的信息分類、權益保障、補助申請等事務都歸她管,服務的兒童最多時超過千人。像她這樣的兒童主任,隴川縣共有77人,覆蓋全縣所有村委會及社區。

  兒童主任從哪兒來

  本地選拔+高校培訓

  德宏州地處偏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不少兒童及其家庭面臨困難時,不了解如何向黨和政府、向社會尋求幫助。

  2010年5月,民政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聯合啟動“中國兒童福利示范項目”,以多地12個縣120個村為試點,每個村設置一名專職人員,負責將有關兒童保護的福利政策聯通到有需要的人,這些人就是后來的兒童主任。

  隴川縣在第一批試點名單中,最初劃定了10個兒童主任模式先行示范村。“每個村配備1名兒童主任,服務村中所有0到18歲的少年兒童。”隴川縣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股長張發勇介紹,“我們通過考試從本村村民中選拔了10名兒童主任,均要求高中及以上學歷。”

  “最開始,我並不了解具體情況,隻知道是和兒童相關的工作。”板小蓮坦言,當年,她除了務農外,還是村裡小學的代課老師,村委會干部看中了她和孩子溝通交流的能力,向縣民政局推薦了她。

  “結合各地實際,我們主要從當地村民中選拔,幾乎都沒有相關經驗,要從頭開始培訓。”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助理谷雯燕說,研究院專門為兒童主任項目提供人才培訓等支持。

  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名兒童主任?在景罕村兒童之家,記者翻看板小蓮10多年來的學習筆記,裡面除了有關兒童的基本理論,還有政策解讀、個案研究等等,字跡工整、條理清晰。“一年一本筆記本,足足記了10多本。”板小蓮說。

  “為了使村級兒童工作隊伍專業化,從怎麼入戶登記,到相關兒童政策的介紹解析,再到心理輔導、活動帶教,我們為兒童主任提供了一整套培訓課程。”谷雯燕介紹,“我們每年在當地舉辦兩次線下培訓,同時配有線上課程,兒童主任必須通過考試才能上崗工作。”

  據介紹,兒童主任考試分初級、中級、高級3個級別,對應不同的科目和工作內容,不光是村級的兒童主任需要考試,縣級兒童工作的負責人同樣要參加。“每次兒童主任培訓我都會參加,也順利通過了‘高級’兒童主任考試。”張發勇說。

  2019年4月,在前期10個村的基礎上,隴川縣將全縣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納入政府購買服務,實現了全縣77個村委會及社區的兒童主任全覆蓋,同時落實了兒童主任的工作補貼。

  經過充分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2019年,民政部等10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村(居)委員會普遍設立兒童主任,並明確了兒童主任具體工作職責。截至目前,全國已配備66.7萬名兒童主任,基本實現村(社區)全覆蓋。

  2023年,民政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對各地進一步加強兒童主任隊伍建設,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關愛服務內容清單,加強專業能力培訓,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作出部署安排。

  兒童主任工作怎麼開展

  摸清底數+長期服務

  986人——在瑞麗市俄羅村兒童主任瑞應的筆記本上,清晰記著這個2010年寫下的數字。2010年,她剛當上兒童主任,第一項工作任務就是挨家挨戶採集兒童信息。兩個月時間,瑞應走遍俄羅村下轄的13個村民小組,掌握了村民家裡每名兒童的信息。

  受當地發展狀況影響,早年間俄羅村困境兒童比例較高。“通過入戶採集信息,我把每個兒童的信息整理成冊,分析家庭情況,標注出需要幫助的兒童,每月上報至民政局,申請相應的救助和補貼。”瑞應說。

  宋麗娟是瑞麗市民政局兒童工作督導員,長期從事兒童福利保障工作。她介紹,為保障兒童主任模式順利運行,村一級需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兒童,隨后通過州縣(市)鄉鎮多級聯動機制,由市民政局協調相關的保障落實。

  “在特殊情況下,如果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市級層面有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兒童工作的副市長專門召開會議協商解決,確保每一名兒童都得到應有的權益和保障。”宋麗娟說,自上而下的工作機制確保了兒童主任制度的順暢運行。

