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顏值檢測”有風險 個人信息要留心(以案說法)

2022年12月22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顏值檢測”有風險 個人信息要留心(以案說法)

  【案情】李某是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軟件開發人員。2020年6月至9月,李某制作了一款可以竊取安裝者手機內照片的軟件。當手機用戶下載安裝該軟件並打開使用時,軟件就會自動獲取手機相冊的照片並且上傳到李某搭建的服務器后台。

  李某將該軟件發布在暗網某論壇售賣,后李某為炫耀技術、滿足虛榮心,又將該軟件偽裝成“顏值檢測”軟件,發布在某論壇供網友免費下載安裝,以此方式竊取安裝者手機相冊照片1751張。其中,含有人臉信息、姓名、身份証號碼、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條公民個人信息。此外,李某還有非法獲取並在QQ群內提供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等行為,信息數量符合“情節特別嚴重”的相關規定。

  2021年3月9日,公安機關將李某抓獲。后檢察機關以李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提起公訴。法院審理認為,李某具有坦白情節,且自願認罪認罰,對其依法從寬處理,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

  【說法】人臉信息是具有不可更改性和唯一性的生物識別信息。人臉識別技術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容易被犯罪分子竊取利用或者制作合成,破解人臉識別驗証程序,侵害隱私、名譽和財產。生活中,要謹慎下載使用“顏值檢測”等“趣味”軟件,防范個人信息泄露,造成合法權益受損。

  迅速發展的信息網絡,在給人民群眾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他們採用各種手段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使人民群眾遭受滋擾,危害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嚴重的信息泄露甚至還會危害國家安全。檢察機關提醒,下載不明網站鏈接,使用所謂“顏值檢測”軟件,隨意丟棄含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包裝等,都有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對此,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避免造成人身、財產損失。

  (本報記者 張 璁整理)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