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年輕人在茶山上

2023年09月05日08:4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年輕人在茶山上

  仙金(右)在進行直播准備。受訪者供圖

  威廉正在准備晾晒鮮葉。受訪者供圖

  仙金的一天從下午兩點開始。

  穿上精致的傣族服飾,畫上漂亮的妝容,每天下午4點准時開播,這個年輕女孩帶著鏡頭穿過山林,走向一片片古茶園,品一口茶湯,仔細講解著這種最傳統的“中國飲料”。

  仙金小的時候並不愛喝茶,后來喝得多了才品出茶裡的奧秘。她把家鄉景邁山的茶通過直播帶給山外的“茶客”。

  從景邁山的最高處可以眺望到瀾滄江,這座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茶山,氣候和土壤條件十分適合普洱茶生長,被認為是出產高品質茶葉的最佳海拔高度和區域,這裡最老的古茶林已有千年歷史,被稱作“有生命的茶林”。

  過去,景邁山的茶沿著茶馬古道,遠銷東南亞、南亞等國。現在,景邁山的茶通過網絡留下了年輕人,也帶來了外國人。

  “普洱茶是最復雜的一種茶,每個山頭的口感都不一樣,所以茶農要研究很多。”來自法國的威廉已經在景邁山做茶10年了,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很多地方不了解,“研究普洱茶每天都可以學到東西”。

  2003年8月,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們經研究指出:景邁山古茶園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

  2012年以來,景邁山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目前,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景邁山的價值逐漸顯現,越來越多像仙金和威廉一樣的年輕人在景邁山扎根,守一片茶園,推一碗茶湯。

  年輕人回到景邁山

  景邁山古茶園涉及景邁、芒景、芒雲3個行政村,其中包含著布朗族、傣族等4個世居民族。仙金的家就在屬於景邁的糯崗村,這裡的人世世代代以茶為生,就連他們的屋頂都以茶葉的形狀作為裝飾。

  仙金家也擁有一片古茶林,他們同其他村民一樣,世代以茶為生。16歲的仙金高中輟學后,跟著一名茶客去深圳學茶藝,那時候的她,一心隻想往外走,“喜歡玩,回家也沉不下心,出去一段時間邊學邊玩,能學到一點東西,算一點”。

  在深圳待了8個月,她發現大城市的生活與自己想象中不同,“走在我身邊的所有人,他們的腳步都很快,有很多人會在公交車上吃早餐,隻有我一個人慢悠悠地走”。

  中途回家之后,仙金覺得大城市的生活並不適合自己。她想留在景邁山,接過父輩的“衣缽”做茶葉。但是,在深圳的經歷讓她並沒有底氣直接接觸家裡的生意,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我覺得自己需要了解一下景邁山之外的茶。”一個偶然的機會,仙金去昆明的一家茶館幫忙,茶館的老板做西雙版納的生意,對周圍的茶非常了解,“在他那裡上班,掙錢的同時還可以了解這些關於茶的信息,還可以跟他們跑茶山”。漸漸地,仙金發掘了景邁山普洱茶的特點,“首先是香,其次茶湯柔裡帶剛”。

  在昆明,仙金學會了品茶,也知道了景邁山上的茶到底好在哪裡,她想把家鄉的茶推廣出去。

  2019年年底,有了“基礎知識”的仙金從昆明回到家鄉景邁山,開始接班家裡的茶園生意。

  仙金介紹道,“我們家2007年的時候就建茶廠了,2010年成立了寨子裡第一個茶葉合作社,每年的銷路基本都是靠我爸爸批發給一些茶商,也會有企業到景邁山上來收茶。”

  據公開資料,目前,景邁山茶園面積7萬余畝,實有採摘面積6.16萬余畝,其中古樹茶2.8萬余畝、生態茶3.36萬余畝。2022年,茶葉總產量2185.48噸,實現茶葉種植採摘性收入9670萬余元,人均收入達1.5萬元,佔村民總收入的95%以上。

