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畫家王川鄰隻要有時間便在大關帝廟中創作關公肖像。 楊佩佩 攝
古都太原的繁華鬧市中,因主題展覽、文創產品、書畫表演等豐富多樣形式的融入,一處“沉睡”多年的明清古建筑——大關帝廟迎來“重生”。如今,它不再只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而是成為民眾身邊博物館,以這一“新身份”傳承關公文化與晉商精神。
大關帝廟崇寧殿為明代建筑。 楊佩佩 攝
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記載,關帝廟在太原建有27座。其中,大關帝廟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距今已有600余年。2013年,其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是2019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萬裡茶道”遺產提名點之一。
太原市關帝廟文物管理所所長朱海浩介紹,新中國成立前,大關帝廟因戰亂曾一度荒蕪,而后又被學校佔用,直到2001年劃歸文物部門直接管理才得以保護。2003年進行全面修繕,並於2005年成立關帝廟文物管理所對其進行科學保護管理。
大關帝廟為前后二進院落及東西別院,呈中軸對稱型,建有山門、崇寧殿、春秋樓、鐘鼓樓、東西別院等。崇寧殿為明代建筑,其余多為清代建筑。崇寧殿內梁架上還保存有明代彩繪,講述關羽的生平事跡,傳承關公文化。
“近年來,太原在保護歷史古建筑的同時,通過創新讓文物走下‘高台’、走進民眾。”朱海浩說,其間,大關帝廟也在不斷進行修繕、規劃,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尋求突破。近日以博物館這一新身份面向民眾開放,讓其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考古發現,大關帝廟是建在金元時期基址上的明清建筑,其作為“武廟”,所處位置體現中國古代城市典型“左文右武”的平面布局,金元時期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宋代太原建城以來最早的實物史料。
重新亮相的大關帝廟便基於此舉辦首次展覽,吸引眾多民眾前來參觀。朱海浩表示,此次展覽選擇在大關帝廟舉辦很有意義,展出明代至民國期間的30余部原版典籍,以疆域地理、風俗物產、歷史名人、關帝信仰等展示古都太原的歷史文化和城市變遷。
在大關帝廟中的書畫表演同樣精彩。連日來,肖像畫家王川鄰隻要有時間便在大關帝廟中創作關公肖像,20余天共創作傳統、卡通等造型的關公畫像20余幅。“在大關帝廟中創作關公肖像為自己帶來很多靈感,希望通過創作關公畫像,弘揚關公文化。”
“‘仁、義、忠、信、勇’的關公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在海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朱海浩說,關帝廟作為傳承關公文化的重要場所,承載著民眾的精神寄托,同時也是晉商的“心靈家園”。而晉商是萬裡茶道的開拓者和主力軍,始終將關公文化作為商幫文化。
太原作為萬裡茶道中國段“中轉站”,位於明清太原府城中心區域的大關帝廟便成為太原地區萬裡茶道申遺的唯一提名點。朱海浩告訴記者,“目前正在收集整理關於萬裡茶道的所有詳細資料,已經規劃一處建筑專門作為萬裡茶道的展覽點,以此來傳承晉商精神。”(楊佩佩)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