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公交車開進瀟湘村(一線調研)

村民說,進城的十公裡路,從來沒這麼近過

本報記者 沈靖然
2023年10月13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0公裡路,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瀟湘街道瀟湘村,距離曲靖市區約10公裡。依山傍水,物產豐饒,毗鄰城區卻有山相隔。在過去,不便的交通給村民帶來很多難處:通村沙石路曲折難走,公共交通隻有小型客運面包車。進城不易,產業發展更受阻:村裡的東西難出去,村外的東西難進來,村民守著資源,生活卻沒有大的改變。

一條公交線路改變了一個村庄。這是瀟湘村村民最真切的感受。今年3月1日,曲靖市新開通65路公交車,往返於瀟湘中學站和麒麟城區的珠江源大劇院站,15至20分鐘一班,票價2元——從瀟湘村到城區僅需20分鐘。

對鄉親們來說,這10公裡的路,從來沒這麼近過。

連通瀟湘村和曲靖市區的農村公交,結束了村民進城隻靠走路、騎摩托或搭小面包車的歷史。鄉親們的生活改變幾何?不久前,記者走進瀟湘村,感受農村公共交通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上學、就醫、務工

“從村裡進城方便了”

秋意漸濃,天朗氣清,高瑞燁的心情格外舒暢。

清晨6點50分的瀟湘中學公交站,趕著清早第一班65路公交從瀟湘村去往市區的乘客早已集結完畢。村民們或提著行李箱,或背著裝滿蔬菜的籮筐,翹首等待。人群中有個穿著紅白色校服的姑娘不住張望,等待首班車到來。她就是高瑞燁。

7點整,65路公交車准時到達瀟湘中學站,20余名乘客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老年卡”“學生卡”……電子車票的“嘀嘀”聲此起彼伏,新能源大巴上20來個座位坐得滿滿當當。伴隨著廣播“坐好握緊扶手”的提示音,這趟農村公交滿載著村民,平穩地駛向嶄新的一天。

高瑞燁是曲靖應用技術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在城北,家住城南,每周的上學交通成了她的麻煩事。“過去沒開通公交,進城得坐客運面包車,時間不固定,而且坐滿7人才發車。有時候一等就是2小時,一趟還得要7塊錢,進城后再轉車到學校。”談起過去上學的不便,高瑞燁忍不住抱怨,“每周返校日,我就得提前一天趕回去,生怕耽誤了上課時間。”

今年3月公交開通后,高瑞燁的返校之路變得更加從容,“從村裡出發坐65路到珠江源大劇院站,再轉23路公交就能直達學校門口。20公裡路1個多小時就能到,路上省下的時間相當於每周多放了半天假!”

“從村裡進城方便了。”談到坐公交的便利,李存有老人不由地從座位上直起身子,“患腰椎間盤突出十幾年,我每隔四五天就得從村裡趕到市區的醫院做理療。過去我都是搭客運小面包車,特別費時間。今年公交通了之后,我去市裡醫院的時間寬裕很多,早上坐公交出發,20分鐘就到站。這不,上午做完理療我還打算到城裡買點小吃,下午再坐車回村呢。”

“過去,有些村民忙完農活還想著再去城裡找份零工,可不便的交通導致生活、工作兩頭都顧不上,隻得放棄。”村民趙海英趕一早的車去城裡酒店上班,“現在通了公交,村裡難見閑人,個個都想著多干活多掙錢,進城務工的村民越來越多了。”

當天在瀟湘村,恰逢周一趕集日。熱鬧的瀟湘集市遠近聞名,山上剛採的菌子、果園裡剛摘的水果、自家種的蔬菜,還有時尚服飾、生產工具等,百余個攤位在街上鋪展開來,熟悉的煙火氣在這裡匯聚。叫賣聲、還價聲不絕於耳,街道人潮涌動。

村民趙吉富家有20畝果園。集市上,他的梨格外走俏,沒過多久就賣出去一籮筐。“賣完我又回去摘。集市靠近65路公交的瀟湘衛生所站,坐2站車就到自家門口。我辦了老年卡,全程免費,也不會增加成本。現摘的梨新鮮,大家都愛買。按今天這行情,我可能要來回跑3趟咯!”趙吉富笑出聲。

