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2年03月08日08:29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和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

如何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路?在全國兩會現場,雲南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滇全國政協委員立足雲南發展建言獻策、把脈支招。

為種業振興作出雲南貢獻

種業是農業“芯片”,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進農業現代化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全國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進農業種業振興,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全國政協委員、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對此有深入的思考。

“我國是種業大國,但不是種業強國,我們雖然在雜交稻、轉基因棉花等方面取得了領先成就,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差距,尤其是在生物種業領域。”李學林說,由於原創性理論缺乏、核心種質資源匱乏、育種技術原始創新不足、品種同質化等因素制約,我國在高價值蔬菜、水果、花卉等生物種業方面對外依存度高。雲南作為世界農作物種質資源的重要起源中心和多樣性富集地區,要認真做好種質資源調查、收集、保護、評價和利用研究工作,發揮資源優勢、主動服務國家大局,為我國乃至世界生物種業作出新貢獻。

李學林認為,雲南應突出抓實5項工作:一是強化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與創制力度,發掘更多有優勢有特色的育種資源。二是加強生物育種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破解種源“卡脖子”技術難題,爭取獲得原創性生物技術育種方法、手段和更多的特色經濟作物的突破性新品種。三是加快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高效育種和制繁種體系,建立科企合作與商業化育種及成果產業化轉化新機制,形成現代種業新增長點。四是積極爭取納入國家種業基地布局與建設體系,把雲南建設成為特色經濟作物國家種業基地。五是加強種業創新高端人才團隊建設,培養一批高素質種業科研、生產、服務和管理的一流人才。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強化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措施,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這讓昭通市委書記、全國人大代表郭大進倍感振奮。

郭大進介紹,目前昭通市11個縣市區中有8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佔全國重點幫扶縣總數(160個)的5%。昭通要充分用好過渡期內國家對重點幫扶縣的支持政策,抓好群眾增收,抓好就業支撐,抓好產業幫扶,抓好鄉村建設,抓好基層社會治理,舉全市之力鞏固好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昭通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地級市。郭大進說,昭通將抓住政策機遇,繼續拿出硬舉措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著力抓好就學、就醫、就業保障,做實產業支撐,做好精細化管理服務,讓易地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能融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人才支撐是關鍵。何慶委員注意到,高素質人才匱乏是脫貧地區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她建議加大脫貧地區基礎教育投入,加強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完善支教挂職交流政策,努力讓優質教育資源向脫貧地區聚集。同時,要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脫貧地區就業創業,加大發達地區高校、相關科研機構和其他人員支援脫貧地區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各類人才投身脫貧地區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到脫貧地區的長遠發展。梁映華委員來自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切身感受到這幾年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她也注意到,受地方財力不足等因素影響,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通村道路硬化問題還沒有得到全面解決。她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的入庫規模,將30戶以上自然村農村公路納入項目補助計劃,提高村道的入庫比例,同時將道路項目資金重點向邊疆民族地區傾斜,打通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裡”。

讓百姓更富鄉村更美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興旺。張莉代表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畜牧技術推廣站站長,在工作中她一直關注農業數字化的問題。“數字化賦能畜牧業,能解決技術推廣資源不均的問題,提升技術普及面,實現科學養殖。”她說,畜牧業作為雲南省的重點農業產業之一,推動數字化養殖是必然趨勢,希望國家有關部門關心支持雲南數字農業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工作。說起村裡的環境整治,來自玉溪市峨山縣塔甸鎮海味村的李樹仙代表發現新問題:“現在農村普遍在推進廁所革命,但有的村廁所建起來了,污水排放系統卻跟不上,造成了二次污染。”她說,改廁工作推進較快,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相對滯后,導致衛生條件改善了,污水仍然沒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理。李樹仙建議各級政府加大資金、項目支持力度,配套安排專項資金解決農村污水治理難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鄉村振興打好環境基礎。

基諾族是雲南省第一批率先實現整族脫貧的直過民族之一。如今,在基諾族聚居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現代產業興旺、生態環境優美、文明鄉風勁吹。全國人大代表羅阿英說,基諾族已成為直過民族跨越發展的中國樣板,建議把基諾山鄉納入國家鄉村建設示范鄉鎮,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鄉村建設,打造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郎晶晶 左超)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