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雲南分網>>雲嶺時評

書寫厚重的舊改“答卷” 

2022年09月20日10:1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惠民舉措,又是民心工作﹔既是基建項目,更是社會治理工程。不僅事關居民的生活品質,更事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擴大惠民范圍,增強民生實事項目普惠性,擴大民生實事覆蓋面,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體現了黨和政府安得廣廈惠蒼生,心系民生保安居的為民情懷。

受年代久遠、房屋老舊、基礎設施跟不上等諸多因素制約,老舊小區常常是“小修小補易,提質增效難”。老舊小區改造,許多設施有待升級。老舊小區改造不只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也體現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為進一步構建城鄉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各級黨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社區居民開展“有事來協商”活動,由居民議事會成員共同商談形成居民議事制度,摸清當地老舊小區類型、居民改造願望,明確改造標准和對象范圍,較好地解決了社區居民意識滯后、缺少共建共享觀念,且對改造“意見不一”的問題,受到群眾普遍歡迎。

老舊小區改造是我們書寫“百姓利益無小事”的日常工作,實現了人民群眾從“有房住”到“住得好”的飛躍。“有事來協商”,思想站位高,內容覆蓋寬、群眾聯系廣,為的就是攜手選好題,從而以更大力度、更高標准、更實舉措推動民生工作邁上新台階。全面排查整改暴露的各類問題,補齊老舊小區改造的短板弱項。老舊小區改造,不僅僅是改了“面子”,如雨污分流、外立面塑造、弱電改造、消防改造、門衛室等,更是改“裡子”,如化糞池、地面下的老舊管網、建筑內部的管道,讓更多的“私人訂制”滿足人民群眾的“個性需求”。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推動城市更新的系統工程,探索建立政府補貼、居民自籌、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辦好民生實事,以能早則早、能快則快的原則,細化流程、閉環管控,加快推進,確保民生實事項目可量化極大地改善了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實現了他們的“安居夢”。

真誠傾聽群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是我們始終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廣大黨員干部新時代的價值所依、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這不再是某一次行動,而是一種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是職能部門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切實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落實,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答卷。

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讓黨的關愛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間,各地政府以“趕考”的心態,支撐了受惠群眾的生活信念,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指數,我們不僅滿足於合格,更是精益求精要達到優秀,不管“考題”多難,“答卷”都應當書寫得認真而厚重。(李躍平)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