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得好|隔離期未滿 患者生命垂危 一條留言解難題

“通過綠色通道,爸爸在昆明的手術很順利。”帶著術后的父親回到家鄉湖南后,根據病情需要,李女士送父親到湖南當地的醫院接受后續治療。近日,正在醫院照顧父親的李女士,回想起之前在雲南得到的幫助,言語中滿是感激。
這份感激背后,有何隱情?一切還得從一條留言說起。
生命垂危 爭分奪秒為患者開辟綠色通道
今年6月,李女士在老撾經商的父親身體不適,在當地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腦瘤。隨后,李女士帶著父親從雲南西雙版納入境,進入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人民醫院進行救治。由於該醫院沒有做手術的能力,需轉院至昆明接受治療。
鑒於李女士及父親尚處於入境隔離期,轉院困難重重。
隨后,李女士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求助:“……需要馬上動手術,生命安全岌岌可危,我爸爸已經喪失語言能力了,不能自理……”
情況危急,時間就是生命。6月24日,雲南省信訪局收到李女士留言后,及時上報雲南省相關分管領導,並與雲南省衛健委協調留言事項辦理事宜。
6月25日,雲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全省醫療資源,組織醫療救助組了解患者情況、組織專家赴現場指導治療、協調患者進行轉院等工作。
6月26日上午,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到勐臘縣人民醫院進行會診和評估,並連線雲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會診患者病情、評估轉院方案。
6月26日18時,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派出車輛及醫務人員將患者轉運至雲南省腫瘤醫院,並於6月27日凌晨3時到達。
經過雲南各級相關部門的緊密協作,李女士反映的困難得到妥善解決。
精心救治 病人轉危為安
“病人處於嗜睡狀態,表情很痛苦,頻頻惡心嘔吐。”6月27日凌晨,李女士父親轉運到雲南省腫瘤醫院后,該醫院負責接診的神經外科主任左頻看到病人狀態后,立即按應急預案進行處置。
左頻介紹,自6月27日中午,醫院就開始安排相關接診准備工作。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醫院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包括病人進醫院走的路線、檢查設備、手術室都提前規劃好。
“左顳葉巨大腫瘤佔位病變,腫瘤卒中,瘤周大片水腫、中線移位,高顱壓危象,需行急診手術挽救生命。”看到結果的那一刻,左頻當即作出判斷。
6月27日凌晨6時許,手術開始。
鑒於病人的特殊情況,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都要穿著防護服和防護面罩,對醫護人員的體力和耐力帶來極大考驗。左頻和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克服防護面罩和防護服帶來的不便,於10時30分順利完成手術,腫瘤完整切除,生命體征平穩。
手術結束后,醫院安排三名醫生、兩個護理組,對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飲食、生活物資等全方位、全流程進行保障。
“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都是有過支援上海抗擊疫情經驗的醫護人員。整個救治過程,醫院有十多個科室、部門參與,緊密配合。”左頻表示,在醫院各部門和神經外科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患者很快脫離生命危險。
病情平穩,意識清醒,飲食正常,患者能正常下床活動……手術后,看著父親一天天好轉,李女士不斷地對全體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經術后病檢,李女士父親為“高級別膠質母細胞瘤Ⅳ級”,后續還需開展系列治療。
鑒於情況好轉,為方便后續治療,李女士於7月11日為父親辦理了出院手續,攜父親返回家鄉進行后續治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