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孟連退休黨員用鏡頭記錄生態之美

2023年09月06日10:00 |
小字號

黃胸織布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彩鹮、絢爛的七彩祥雲……在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這些“火出圈”的內容,都來自攝影愛好者陳永剛之手。

黃胸織布鳥。陳永剛攝

黃胸織布鳥。陳永剛攝

普洱市孟連縣退休老黨員陳永剛,常年用鏡頭記錄孟連生物多樣性與自然風貌,每一幅攝影作品都是孟連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逐步成為鳥類棲息天堂的見証。其所拍攝的黃胸織布鳥照片,通過人民網雲南頻道發布后,還被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面向全球推介,讓普洱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到了國際平台。

黃胸織布鳥照片被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發布。(網頁截圖)

黃胸織布鳥照片被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發布。網頁截圖

2017年,陳永剛從孟連縣公安局退休后,把閑下來的時間用在了攝影上,用鏡頭記錄下對民族文化、民風民俗的關注和喜愛。“退休后終於從‘站崗值守’到‘參與其中’,可以盡情投入到民族節慶活動中,感受邊疆少數民族生態文化之美。”陳永剛說。

2018年,一次偶然的外出拍攝,陳永剛看到了幾個梨形鳥巢,精美又個性,並被一隻正在編織鳥巢的精靈所吸引,對村民口中的這種“吊包鳥”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更是一門心思投入到了“追鳥”、拍鳥、護鳥中來。

“后來,我通過學習得知,村民口中的這種‘吊包鳥’叫黃胸織布鳥,對棲息環境要求較為嚴格。”陳永剛說,中國僅在雲南發現有紋胸織布鳥和黃胸織布鳥兩種,分布地域狹窄。

陳永剛查閱資料、更換相機,在“追鳥”的過程中研究黃胸織布鳥的生活習性、遷徙規律,從縣城周邊跑遍周圍鄉鎮,用高清的鏡頭記錄下了黃胸織布鳥筑巢、求偶、育雛、攜幼遷徙的每個過程,並及時向宣傳部門提供素材,讓黃胸織布鳥出現在了國內各級媒體。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彩鹮和白鷺。陳永剛攝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彩鹮和白鷺。陳永剛攝

對此,孟連縣也以此為契機,召開黃胸織布鳥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建立觀鳥點,對縣轄區范圍內的1000余窩織布鳥進行巡護巡查,進一步加大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的宣傳和生物多樣性知識的普及。

從偶然遇見到立下“收集整理出孟連鳥種”這一目標,陳永剛一直在保護生態鳥類中積極發揮老黨員、老公安的作用。每天早上帶上干糧、扛起相機,或穿梭於田間原野,或蹲點到湖泊濕地。截至目前,陳永剛在孟連縣域拍攝到了387種鳥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9種,為記錄、宣傳孟連生態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影像資料。

在“追鳥”的過程中,陳永剛發現有人會用粘網捕鳥,每一次他都會進行制止,處理不了的就及時告知森林公安部門來處理,幾年來共拆除了20余張粘網。他不厭其煩地向群眾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在點滴中灌輸保護生態環境意識。

孟連白鷺群。陳永剛攝

孟連白鷺群。陳永剛攝

如今,田壩周邊的老百姓都知道了這個愛鳥、護鳥,一年四季跟著鳥兒跑的“追鳥達人”,還會主動聯系他,告知哪裡來了一隻新的鳥兒。

目前,隨著孟連縣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全縣生態環境得以持續改善,來孟連筑巢安家的鳥類種群、數量明顯增加,彩鹮、黃胸織布鳥、黑翅鳶、牛背鷺、“紅腿娘子”長腳鷸等鳥類在孟連繁衍生息,它們的美麗身影隨著陳永剛的鏡頭呈現在大眾視野裡,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要深入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孟連牛油果。陳永剛攝

孟連牛油果。陳永剛攝

除了拍攝鳥類,陳永剛也在為宣傳孟連牛油果、咖啡、茶葉等助力,持續用鏡頭展示出孟連生態產業之美、自然生態之美。陳永剛說:“攝影,既可以鍛煉身體,又能享受自然,更能為孟連生態之美作宣傳,何樂而不為呢!”(普鳳嬌)

來源:孟連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