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駐村干部變身主播:既要吆喝也要唱歌

2020年06月23日09: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央企駐村干部變身主播:既要吆喝也要唱歌

  央企駐村干部變身主播:既要吆喝也要唱歌

  今年,央企共投入32.01億元幫扶246個定點扶貧縣,也派出了許多駐村干部,其中一些人成了網紅縣長、網紅書記。

  ----------------

  “小信(新)帶貨,這是說明信任我們的品質嘛。”穿著一身白色襯衫,坐在直播間裡的張國良,風趣地回應著網友的問題。

  作為中核集團早前派駐重慶石柱縣的駐村干部,6月6日晚上8點,張國良和國資委新聞中心新媒體平台“國資小新”的工作人員一起出鏡直播,推介來自重慶石柱縣的莼菜、蜂蜜等特色農產品。

  在抽獎環節,網友隻要打出“小新帶貨”四個字,就有機會免費獲得莼菜面膜、莼菜飲料。當時,屏幕上有網友打錯了一個字,張國良靈機一動,順勢就圓了場,網友覺得這個主播風趣又機智,很適合直播。兩個多小時裡,直播間裡收獲了上百萬個點贊。

  從上個月開始,國資委新聞中心和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發起“百縣百品央字號”融媒體行動,從山陽的核桃、百色的芒果、紅安的雞蛋到石柱的莼菜,不到1個月時間裡,直播帶貨活動已經辦了4場。

  事實上,今年年初開始,許多央企派駐貧困地區的駐村干部陸續走進直播間,變身帶貨主播,蘆薈、蜂蜜、柑橘,茶葉、鬆茸等農產品,在他們的吆喝下,漸漸走出了大山,走上了更多家庭的餐桌。

  變身主播既要吆喝也要唱歌

  因為直播帶貨,曹文飛成了“網紅縣長”。

  2018年年底,作為中國廣核集團新能源控股公司華北分公司副總經理,曹文飛被派駐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擔任副縣長。

  知道自己要做直播的那一刻,曹文飛還在出差。今年1月初,樂業縣文化旅游局副局長劉牡丹給他打了一通“求助電話”——樂業縣的砂糖橘滯銷,希望曹文飛出鏡,來一場直播帶貨。

  樂業縣是國務院扶貧辦挂牌督辦的52個貧困縣之一,也是脫貧攻堅最后的“硬骨頭”之一。這個縣的63個貧困村裡還有15個村沒有脫貧。這裡森林覆蓋率高、土地貧瘠、以大石山區為主。

  今年年初,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村民種植的砂糖橘迎來了大豐收,但沒想到遇上了砂糖橘滯銷,一斤砂糖橘收購價隻有8毛錢。為此當地干部想到了直播帶貨。從來沒做過直播的曹文飛有些擔心:“萬一哪句話說不好咋辦?”但劉牡丹卻對曹文飛很有信心。

  曹文飛是東北人,一張口自帶東北人的腔調和幽默,濃眉方臉很上鏡。沒來做扶貧干部之前,他在公司裡負責項目對接,和許多客戶打交道,嘴皮子的功底不差。

  “聊天吆喝唄!”曹文飛答應了下來。在這之前,為了給砂糖橘找銷路賣個好價錢,他打過電話、發過朋友圈,但眼瞅著要過年,年前銷售不出去,農戶們一年就白忙活了。

  出差路上,曹文飛就開始“刷”直播視頻,學了起來。回到縣裡,立馬開始策劃成立直播小組。從如何開場到中間過渡環節,都提前規劃好。

  直播從晚上8點開始,全程兩個小時。曹文飛了解到,這是直播的一個黃金時段。直播開始后的兩三分鐘裡,曹文飛覺得有些緊張,后來他和旁邊的同事調侃了幾句,很快就進入了直播帶貨的狀態。

  直播前,縣裡面作了預熱宣傳,好奇的村民們也有來捧場的。一開始,曹文飛擔心沒有流量,介紹砂糖橘的時候還唱起了歌、向網友們拜年,“我看有的人直播也都這樣,可以調節氣氛化解尷尬。”

  專業的直播一定要合理安排時段,前十分鐘講什麼,第二十分鐘講什麼,到最后半小時講什麼。本來大家都計劃了,但直播時准備的腳本沒用得上,隻因直播間裡的觀眾開始多了起來。有人開始問砂糖橘從哪裡郵?有人問能優惠多少?為了和網友及時互動,留住他們,曹文飛開始逐一回答起了網友提問。

  兩個小時的直播比預想中過得快。曹文飛還沒說過癮,一旁的同事就提醒時間快到了。一個晚上,曹文飛和同事們賣了1.6萬斤的砂糖橘,這個成績讓大家都很驚喜。

  第一次直播后,曹文飛失眠了。他有點亢奮,覺得自己還能再賣上一個小時。直播帶貨的“魔力”讓他開始有了鑽研的興趣。他對消費扶貧也有了新思考。

  過了一周后,曹文飛又被媒體邀請參加“新春年貨鋪”直播活動。幾次直播下來,曹文飛的賬號漲了許多粉絲。他開始要求自己定期拍攝短視頻,要讓粉絲更多地了解樂業縣。現在曹文飛一有空就打開短視頻軟件研究,學習如何直播帶貨。