通了公交,不光村民方便,市民也受益。

“今天買了一些新鮮蔬菜,還有土雞蛋。”家住曲靖市麒麟區白石江街道的嚴定林老人和老伴,專門從市區坐公交到瀟湘村趕集市。“以前買菜都在城裡,轉來轉去就那麼幾家。想去鄉下買點土特產,可那時候到周邊村子的大部分公交車還沒開通,路又不好走,特別不方便。”嚴定林說。

嚴定林告訴記者,自從65路公交車開通后,他和老伴每周一都會坐公交到瀟湘村趕集買菜,“除了買一些村民自種的新鮮蔬菜水果,還可以來郊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平常我們65路公交有6輛車在跑,一天跑8趟,20分鐘左右一趟。每到周一趕集日客流量增大,我們就加大運力,共12輛車在跑,差不多15分鐘就有一班。有不少村民都是坐公交來趕集賣貨的咧。”公交車駕駛員陳偉說。

“自從公交開通后,來村裡的游客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我們這熱鬧的氛圍,村委會專門在臨近公路的地方,選定一塊場地用於村民集中出攤賣貨。現有面積能擺下100多個攤位,且有專人維持秩序。”瀟湘村黨總支書記尹國斌介紹,有了固定的公交線路,每周一趕集日約有500人從城裡來到瀟湘村,較過去翻了一倍還多。

修好路、通線路、票價平

“搭公交省錢又省時”

想讓公交開到村裡,第一個要解決的難題就是路。

舊日的路,讓年輕時的瀟湘村村民張家德沒少吃苦頭。那時在家務農的他兼著村委會的財務工作,時常進城辦業務。騎摩托穿行在市區和瀟湘村之間,成為他的日常。

“10多公裡,都是沙石,僅有幾米寬,路基差、坑窪多。逢下雨天路況更糟,一不小心就濺一身泥。”張家德說。

經過2005年的一次改建,路面狀況有所改善,但狹窄的路基讓大車很難並行通過。“村裡種的蔬菜水果一年比一年多,但大貨車卻不敢往村裡開,怕堵在路上。村民要運農產品出去,隻能靠小車拉,或者騎電動三輪車運,又慢又累,費時費錢。”張家德說。

“農村通公交第一難,便是這道路問題。”麒麟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陳華功說:“公交車對道路的通行條件要求較高。由於公交車體積較大,路面窄了車輛便不好通過。此外,路況太差過於顛簸,乘客安全很難保障。”

受限於路況,很長一段時間裡,小型面包車隊組成的農村客運班線,成了當地群眾出行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坐滿才發車的客運模式、單程7元的票價,讓不少群眾望而卻步。

“有時候想拉點蔬菜進城賣,來回14塊錢的車費就能把我這一天賺的錢佔去大半,還進個啥城呢?”村民趙玉春告訴記者,因為高票價,沒急事不進城、幾個月進一次城,是瀟湘村村民那時的常態。

要改變,先修路。2019年底,連接曲靖市麒麟區與馬龍區的麒小線改擴建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總投資超過2億元。今年年初,隨著麒小線凸洞山段全面完工,這條達到二級公路建設標准的公路正式通車,約15米寬的雙向四車道公路代替了過去狹窄的老路。

柏油馬路寬敞整潔,穿過沿線各個村庄,其中就包括瀟湘村。

路修好了,大家自然盼著通公交。“一直以來,群眾對農村地區開通公交的呼聲都很高。公路狀況與公交開通相輔相成。對具備開通公交條件的地區,我們第一時間走訪調查,設計公交線路和站點,盡快開通,惠及廣大群眾。”麒麟區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蔡木冬介紹。

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和安全評估,3月1日,曲靖市公共交通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正式開通65路公交,幾乎與麒小線改擴建工程完工同步。公交車往返於瀟湘村和曲靖市區,惠及沿線1萬余村民,讓3000余名60歲以上的老年群眾享受到免費公交。數據顯示,自65路公交開通以來,每月平均客流量已近2萬人。

“不僅是本地6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坐公交,各地所有60歲以上老人來曲靖都可以辦公交卡免費乘坐。僅這個暑期,我們就已經辦理了1萬多張外地老年公交卡。”蔡木冬說。