  直播帶貨興起后,2022年2-3月,仙金和姐姐一起賣茶葉,賣得最好的時候,一場直播的營業額有4000元。“姐姐還去普洱市參加了直播培訓班,培訓了7天。”但后來,姐姐嫁到了隔壁村,懷孕后不再和仙金一起直播。

  適逢新冠疫情,仙金的直播生意暫時被擱置了。但景邁山吸引的不僅僅是景邁山的孩子。

  一個外鄉年輕人的到來,重啟了仙金的“直播”。

  “他跟朋友來到景邁山,發現這裡很適合做直播和短視頻。”這個“他”,就是仙金后來的男朋友,曾經做玉石直播,是個“專業選手”。他們在一起暢聊直播賣茶的未來,也慢慢走到了一起,2022年9月,仙金重新開始直播。

  起初,他們並沒有急著賣茶葉,而是帶著觀眾看了一個月景邁山的風景。“看我們這裡的古寨,看我們景邁山上的古茶樹,偶爾會提一下之后會在直播間賣茶葉。”那時候,村寨裡的很多人不理解,覺得仙金和這個外鄉人整日“游手好閑,不做正事”。

  仙金記得很清楚,他們第一次開播賣茶葉,就買了6000多元,比她和姐姐最好的時候還賣得多。“現在,直播間能穩定在同時幾十人觀看,好的時候上百人,每一場下來營業額大概都會在5000元左右。”目前,直播賣的茶葉已經佔到了自家整體銷量的40%。

  當然也有過艱難的時候,流量總會有波動,辛苦十幾個小時,隻賣幾百元的時候也常有,兩個年輕人就互相鼓勵,支撐著走到了現在。

  寒來暑往,仙金在直播間裡永遠穿著傣族的服飾為客人講茶。“夏天戶外非常熱,冬天的時候也很冷,冷到兩個人都發抖,穿多厚的外套都沒有用,但我們還是堅持在戶外。”

  仙金和記者說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們兩個在網上買了一個燒炭火的爐子,那天剛好寨子裡面下雨,非常冷,兩個人邊烤火、邊直播、邊講茶。”她笑著說,“過了冬天就好了,雖然說夏天熱,總比冷強多了。”

  他們正在努力,吸引茶山上更多的年輕人加入直播事業,把景邁山的茶推廣出去。

  中國茶留下外國人

  2007年,威廉還是一名普通的法國高中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路過法國的一家茶店,決定進去品嘗一下,店裡有中國各地的茶、印度茶、肯尼亞茶、日本茶……威廉卻在喝完普洱茶之后產生了一種特別的感覺,“普洱茶與其他茶的味道非常不一樣,它有一種豐富度”。那是威廉第一次與中國茶產生交集,也是他愛上並追逐普洱茶的起點。

  當時整個法國隻有一家店可以買到普洱茶,想要嘗試更多品類的茶葉,威廉就得通過電商跨國網購茶葉。高中畢業后,19歲的威廉決定去中國雲南,尋找更好喝的普洱茶。最開始,威廉在昆明待了6個月,一邊學習中文,一邊逛茶葉市場,“那些茶店的老板都特別友好,跟他們相處,不僅讓我能更快學習中文,還讓我積累了不少關於普洱茶的基礎知識”。

  后來,為能了解更多的茶知識,威廉搬到了西雙版納住。每過一段時間,他都會上茶山呆幾天,找山上的茶農交流,學習茶葉的種植和加工。景邁山是威廉最喜歡的一座茶山,“我被那裡的千年古茶園、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美麗的風景所吸引,而且嘗到了景邁山的茶,也覺得它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香味”。

  威廉在雲南結識了很多朋友,不過真正讓他決定留在雲南制茶,是因為一段特別的緣分。2010年,威廉在景邁山遇到了傣族姑娘玉擺。玉擺出生在當地的一戶茶農家庭,家裡以出售鮮葉為主。兩名對茶葉懷有夢想的年輕人每天來回景邁山間,討論茶葉種植知識,很快便墜入愛河。威廉和玉擺開始計劃開設一間茶廠,創立自己的品牌。

