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群眾“錢袋子” 反詐民警“操碎了心”
“你不能打錢,打不得!”
民警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一戶農戶家中,一邊將屋內正在接電話的婦女手中的電話搶過來,一邊大聲提醒:“你看我給你打了多少個電話,你怎麼不接?你知不知道你正在被人詐騙!”
“有沒有給他打錢?”稍微平復一下情緒后,民警緩和了語氣。
“沒有!”
“錢沒被騙就好!”得到肯定答復后,民警現場給該婦女進行了防詐教育……
這一幕,是8月9日下午發生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大田壩鎮華嚴村的場景。
當地派出所民警的緊急趕赴,成功阻止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此時此刻,在保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得到“阻止成功”的反饋信息后,該中心一直焦急等待的值班民警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一起電詐案件,從預警到阻止,常人不知道的是,反詐中心才是第一“戰場”。相比派出所民警緊急趕赴阻止時的“驚心動魄”,身處幕后的反詐中心民警的工作日常,則可以用“提心吊膽”來形容。
保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保山市公安局供圖
分級預警 多管齊下
一台電腦,一部電話,這是保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工作人員阻擊電詐常用的工具。
電詐案件如何預警?
“依托國家反詐大數據平台,反詐中心能通過平台系統實時接收到轄區電詐預警信息,根據危害程度,分為緊急、高危、中危、低危四個等級。”保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王再思介紹,隻要有預警信息,平台會自動響起警報。反詐中心工作人員會依據等級危害程度,第一時間通過96110、AI智能機器人、人工撥打電話及發送短信等方式勸阻潛在受害人。
“不要相信身邊任何人,找一個無人的房間,把門關上……”這是冒充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詐騙的不法分子慣用的話術,目的在於切斷潛在受害人與外界的聯系,以達到順利實施詐騙的目的。
王再思介紹,針對該類緊急案件,如果反詐中心工作人員一直打不通潛在受害人電話,反詐中心在及時上報系統、申請掐斷電話處理的同時,會同時聯系潛在受害人家屬、村(社區)干部、轄區派出所民警等,通過多管齊下,爭分奪秒找到潛在受害者,全力阻止電詐案件的發生。
這就見到了開頭的一幕。
保山市昌寧縣大田壩鎮華嚴村,當地派出所民警緊急趕赴農戶家中掐斷詐騙電話。保山市公安局供圖
“神經質”的反詐民警
每天,與反詐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員一樣,王再思走進辦公室坐下后,面對著電腦處理各類等級的預警信息,常常一坐就是六七個小時。
“正常情況下,每天都會有警報響起,中心工作人員平均每天要撥打近百個勸阻電話。”王再思解釋,等級最嚴重的緊急預警,一天最多時有十多條,要阻止正在發生的緊急等級電詐案件,爭分奪秒聯系到當事人是關鍵。有時中心工作人員連飯也顧不上,隻能守在辦公室,以泡面充飢。
長時間沉浸在預警警報聲中,也讓王再思變得有些“神經質”——平時走在路上,聽到群眾手機有類似預警鈴聲響起,他都會下意識地去掏出自己的工作手機查看﹔半夜入睡后,雖然中心有同事值班,但隻要工作手機一響,他也會馬上驚醒過來,習慣性地拿起工作手機查看。
據保山市公安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保山市公安機關共有效接收處置預警數據36萬余條,下發短信勸阻40萬余次,通過96110、AI智能機器人及人工撥打電話勸阻30萬余次,及時見面勸阻8000余次,成功勸阻被深度洗腦的受害人680人,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455起。
保山市公安局民警攜手少數民族群眾開展反詐雙語宣傳。保山市公安局供圖
最有效的防詐“秘笈”
隨著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日益猖獗,各地公安部門充分利用國家反詐大數據平台預警、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組建反詐公安隊伍等,全力守護老百姓的“錢袋子”。
我有金鐘罩,你有鐵布衫。
電信網絡詐騙分子賊心不死,也開始技術升級。王再思透露,電信網絡詐騙團伙也有語音機器人,能識別不同地方的方言,會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活動。
就在今年8月,王再思的一位遠在他鄉打工的鄰居,被不法分子冒充保山市當地公安機關民警,哄騙其點擊下載一款APP,被通過遠程投屏操作騙走了2萬元。
如何更好地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我們正在與相關部門合作,謀劃提升反詐系統的智能化水平,爭取實現任何等級詐騙電話都可以實時掐斷。”介紹完反詐中心的工作情況,王再思話鋒一轉,特意補充道:“無論反詐中心功能怎麼完善,最有效的防詐‘秘笈’,還得靠老百姓自己提高警惕。”
保山市公安局民警開展反詐宣傳活動。保山市公安局供圖
反詐民警提示:
1.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之間不會相互轉接電話﹔
2.公安機關異地辦案必須要通報屬地公安機關配合,外地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直接開展案件調查﹔
3.公安機關不會給您發送任何網頁鏈接要求您進行個人信息或資產認証,更不會通過網絡給您發送相關的法律文書﹔
4.公安機關辦案會當面向涉案人員出示証件或相關法律文書,不會通過電話、傳真等形式辦案,更不會在電話中通報當事人涉案罪名﹔
5.公安機關不存在“安全賬戶”或“核查賬戶”,更不會讓公民進行轉賬匯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