  了解信息只是第一步,兒童主任還要進行長期跟蹤服務。瑞應有幾本特殊的檔案文件,上面是所有需要重點關注的兒童家庭資料,多年積累下來,這份名單已有300余人。

  小岩是這份特殊名單中的一員。多年前,瑞應在一次入戶探訪中了解到,小岩父親患有重病,隻有奶奶帶他,生活較為困難。一次凌晨3點鐘,小岩奶奶給瑞應打電話,說孩子半夜點著蠟燭在床邊看書,怎麼勸都不肯睡覺。

  顧不得夜色濃重,瑞應趕到小岩家。家裡沒有桌子,男孩用書本堆疊成簡易書桌看書復習。“家裡條件差,孩子愛學習,總是生怕哪天就沒書讀了。”小岩奶奶道出了實情。

  “阿姨跟你保証,一定幫你申請到補助,你隻管好好讀書。”瑞應跟小岩說,“這樣看書傷眼睛,以后還要有好視力去讀更多的書。”

  在相關補助申請到位后,瑞應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小岩家回訪,了解孩子的最新情況,直到小岩去城裡念高中。后來,瑞應從家訪中得知,小岩順利考上了警校。

  多年下來,瑞應跟蹤服務了300多名像小岩一樣的孩子,有的因為家庭原因險些輟學,有的因為自己不想讀書很小就踏入社會。瑞應走家入戶幫助申請補助,甚至到孩子打工的火鍋店上門“勸學”,鼓勵他們一定要繼續上學。

  “回想這些年,我服務過的孩子裡幾乎沒一個輟學,還有40多人考上了大學。”瑞應說。

  兒童主任工作帶來了什麼

  親子活動+溫馨反哺

  “除了幫助解決農村孩子生活上的困難,還要盡可能讓他們的童年豐富多彩。”村裡的“兒童之家”每月一次的親子活動,是瑞應的另一項工作內容。

  瑞應還記得,2011年第一次組織親子活動時,村裡有60多對家長和孩子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是“兩人三足”游戲,對這裡大多數家庭來說是難得的體驗。

  現場很熱鬧,百余人在“兒童之家”外的空地上,大手牽小手,歡聲笑語不斷。“家長孩子一起參與,不僅收獲了開心,改善了親子關系,也提升了孩子們的交往能力。”瑞應回憶,“很多家長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一位家長在活動結束后激動地找到我,說自己很少和兒子一起玩游戲,牽兒子手時,全身都在發抖。”

  有了一次次成功舉辦活動的經驗,每個月俄羅村的親子活動日就成了村裡特殊的“趕擺日”,也就是傣族群眾所說的趕集日。村裡的“兒童之家”因此成了孩子們愛去的地方,8點半開門,孩子們7點多就在門口探頭探腦。

  在景罕村,板小蓮把培訓中學到的專業知識融入活動中。村裡的殘障兒童小亮,很排斥和同齡人活動。為了鼓勵他更好地融入群體,板小蓮邀請他和父母參加親子活動,在舒緩的音樂中,大家放鬆活動,小亮也漸漸能開心地與人互動。

  還有一次活動,板小蓮讓所有孩子用雪花片塑料積木做拼圖。有個叫小俊的智力殘疾兒童,思考問題慢了些,空間想象力卻極為豐富。“小俊用簡單的雪花片拼出了一個立體機器人。這讓我們發現,即便是智力殘疾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所長。”板小蓮說,在縣民政局的協調幫助下,如今小俊就讀於州上的特殊教育學校。

  現在,景罕村的“兒童之家”親子活動中,常駐主持人板小蓮還有許多幫手。那些曾接受過她服務幫助的孩子,有的在外念大學放假回家,有的大學畢業后考回了當地工作,他們抽空都會回到村裡,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參與活動。

  2022年考上研究生的小敏,從13歲開始就接受板小蓮的跟蹤服務。她從生活困難的家庭走出去,如今學有所成,其間離不開兒童主任和各級組織的長期幫助。

  “每逢放假,我都會回來幫板媽媽的忙,看著這些活潑的孩子們,就想到了當年的自己,希望我也能成為村裡孩子的榜樣。”小敏說。

  瑞應有同樣的感慨:“令我開心的是,那些我以前服務過的孩子們每次回村,都會跟我報告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把我當成家人。看著每個孩子茁壯成長,就是兒童主任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收獲。”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7日 第 07 版)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