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離青少年有多遠?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頻發引起社會關注,一些青少年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學業,有些甚至發展成精神疾病。今天,讓我們一起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邏輯清晰,談吐流暢,交談中不時開兩句玩笑,眼前這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叫林小明,今年高考以超出一本線30分的成績,考入雲南省某重點大學。
如果了解林小明的經歷,你會發現他取得這樣的高考成績很不容易。4年前,15歲的林小明被診斷患有雙相情感障礙,在經歷了自殺、休學等一系列人生的“至暗時刻”后,他最終戰勝了疾病,重返正常生活。
林小明是眾多遭遇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青少年之一。2021年10月10日,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率為17.5%。
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有哪些表現?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走近青少年精神問題專家、心理咨詢師和精神問題親歷者,聆聽他們的聲音。
“我的情緒有些不對勁”
高一下學期,林小明發現自己有些不對勁,情緒忽喜忽悲,仿佛坐上了“蹺蹺板”。
有段時間,他精神亢奮,課堂表現活躍,能不知疲倦地刷題刷一整天,數學成績從120分提高到140分。有一天他突然想學口琴,立馬買琴搜教程,每天練習。夜深人靜時,室友都已經入睡,他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坐在陽台看星星看月亮,腦海裡天馬行空地閃出很多念頭,睡眠時間不到三個小時。
這樣的高漲情緒持續了一段時間后,突然像泄了氣的皮球,被低落的情緒取代。林小明對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包括之前喜歡的口琴。夜晚,他依舊難以入睡,長時間的睡眠不足讓他白天無精打採,成績一落千丈。林小明開始“討厭現在的自己”,甚至動了自我傷害的念頭,最嚴重的一次被送到醫院救治。
在學校心理老師的建議下,林小明的母親帶他去醫院做了系統的檢查,最終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
“這是一類既有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郁發作的常見精神障礙,因此雙相情感障礙也被稱為‘躁郁症’。”雲南省精神病醫院兒童青少年科副主任醫師雷杰鵬分析,林小明的表現前半段是明顯的躁狂發作,主要表現為情緒高漲、活動增多、思維敏捷﹔而后半段是典型的抑郁發作,有明顯的“情緒低落、活動減少、思維遲鈍”等抑郁症臨床表現。
昆明市第一中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夏耘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已有20年,據他觀察,青少年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主要有抑郁、焦慮和雙相情感障礙三種。“有些孩子剛開始只是有抑郁情緒或焦慮情緒,如果這種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化解,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增加向疾病發展的風險。”
近年來,精神健康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頻發。雷杰鵬告訴記者,2020年5月雲南省精神病醫院兒童青少年科開診以來,門診量年年遞增,最多時每年的接診量近萬人次,住院人數近千人,青少年精神健康正面臨嚴峻挑戰。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確診后,林小明常常會想,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林小明成長在單親家庭,和母親一起生活。高一那年,林小明母親的生意遭遇重大挫折。家庭變故疊加學業壓力,讓林小明覺得自己的精神“要垮了”。
事實上,環境因素是誘發精神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雷杰鵬介紹,精神問題的成因復雜,且個體情況存在差異,主要有遺傳、環境、生物學等因素相互作用。
有關研究表明,精神問題可以通過基因遺傳,有精神問題家族史的個體,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相對更高。而家庭、學校和社會產生的環境壓力,極易成為誘發精神問題的導火索。
從生物學因素來看,大腦內一些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生成和分解不正常,也容易造成精神問題。可能在大部分時間內,這種生物學的脆弱性處於“休眠”狀態,不會影響正常生活,當環境壓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就會被觸發激活,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青少年精神問題成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並非不可預防。夏耘認為,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預防青少年出現精神和心理問題的關鍵之一。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應該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減少過高期待給孩子帶來的焦慮情緒,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溫馨、充滿愛意的家庭氛圍。
雷杰鵬提醒,當青少年存在睡眠障礙、悶悶不樂、不願社交、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時,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重視。若孩子的負面情緒一直持續,要及時帶孩子前往醫院的心理精神專科門診咨詢就診。
“當孩子表達煩惱時,許多家長簡單地認為‘小孩子能有什麼煩惱’‘你就是變懶了’,甚至會因此去批評孩子。殊不知,這其實是孩子求助的信號。”雷杰鵬說。
拒絕“病恥感” 暢通青少年求助渠道
起初,林小明的媽媽接受不了林小明患有雙相情感障礙。“我媽覺得,年紀輕輕怎麼會有精神問題,是不是誤診了。”林小明先后去過兩家醫院系統檢查,最后的結果讓林小明和媽媽不得不面對現實。
雷杰鵬表示,家長不能接受孩子出現精神問題,主要源於精神疾病的“病恥感”,許多人提起“精神病”三個字就談虎色變,這種“病恥感”讓患者和家屬擔心受人歧視,不敢承認患病事實,有些甚至錯過了最佳診療時機,增加了治療難度,影響治療效果。
“身體生病了要看醫生,精神生病了當然也要,社會需要宣傳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去病恥感’。”雷杰鵬說。
休學治療的日子裡,母親的陪伴是林小明最大的精神支柱。有一次,他覺得自己狀態不好,給媽媽打了電話。那天外面下著大雨,在外辦事的媽媽立馬放下手中的事趕回家,第一時間陪在林小明身邊。
“我媽背著我流了很多眼淚,但在我面前卻表現得很堅強。”林小明媽媽開始自學精神健康知識,監督他按醫囑服藥,還送給他一隻小貓作為日常陪伴,這讓林小明感到很溫暖。
經過一年的積極治療,林小明經復診達到復學條件。返校后,學校的心理老師定期和林小明談心談話,推薦林小明閱讀心理學有關書籍,幫助他正確看待精神和心理問題。在家庭和學校的關愛下,林小明的精神狀態恢復正常,學習生活也步入正軌。
幫助青少年渡過精神問題難關,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採訪中,採訪對象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觀點——暢通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求助渠道。
“每個人都會遇到負面情緒,如果自己難以消解,要學會向他人求助,求助不丟人。”夏耘介紹,昆明市第一中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每周一到周五的午休時間為學生提供面對面心理咨詢服務,安排專人值守24小時心理咨詢電話。學校每年對在校生進行一次心理篩查,並與三甲醫院建立心理危機干預轉介制度。
雲南省精神病醫院副院長高長青認為,守護青少年精神健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醫院、媒體多方努力,普及精神和心理健康知識,給青少年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求助環境。
“精神疾病不是絕症,不要回避更不能放棄治療,相信它是可以治愈的。”採訪最后,林小明想對和他有著相似經歷的人說。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林小明為化名 陶晶晶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