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累計投入近32億元唱好產業扶貧大戲

2020年06月12日09:28  來源:臨滄日報
 
原標題:我市累計投入近32億元唱好產業扶貧大戲

做大做強基地、精准扶持、提高組織化程度、強化科技支撐、搭建產銷平台……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臨滄市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唱響產業發展大戲,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圍繞鞏固提升“茶果糖菜”等主導產業,形成“一縣一業”產業扶貧格局穩定增收脫貧。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基地2200萬畝。核桃產業面積和產量居全省第二位﹔蔗糖業面積和產量居全省第一,產量居全國第二,被國家列入重要的蔗糖基地﹔臨滄堅果成為全球重大的種植區,面積居世界第一﹔橡膠面積居全省第三﹔茶葉種植面積居雲南第二,產量居全省第一﹔雲縣、鳳慶、永德被列為生豬調出大縣。農民人均耕地面積12.8畝,貧困人口人均5畝以上。2019年末,全市農業總產值達288.1億元,農業增加值21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7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通過精准引導支持產業扶貧。按照每年財政涉農資金整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達30%以上的要求,指導8縣(區)做好項目庫,並按照實施方案進行對標扶持。在此基礎上採取“因戶施策、自下而上、部門把關、縣級審核”的方式,做好統計監測等工作。脫貧攻堅以來,全市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319241.62萬元,重點用於貧困鄉(鎮)、村農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每戶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都獲得一個以上產業項目扶持。

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採取股份聯結、訂單聯結、勞務聯結、租賃聯結等模式,形成新型合作組織與農戶、新型合作組織與市場互相“綁定”機制,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促農增收,共覆蓋86232戶340182人貧困人口脫貧。

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根據貧困戶需求,開展“訂單式”“証書式”“面對面”農業科技培訓,讓貧困戶勞動力都掌握1門以上實用致富技術、每戶貧困戶都有1名科技明白人。脫貧攻堅以來,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25.49萬人次,其中,貧困戶勞動力12.82萬人次﹔聘用農業技術專家239人、產業發展指導員2255人,開展“包產業、包村、包戶”指導,實現每戶貧困戶都有1名科技人員負責跟蹤服務。

搭建產銷平台是我市產業扶貧促農增收的又一舉措。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市場消費需求,構建貧困地區“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體系,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讓貧困戶農產品成為城市“菜籃子”“米袋子”的重要來源,把農產品推向市場。同時,全市建成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8個,鄉鎮電商公共服務站81個(含6個農場),村級電商服務點662個,構建起市、縣、鄉、村電商四級公共服務體系和物流配送體系,解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張紅林)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