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古代交通工具體現國人高超創造力

2023年10月13日08:2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古代交通工具體現國人高超創造力

  【科技文明探源】

  交通運輸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之一。在生產力有限、基礎設施匱乏的古代,車船是打破地區與地區隔絕狀態的必要工具。古代交通工具的性能雖然無法和飛機、汽車、輪船等現代交通工具相比,但是它們也擁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在成百上千年的歷史中逐漸升級嬗變,凝結著古人的智慧。

  孫機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研究院名譽院長,他曾長期研究中國古代車馬,對服飾等古代物質文化亦有深入研究。孫機認為,雖然文化交流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但是古代中國文化不必都到外國找“原型”,許多文化成果可以在本土發現原創,車船等交通工具就是例証之一。

  中國古車性能長期處於領先地位

  在學術界,對於中國古車的起源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古車來自西方,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古車是中國自己發明創造的。孫機是中國古車本土起源說的支持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本土起源說提供了許多証據。

  按絕對年代而言,車在中國出現的時間較西亞更晚。目前已知最早的車輛圖像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烏爾王陵的鑲嵌畫中,年代約為公元前3000年。中國與車相關的最早考古發現可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的早商時期。考古人員在河南偃師商城發現了車轍印、青銅車軎和鑄軎用的陶范。

  但是孫機認為,中國古車的創制時間應追溯至更早的夏代。從技術史發展順序上講,新石器時代,輪轉工具發展到一定程度使得將輪子應用到車上成為可能。從古文獻記載上講,夏代的奚仲是造車第一人,且夏啟與有扈氏作戰的誓師詞中或已表示那時便有可容三人的戰車了。

  孫機總結,我國古代馬車採用過軛靷式、胸帶式和鞍套式三種系駕方法。中國商周秦時已經採取了中國特有的軛靷式系駕法。這樣的系駕法不僅看不出任何受西方影響的痕跡,還不會影響馬匹的呼吸,比西方的系駕法更適合馬體特點,有利於馬力發揮,具有更快的速度。

  而自戰國開始,獨辀車逐漸被雙轅車代替,出現了新的胸帶式系駕法。胸帶式系駕法更加簡便,使馬體局部受力減輕,馬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而西方在雙轅車上運用胸帶式系駕法則不早於8世紀,比我國晚了約1000年。

  直至元初,為了彌補胸帶式系駕法的劣勢,我國系駕法進一步發展為鞍套式系駕法。這種系駕法減輕了對馬匹的負擔和傷害,並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馬力。由此孫機以系駕法為依據,論証了我國馬車是獨立發明的且一直走在獨特的道路上。

  除了馬車,我國古代在陸上交通方面對世界的另一項貢獻是發明了馬鐙。中國人以堅固的材料制作了雙馬鐙,騎者在馬上才能獲得穩定的依托,從而能更有效地控制馬匹。我國古人於魏晉時期發明雙馬鐙后,被譽為“中國鞋”的馬鐙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傳到歐洲。

  孫機表示,古代西方在車馬技術方面也有強項,例如發明了車輪轉向裝置使四輪車成為可能,很早就開始使用蹄鐵等,但我國古代在陸上交通方面具有原創性的世界級貢獻是不可否認的。

  古代中國擁有高水平造船技術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中國人“和海不發生積極的關系”。孫機指出,中國有長達1.8萬公裡的海岸線,無數天然良港。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裡以上的大河在中國就超過兩萬條。各個時期的古代中國人不僅不避諱水,還創造出了高水平的造船技術。

  早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6支木槳出土。在江蘇武進奄城,工作人員還發現了一艘西周時的和一艘戰國時的獨木舟。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漢代的櫓是一件效率很高的工具。櫓葉在水中左右往復滑動,阻力小而升力大,連續而高效,兼具推進和操縱航向的功能。因此有“一櫓三槳”“輕櫓健於馬”等說法。

  在造船史上,漢代最重要的貢獻是舵的發明。文獻記載可証西漢時已有舵的雛形。從出土的漢代陶船來看,早期的舵也已經出現。廣東德慶漢墓出土的陶船在舵樓后壁開舵孔,孔的兩側有托架。雖然其舵與托架上的支撐件出土時均已不存在,但從結構看,此船裝的可能是垂直舵。航行時,水流在舵面上會產生舵壓。舵壓雖小,但由於它和船的重心有一定距離,根據杠杆原理,會對船體產生較大的扭轉力矩。

  除了河裡的船,中國人在海船建造方面也有極高的造詣。漢代時期已經有了船帆,文獻表明當時已用風力行舟。船帆在我國的出現雖然比西方晚,但中國的帆多為硬帆,用竹篾、蒲葉等材料編成,輔以竹竿制成的骨架,帆面能得到均勻的支撐,又可以折疊或者部分張開。風帆配合舵運用,對來風與水流或迎或拒,可以有效地控制航向,並保証船速和行船的安全,體現了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從宋代到明代,中國人制造出了許多大型海船。最重要的宋船遺存是1974年在福建泉州后渚港出土的海船。據測算,該船復原后船長30米,甲板寬10.5米,吃水3.75米,排水量454噸。它的大小和哥倫布的船隊中長28米的旗艦相仿。至於明代的鄭和寶船,可能具有多達1200噸左右的排水量,在當時的世界上是駭目聳聽的大船。

  物質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礎

  孫機認為,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成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輝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質文化資料縱然多半與重要歷史事件不一定有直接聯系,但卻是人民生活的見証、科技水平的標尺,是其所屬時代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

  僅僅從交通技術來看,船舵是中國人於公元1世紀發明的,西方到11世紀才使用,比中國晚了1000年﹔在車的使用上,胸帶式系駕法也比西方早了1000年。將古代中國的物質文明總括起來加以回顧,就會發現古人的發明創造不計其數,從天文數學到農田水利,從燒磚制瓦到制車造船,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絲織、造紙、冶金、制瓷等諸多發明,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孫機表示,回顧中華民族5000年來走過的路,無數領先世界的發明成果熠熠生輝。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是中國人的驕傲,而優秀的物質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礎。(記者 孫明源)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