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藝術之花多彩綻放(深觀察)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觀察

傅 謹
2022年09月21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藝術之花多彩綻放(深觀察)

  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民族歌劇《沂蒙山》、彩調劇《新劉三姐》。

  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的話劇《桂梅老師》、莆仙戲《踏傘行》、話劇《塞罕長歌》。

  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舞台藝術領域最重要、最具權威性的節慶匯演活動,3年一屆。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由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主辦,於9月在京津冀三地舉行。本屆藝術節9月1日在北京開幕,9月15日在雄安新區閉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9台劇目,參加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中“文華大獎”的角逐,並有20多台劇目參評“文華表演獎”“文華編劇獎”和“文華導演獎”。本屆藝術節第一次由三省市聯合主辦,率先在文化領域踐行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而縱觀所有演出劇目,無不令人感受到強烈民族風格與鮮明時代氣息的深度融合。

  中國的舞台藝術門類多樣,豐富多彩。本屆藝術節的參演劇目形式多樣,既有歷史悠久、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想象和敘事手法獨特的戲曲,有從西方引進后成功地實現了在地化轉換的話劇,以及同樣在20世紀從西方引進的歌劇和舞劇,還有因為融入濃郁的民族化元素而體現出鮮明中國風格的民族歌劇和民族舞劇,至於雜技劇更是中國藝術家的獨特創造,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雜技,隻有中國發展出了雜技劇並取得了很高成就。

  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的所有參演劇目中,眾多歌劇、舞劇和雜技劇的身影格外受到關注。中國是傳統的舞台藝術大國,但是舞台藝術領域長期由戲劇、尤其是戲曲佔據著中心位置。盡管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有幾部新創作的歌劇和舞劇取得較高的藝術成就,也一度引發藝術界的關注,但少數幾部杰作,無法改變其在舞台藝術領域整體上的弱勢格局。這一現象在近年來出現了顯著變化,本屆藝術節有多達13部音樂、舞蹈、雜技類劇目參評文華大獎、有9台劇目參評單項獎,從數量上看或許並不格外突出,但是藝術質量之高,超過了此前多屆藝術節。

  民族歌劇《沂蒙山》和舞蹈詩劇《隻此青綠》一直在各地巡演,在演出市場中有很好的口碑,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此前歌劇、舞劇作品是“小眾藝術”的印象,讓這兩種世界范圍內普遍視為音樂與舞蹈藝術高度之象征的舞台表演門類,成為當代中國普通民眾的精神食糧,並且也如期獲得了“文華大獎”。雜技劇是近十多年裡逐漸興起的嶄新的藝術樣式,從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2004年首創的雜技劇《天鵝湖》始,這種極具觀賞性的舞台藝術樣式逐漸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本屆中國藝術節上海雜技團參評文華大獎的雜技劇《戰上海》和在原戰士雜技團基礎上組建的廣州雜技劇院參評表演獎的雜技劇《化·蝶》,讓雜技藝術插上了戲劇的翅膀,大幅度提升了雜技的藝術表現力。來自廣州的雜技表演藝術家吳正丹當年以她首創的“肩上芭蕾”震驚觀眾,此次再度以“肩上芭蕾”演繹梁祝故事,驚艷了中國藝術節,並榮獲“文華表演獎”。

  戲曲仍然是眾多演出劇目中最重要的形式,參評“文華大獎”的17台戲曲劇目和參評單項獎的12台戲曲劇目,在所有演出劇目裡佔據了幾乎半壁江山。戲曲在中國的舞台藝術領域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價值,近年來,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均是文化領域極具關注度的核心話題。新世紀尤其是近十年以來,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振興,戲曲界的創作演出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更多地關注戲曲藝術本體,發現和發掘戲曲藝術的價值與魅力,成為普遍追求。

  本屆藝術節上,莆仙戲《踏傘行》、昆劇《瞿秋白》和彩調劇《新劉三姐》,都在戲曲化的舞台呈現上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分別是新編古裝戲、紅色題材和現實題材戲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作品。其中,在中國最古老的宋元南戲經典劇目《蔣世隆》、《雙珠記》經典折子戲基礎上改編的莆仙戲《踏傘行》,是一部在中國的愛情書寫歷史中,將會留下長久記憶的優秀作品。除了故事中情節曲折起伏和豐沛的情趣,這部戲還在表演中大量運用了該劇種典型的姜芽手、碟步等身體語匯,它說明故事的每一種講述方式或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一種舞台表達,而在戲曲大家庭中獨樹一幟的莆仙戲,恰好就是這個故事最適宜的載體。莆仙戲《踏傘行》榮獲“文華大獎”實至名歸,更體現了戲曲題材內容與藝術手法的多元景象。多年來人們一般認為,像昆劇這樣古老典雅的戲曲劇種,並不適宜於演繹現代題材。但是昆劇《瞿秋白》將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烈士短暫卻光輝的一生成功地搬上了昆劇舞台,在編劇羅周、導演張曼君和主演施夏明的共同努力下,含蓄寫意的言辭、表演和舞台空間的流動,讓《瞿秋白》因其飽含詩意而充分體現了昆劇神韻。這部劇不僅是昆劇,也是若干年來戲曲各劇種現代戲創作的高峰之作。彩調劇《新劉三姐》則是另一種風格的代表,在戲曲300多個劇種裡,有相當一批是民間歌舞小戲的戲劇化轉型,本屆藝術節上的彩調劇《新劉三姐》和贛南採茶戲《一個人的長征》都是如此。這些劇種在保留其特有的載歌載舞手法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其講述故事的能力並豐富其表演手法,展示了戲曲中更顯生動活潑的一種體裁。整體上,本屆藝術節上演出的戲曲劇目,普遍追求舞台呈現的“戲曲化”表達,這是全社會逐漸增強的文化自信在戲曲領域內最為直觀的體現。彩調劇《新劉三姐》榮獲“文華大獎”,贛南採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的主演劉俊獲“文華表演獎”,都是眾望所歸。

  在本屆藝術節上亮相的話劇作品中,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的《主角》、雲南省話劇院的《桂梅老師》和廣東省話劇院的《深海》,都是近年創作的深受好評的作品。陝西人藝的《主角》改編自陳彥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將一部8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濃縮為兩個多小時的舞台劇而又能做到忠實原著,實屬難能可貴。作品講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從放羊娃磨煉成名角兒的人生歷程,每次演出均激起觀眾的強烈共鳴,此次榮獲“文華大獎”,充分體現了專家的高度認可。《桂梅老師》和《深海》都以當代有廣泛社會影響的英模人物為主人公,分別講述“七一勛章”獲得者、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他們的事跡既平凡又偉大,但未必都有可在舞台上呈現的戲劇性。主創人員克服了把真人真事搬上戲劇舞台的諸多困難,努力通過舞台空間的變換營造強烈的戲劇效果,讓觀眾在劇場中為人物事跡而感動,實現了創作的初衷。

  本屆中國藝術節的優秀表演獎數量有所增加,時隔多年還重新恢復了編劇獎、導演獎等,體現了對舞台藝術作為群體創作的綜合性特征的理解與認知。通過文華獎激勵與肯定編劇、導演等主創人員在舞台藝術領域的貢獻,是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方法,獲獎的編劇李莉、陳涌泉、盛和煜等,都為當代舞台藝術創作持續保持高水平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藝術節一方面是為了檢閱近年來的舞台藝術成果,亦有通過展演和評獎活動,激勵藝術家投身於忘我創造性活動的更高遠目標。

  本屆中國藝術節已經圓滿落下帷幕,未來可期,相信下一屆中國藝術節會更加精彩。 (作者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