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啟動

2020年06月14日09:01  來源:雲南日報
 

6月13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廳、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聯合舉辦的雲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啟動儀式在楚雄舉行。

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主題,主辦方組織了主會場活動和線上活動。主會場設在楚雄市開發區市民廣場,活動包括啟動儀式、傳統體育和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傳統醫藥和餐飲類及傳統技藝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等內容。線上活動涵蓋了非遺購物節、傳統醫藥網絡講座、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記錄成果展播等內容。在為期3天的活動中,來自各州(市)、縣(市、區)的6場68個非遺展演節目將在楚雄主會場輪番亮相。特別是活動期間依托傳統醫藥和餐飲類、傳統技藝類非遺代表性項目開展的“非遺購物節”,為廣大群眾獻上一場非遺盛宴。

當日,雲南民族博物館開展了非遺體驗活動。端午臨近,在哈尼糯粽制作現場,吸引觀眾駐足觀看學習﹔著名中醫專家李景帆主任坐診主展館,分享食療養生之道﹔烏銅走銀傳承人將制作台搬進博物館,用一把錘和幾根鏨展示心手相應的烏銅走銀制作技藝﹔茶餅制作和編織技藝也極受觀眾青睞。下午,茶藝師們焚香撫琴,復刻唐宋時期的點茶法,在優雅從容的茶藝表演中為觀眾傳遞中國古代質朴健康的生活方式。雲南民族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旨在讓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都參與到非遺技藝學習中,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非遺保護與傳承。

6月13日,雲南風箏、傳拓、滇繡、面塑、刻紙、掐絲琺琅、黑陶彩雕、陶藝、根雕等17項非遺“絕活”,在昆明市西山區春雨937工業遺產文化街區進行現場展示,國家級非遺項目沙氏武術表演更贏得陣陣喝彩。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弘揚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西山區積極探索“非遺+文創”“非遺+旅游”“非遺+科技”等模式,促進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創意相結合、本土非遺文化與文化產業相結合,並通過打造“三月三”耍西山、“六月十九”觀音山廟會等傳統文化交流展示平台,讓人民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促進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

草編、傳拓、剪紙等非遺文化技藝展示豐富多樣,滇劇、雲南評書、昆明曲劇等非遺演出吸引眼球。6月13日,昆明市盤龍區在同德廣場舉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暨第40屆盤龍江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吸引不少市民圍觀。本次活動邀請了草編、傳拓、鋦瓷、斑銅、面塑、皮雕、糖畫、瓦貓、嗚嘟等12位非遺傳承人到現場進行技藝展示,呈現“非遺之美”。現場還有滇劇、昆明洞經音樂、昆明曲劇、昆明揚琴說唱等非遺演出,以及非遺文化展示、非遺美食、特色手作特色集市。本次活動在昆明市博物館2號臨展廳同步舉辦《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抗疫”作品展,展覽持續至6月21日。

6月13日,2020年中國(昆明)官渡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官渡古鎮非遺中心小廣場啟幕。本次活動由舌尖上的非遺、非遺也時尚、印象視聽、玩轉非遺及非遺新經濟等5個板塊組成,覆蓋了傳統曲藝、傳統手工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及傳統美食等。活動本著創新的理念,線上線下同時聯展,首次使用互聯網直播的形式,邀請省內外非遺傳承人線上直播,讓民眾不出家門即可領略非遺風採。活動將持續至19日。(記者 呂瑾 侯婷婷 張雁群 浦美玲 通訊員 唐榕)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