  為了實現兩個人的夢想,威廉又去了印度,接著回到法國讀大學。威廉選擇的專業是農學發展,在他看來,隻有更懂農業,才能更好地制茶、做茶生意。讀大學的5年間,威廉每年夏天都要回到雲南景邁山生活3個月,因為那裡有他喜歡的普洱茶和深愛的玉擺。

  2012年,威廉搭建起了自己的一家跨國電商網站,主要業務是賣雲南的普洱茶。那時,威廉還在讀大學,資金有限,他把這次經歷看作是一次“小試牛刀”,“最開始的銷量肯定不怎麼樣,但只是想積累一些經驗,了解如何做客戶服務、解決物流問題等。因為要想做生意肯定就有很多東西要學,而且是學校裡面學不到的,要實際做起來”。

  威廉記得,自己在中國度過的每一個暑假都充滿了探索和冒險,他和玉擺一起走遍了中國的很多地方,為的就是尋找更多的客戶,探索更多的茶葉加工知識。

  茶葉煥新生

  如何把中國茶葉推廣給外國人?威廉注意到,很多喜歡喝茶的外國人都會將品鑒茶葉的感受寫在博客上,於是他先從網絡博主入手,免費給他們寄產品小樣,再由他們慢慢推廣給身邊的朋友和網友。大學畢業后,威廉回到雲南,和玉擺結婚,並定居於此。2017年,威廉建立了自己的YouTube賬號,發布自己制茶、泡茶的相關視頻作品,為自己的品牌“代言”。

  如今,威廉的銷售途徑還是以跨境電商為主,大約50%的產品銷往美國,40%銷往歐洲,10%銷往其他國家。讓威廉格外興奮的是,由於中國政策的扶持,近5年間,自己茶葉的銷量增長了近10倍。這些茶,大部分都由威廉一個人炒制而成。

  威廉特別注重茶葉的品質,在加工方面,他傾向於手工制作。如何制作出備受歡迎的茶葉?在威廉看來,制茶過程並不是固定的,要能適應茶葉的生長環境,“要多研究這片土地”。比如,遇到雨水少的年份,茶葉就會比較干,炒茶時就要格外注意火候。“每個地方的茶都有自己的味道,有的苦,有的甜,有的香,有的澀……每一戶茶農制出的茶葉也都不同,最重要的是認真做,要喜歡茶,更要喜歡喝自己的茶。”

  未來,威廉打算做更多的茶葉研究,慢慢地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我喜歡研究景邁山的每個片區,然后按照片區的名字來定義茶,讓大家了解茶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我們不只是賣茶葉,還會賣一個與茶葉有關的故事。”

  仙金在昆明的時候,老板和她說,現在社交平台上不僅能帶貨,還能帶火旅游。平日裡,她也會在社交媒體上發一些糯崗古寨的美景和美食。后來,有游客聯系到仙金,仙金就為他們做向導,帶他們游覽景邁山。仙金說:“也有直播間的朋友來拜訪,我們會給他們安排以茶為主線的游覽路線。”有游客從湖南來到景邁山,仙金就帶他們去看加工茶葉的環境,景邁山上的風景、茶樹,還請他們吃特色的菜,比如古茶樹上寄生的螃蟹腳(一種名貴藥材)。

  據了解,景邁山正在將傳統的種茶、賣茶轉化為觀茶、品茶,盤活茶旅資源,拓展茶旅一、二、三產業鏈條。

  自2015年以來,當地投入資金改善旅游交通條件、新建和提升原有停車場、修繕游客行道。從前,上景邁山的路很難走,現在,石塊鋪成的新路安穩平順。“今年入春以來,游客明顯多起來了。”仙金說。

  一家民宿正在仙金全家的規劃中逐漸落成,“我們已經把主體建結構弄出來了,在等裝修,以后就可以接待自己的茶客。”她對未來充滿期待,“主要還是茶的一個延伸,從茶這一塊慢慢地往后做”。

  “零幾年時,景邁山的台地上全都是茶,採春茶的時候,我跟在阿媽身后一片一片地採。”仙金說。而今,景邁山上長大的少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座古老的茶山煥發出生命力。(王雪兒   許子威)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