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當成改善市民“菜籃子”的民生工程,改出了大民生,贏得了好口碑。
2019年初,西雙版納州委常委、景洪市委書記應亥宗在調研城區農貿市場工作時指出,要盡快啟動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盡快解決市場多年的詬病,給廣大市民管理規范、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的市場,全力打造讓群眾滿意的“菜籃子”。
“從前,景洪城區14個農貿市場普遍存在規劃不合理、設施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產權不清晰等問題,廣大市民意見較大,反映強烈。”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依洪香說。
2019年6月,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城區14個農貿市場負責人到上海浦東等地考察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經驗,結合考察工作,制定了《景洪市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實施方案》,成立了升級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依據“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擬在完成城區14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試點工作后,在全市推開升級改造工作。
為確保升級改造工作取得實效,景洪市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解決公廁新建及改造、大棚新建及改造,地面牆面破損修復、屋頂漏水、破損修復問題,重點針對升級改造資金配備、政策審批事項進行論証,深挖資源,爭取最大資金及政策支持,按照“政府引導、上下聯動、多方投入”的原則,充分調動市場投資主體的積極性,財政對驗收達標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同時,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市場,政府在市場用地、稅費等方面給予扶持。
供圖
景洪市從大外觀、小細節入手,抓好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區域標志明顯、規劃布局合理、市場通道暢通、環境干淨整潔、蔬菜、肉類、豆制品、熟食、水產、活禽等商品分開出售……市場實現了舊貌換新顏。秩序井然、文明和諧的農貿市場,為廣大市民及游客帶來了不一樣的購物體驗,得到了不少好評。
去年7月26日,依洪香在朋友圈分享了“景洪的朋友們你們發現了嗎?農貿市場大變樣啦!”得到了不少朋友的點贊,有位微友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從來沒有這麼干淨過”。
“天順天順天天不順”“天順天順天天順心”這是市民對天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前后的評價。
據在天順農貿市場當了17年保潔員楊瓊介紹,從前該農貿市場消防通道狹窄擁擠、攤位擁擠不堪、佔道經營問題突出、環境衛生臟亂差,尤其是水澇嚴重,每到下雨天,幾乎都會出現蔬菜及物品“隨波逐流”的現象。
供圖
如今的天順農貿市場,車輛停放整齊,紅黑名單公示赫然入目,不鏽鋼架制作的攤位整齊劃一,商品明碼標價、擺放整齊,蔬菜、肉類、熟食等區域劃分一目了然……讓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嶄新的變化。不少市民說現在的農貿市場不僅干淨了,而且管理越來越規范了,大家更願意來買菜了。攤主李雲蘭說:“以前的市場臟亂差嚴重,管理混亂,如今的管理規范、寬敞明亮、秩序良好、衛生干淨、誠信有禮,我們的生意也變好了。”
在城西集貿市場買菜的張大爺開心地說:“以前來買菜就像是走在鄉間的田埂上,現在來買菜就像是逛超市。”該農貿市場從前管理混亂,一度成為了小偷的“樂土”。自從安裝高清監控攝像頭后,小偷已經沒有了容身之地。“之前有人使用假鈔,通過監控就找到了這個人。”賣菜的攤主小玉說。
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波說:“景洪市結合城區各農貿市場的基本現狀,對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相關標准,充分借鑒周邊縣市的先進經驗,按照一市場一方案的具體標准,對城區各農貿市場的外圍環境、內部設施、硬件條件進行分階段提升改造,同時,積極完善農貿市場農副產品供應和監測系統、交易追溯系統和信息公開系統,推進智慧化監管,打造讓市民放心的農貿市場。”(劉祖宏)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