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該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
一時間,“三文魚”被推上風口浪尖,引發熱議:“三文魚會感染新冠病毒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有關專家,就相關問題解疑答惑。
三文魚會不會感染病毒?
“三文魚‘攜帶’新冠病毒和蝙蝠‘攜帶’新冠病毒是兩碼事。”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6月13日表示,三文魚的“攜帶”准確地說是沾染,是被污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
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目前新冠病毒已知的宿主基本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一位微生物學博士也告訴記者,新冠病毒是通過結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即ACE2蛋白來實現感染的,且主要感染人類、蝙蝠在內的哺乳動物。盡管魚類也含有這種蛋白,但根據當前的一些研究結果,魚類、鳥類以及爬行類動物結合新冠病毒的能力較弱,換句話說,包括三文魚在內的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相對較低。
“既然相關部門抽檢的結果是‘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並不一定就是三文魚的問題,也可能是三文魚所在的案板等沾染了病毒,或是三文魚表面沾染(而非感染)了病毒。”該微生物學博士說。
“首先要排除一個可能性,即其它東西間接污染過三文魚。”鐘凱告訴記者,三文魚沾染病毒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是絕對的。目前也不能排除一種可能,即通過液體、空氣、手接觸等方式將病毒附著在三文魚表面,最終遺留在案板上。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
“當務之急是查清楚案板上的病毒來源,這才是關鍵。”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建議公眾暫不生吃三文魚。
根據《北京日報》6月13日消息,北京的主要商超企業超市發、物美、家樂福都已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
在鐘凱看來,截至目前,還沒有新冠病毒通過吃喝傳播的証據,“主要還是接觸傳播”。“如果是熟食,當然不會有問題。如果是生食,風險就大一點,因為病毒接觸黏膜的機會多了。”
據他介紹,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冰鮮三文魚是空運過來,且有低溫環境保護,因此理論上“是有可能存活下來的”,“雖然這種概率並不大,但考慮到一旦引起疫情,防控成本極大,因此近期相關部門可能會管控這類產品。”
鐘凱告訴記者,個人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極低,但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官方調查結果明朗后再作決定。
“對於普通消費者,主要還是強調外出採買戴口罩,回家洗手,制作食物前后也要洗手,盡量不用臟手摸眼睛、鼻子、嘴巴。”鐘凱說,“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草木皆兵。”(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