老年人免費乘坐,普通票價也隻有2元,開通農村公交線路,公交公司能不能負擔運營成本?面對記者的提問,蔡木冬說,投入的確不小。以65路公交車為例,12輛新能源車輛的採購費、每天充電的電費還有司機的工資,都是基本開支。依靠客流量更大的城市公交運營收入,再加上政府給予的農村公交運營補助,公交公司基本能維持整體收支平衡。

“公共交通本就是一項惠及廣大群眾的公共服務事業,我們更看重給老百姓增加的實惠。不少村民進城賣貨,搭公交省錢又省時,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蔡木冬說。

近年來,麒麟區不斷優化全區城鄉公交布局,以4條城鄉公交線路串聯起全區下轄的鄉鎮和街道,主城區已實現公交路線全覆蓋。

旺人氣、引商機、助振興

“發展的動力更足了”

瀟湘村村民李梓妍在村裡經營快遞驛站已有幾年時間。驛站就在村口最顯眼的位置,特別好找。最近她發現,自從公交車通到村裡,來取快遞的人中,多了不少外地來的生面孔。

“有了公交,交通便利,人流明顯多了起來。村裡環境好,房租又便宜,不少城裡人都來租房住。”李梓妍說。

不僅如此,借著新開通的公交線路,一些郵件包裹也隨著公交車下鄉運到快遞驛站。“未來隨著客貨郵合作線路的擴展,由公交車代送郵件快件的模式也將更為普及。既運送乘客又順路‘帶貨’,充分提高了城鄉公交運營效益。”陳華功說。

瀟湘村不大,一條街道2公裡到頭。沿著穿村公路走,不少商鋪、餐館嶄新的門面引起記者注意。“自從通了公交車,很多外面的客商和本村村民看中了商機。最近半年來,村裡新開了好多家店。”尹國斌說。

村民張家順的超市剛剛開張一月有余。干淨的鋪面裡,貨品擺放整齊,不時有村民前來購物。“起初,我在曲靖市的各個鄉鎮都做過市場調查,發現瀟湘村公交開通后,一下子帶旺了人氣。我很快盤下5間沿街店面,開了這家超市。目前每天的營業額在2000元到3000元之間。”張家順說,自己選對了。

瀟湘村村民張秋平也想大干一場。公交車剛通,她便在村裡開了一家餌絲店。“借著通公交帶來的客流,我這小小一間店每天能賣出上百碗餌絲。”張秋平說,“城裡坐公交來的顧客越來越多,店裡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們一家人也成為65路公交車的常客。娃娃下半年就要上初中,坐著公交就能直達麒麟區四中校門口。我自己坐車進城到農貿市場買香料。家裡老爺子更是愛上城裡熱鬧的歌舞活動,每天一大早就往市區趕。”

“可不是嘛!有了公交車,不是趕集的日子,我們就把自家的農產品捎上車,帶到麒麟區幾個農貿市場售賣,交通成本比過去低了太多。”一旁的趙海英接過話茬兒。

“為了方便村民把農產品帶出村,公交車允許攜帶活禽、肉類、蔬果等大件農產品。為了維護車廂整潔和秩序,我們要求乘客進行妥善打包處理,保証不影響其他乘客坐車體驗。”陳華功說。

不光是村民自產自銷,交通條件的改善也加速推進了瀟湘村農業示范區建設的進度,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借助暢通的現代化公路網,產自瀟湘街道的70噸優質香菇、120噸小瓜、200噸食用玫瑰、1700余噸露天綠色蔬菜採取集中供銷模式,運往曲靖各大農貿市場,有的還銷往廣東、貴州等地,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

位於瀟湘村村委會平坡村民小組的麒麟區特色水果產業園項目,佔地面積約2000畝,共栽種木梨、巨紅桃等13個特色水果品種。農村公交通達后,每天有50至60名市民專程坐車來這裡體驗水果採摘。

“發展採摘旅游項目增加了收入、打出了名氣,瀟湘特色水果叫好更叫賣。”產業園管理負責人魏家順介紹,目前園區栽種的木梨不僅進入多個商超、電商平台,還被企業選中深加工成梨膏。梨園今年預計實現產值800萬元。

“趕集市、摘果蔬、游鄉村……靠著暢通的公路和公共交通,如今的瀟湘村,每周能吸引游客五六千人前來觀光消費,發展的動力更足了。”尹國斌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13日 第 15 版)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