  作為扶貧干部,平日裡曹文飛說起話來直截了當。但一開始直播介紹產品時他就成了“銷售員”,講話不僅要有親和力,言談之間還不能太古板,網言網語時不時要來點兒,小包袱時不時也要抖兩個。

  近年來,樂業縣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逐漸開始大量種植獼猴桃、芒果等農產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曹文飛了解到當地的沃柑銷售大受影響,在3月初返回到縣裡后,立即用直播幫農戶解困,4萬斤沃柑很快銷售一空。

  現在,曹文飛又多了“網紅縣長”“親民縣長”的稱號。在他的協調下,樂業縣的農產品也“登上”了“中糧我買網”“本來生活網”“快鏈通”“萬國匯”等電商平台。

  農產品能賣多遠,“硬件”是關鍵

  和曹文飛比起來,李博的首次直播條件稍顯“艱苦”。

  進入四月,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春暖花開,但李博擔任第一書記的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甲谷村有時還會飄起大雪。

  涼山是我國脫貧攻堅“三區三州”之一,金陽縣甲谷村位處峽谷地帶,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當地土地經濟效益低、基礎設施建設差,農戶們要走出20多公裡到縣城,才能把農產品賣掉。

  今年春節,在河南過年的李博被疫情絆住了返村的腳步,千裡之外的村子裡,農戶種植的的花椒、洋芋也被“困”住了。

  李博是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員工,2018年年初被派駐到當地擔任駐村書記。甲谷村於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脫貧標准,但今年疫情襲來,當地農戶種植的花椒、洋芋滯銷。李博知道后,很心急,擔心出現因疫致貧的問題。和單位商量之后,他決定用直播帶貨的方式把當地的花椒、牛肉推銷出去。

  除了李博,當地駐村工作隊裡還有5個人,每個人都在直播間裡充當不同角色。和專業的直播團隊不同,直播間裡,反光板、打光燈這些專業用具都沒有,工作隊人員拿著一塊宣傳板替代反光板、手電筒代替打光燈。

  李博提前兩天寫好了文案,光怎麼直播開場就想了很久,“不能太風趣但也不能太死板。”李博把直播時間定在下午5點,這個時間段許多老百姓都沒出門,很多人在家,能幫著刷刷人氣。

  坐在鏡頭前,李博穿著水電五局的藍色工作服,旁邊搭檔的是村子裡的婦女主任。李博拿著當地的花椒、風干牛肉開始逐一介紹。

  直播平台上的大咖們是怎麼吸引流量的?李博了解過,但他覺得過於浮夸的風格自己學不來,“賣農產品要真誠!”他喜歡那種朴實無華帶著鄉土氣息的介紹。一場直播下來,賣掉了3000多元的農產品。

  直播也會有些意外情況。有個網友在直播時給了個“差評”。李博了解到,這是之前在網店上買產品的顧客,食物到貨后發現真空包裝漏氣了。

  李博知道,產品包裝問題反映出當地的一些硬件“不達標”。金陽縣獅子山腳下盛產黃牛肉,但縣裡還沒有達標的屠宰場,肉類沒辦法做深加工。縣裡的交通不暢,新鮮的黃牛肉沒辦法賣到外省。李博眼下的夢想是縣裡的基礎設施能早日完善,“讓更遠的城市餐桌上也能出現我們的黃牛肉。”

  李博覺得,直播帶貨能倒逼貧困地區提高農產品質量。“現在村子裡開始重視起了商標”,光有扶貧產業還不行,要培養農戶們形成品牌意識、銷售思維。

  直播也要“傳幫帶”

  曹文飛參加過“國資小新”舉辦的直播活動,也嘗試過和別的縣長連線,聯手賣貨。遠在新疆尉犁縣的副縣長何淼也是直播帶貨的“網紅縣長”,這兩個縣長通過網絡連線,各自晒出自家特產。“香梨吃過,還沒吃過香梨膏。香梨膏咋吃?開蓋即食?”曹文飛問何淼,何淼開始細數自家香梨膏的用處。

  今年,央企共投入32.01億元無償幫扶246個定點扶貧縣。有的央企駐村干部覺得,直播帶貨也可以形成合力。

  目前央企在許多貧困地區都派駐了駐村干部, 如果多個村子的央企駐村干部一起直播帶貨,形成宣傳合力,消費扶貧還可以再上一個台階。

  光靠駐村干部帶貨推銷還遠遠不夠,這些干部早晚都會離開這裡。直播帶貨這事兒也要有人“接棒”,也要“傳幫帶”。

  “不一定非要是村民。”曹文飛覺得,當地的企業員工、領導干部都可以往這方面努力。“要會說、會嘮嗑、不怵鏡頭”,這是最基本的,最好還要有點才藝,更要有親和力,“最重要的是要定期直播下去。”(寧迪)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