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重新完善修訂5.2億年前章氏麒麟蝦頭部形態描述

古生物學家提出早期節肢動物頭部演化新假說

2023年09月07日08:33 | 來源:昆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古生物學家提出早期節肢動物頭部演化新假說

  日前,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研究團隊和英國古生物學研究團隊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在線發表學術論文《寒武紀早期章氏麒麟蝦與節肢動物頭部演化》。該論文成果的發表,重新完善修訂5.2億年前章氏麒麟蝦的頭部形態描述,確認其演化位置,並提出關於早期節肢動物頭部演化的新假說。

這一成果由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英國萊斯特大學、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完成。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長劉煜介紹,來自雲南澄江生物群的章氏麒麟蝦代表了節肢動物起源與早期演化過程中連接奇蝦動物和節肢動物的關鍵過渡類型,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在先前的報道中,章氏麒麟蝦被認為頭部具有五隻復眼(一對前眼和三隻后眼)和兩對口后附肢。此次研究有兩個新發現,一是該動物隻有一隻中眼和一對側眼,此前被識別認定為中間后眼的結構實為“前骨片”﹔二是前四對口后附肢均位於頭部且均為雙支型,在先前的報道中僅發現兩對單支型口后附肢。此外,新研究還完善修訂章氏麒麟蝦的前附肢、軀干體節、尾部附肢等部位的形態及數量描述。

為了看清章氏麒麟蝦的全貌,中英聯合研究團隊使用顯微CT技術、計算機三維建模和虛擬解剖技術,使5億多年前的化石以立體的形態呈現在研究者面前,不僅能深化人們對早期節肢動物形態結構的認識,還能推進對諸如“節肢動物頭部起源與演化”等關鍵科學問題的解決。

劉煜表示:“盡管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出現了一些讓人暫時理解不了的‘奇怪’生物,但有時這種‘奇怪’可能並不是來源於生物本身,而是來源於我們對它們的認知程度。原先認知中一些擁有‘奇怪’結構的生物,在顯微CT等先進技術的加持下,我們正在接近真相。”(記者鄭星)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