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家鄉攀枝花

蘇軾冰

2020年06月10日10: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又見家鄉攀枝花

  今年年初,下鄉到彝鄉大麥地途中,路過太和江邊的低熱河谷地帶,見到許多迎風綻放的攀枝花。那些紅碩的花朵,開在一棵棵攀枝花樹的枝干上,一下子點燃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讓早春的大山裡充滿熱情。

  看著那火紅一片的花海,我不禁想起了家鄉的攀枝花。

  我的家鄉在雲南中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的雙柏縣大庄河畔,處於中低海拔,氣候炎熱的低緯度地帶,喜溫生長的攀枝花樹隨處可見。兒時記憶中,每年冬春交替,樹還沒有長出新芽,草兒還沒有露尖,村裡的桃花、梨花還沒有打苞,晚上一家人還在圍著火塘烤火,攀枝花卻就早早地開了。它先是長出一個個暗紅色的花苞,再一個個吐出鮮艷的花蕾,然后又一朵朵、一樹樹地綻放。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攀枝花樹,隻有花朵,沒有樹葉,村道旁、山坡上、田頭地角,紅紅火火地開滿了村庄,英姿颯爽,頗為喜氣。

  那些攀枝花,先是酒杯似的一個個深紅色花骨朵含苞待放,然后是小碗一樣大的鮮艷花朵在枝頭綻開,一朵朵迎接清風,傲然怒放。一眼望去,像一片紅艷艷的海洋,燦爛灼人。以前村子窮,有的人家都貼不起春聯,孩子們就把含苞欲放的攀枝花骨朵紅燈籠一樣挂在門頭兩邊,給過年的日子增添喜慶,祝願來年的日子像攀枝花一樣過得紅紅火火。

  雨水、驚蟄、春分,轉眼就到了清明,攀枝花一路笑盈盈地開著,火一樣艷。它邊開邊落,一朵朵地開,又一朵朵地落,天天鮮艷,樹樹紅碩。在茫茫的哀牢大山中,我見過的山花、野花不少,但對攀枝花,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它挺直的干、筆直的枝,那厚實而青綠的葉,像一隻隻綠色的飛鳥,給人一種不折不撓的印象。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回老家,家鄉的土地上那一株株、一片片挺拔向上的攀枝花樹都不見了,留下的只是無數被砍伐過的樹樁,有的還被連根刨去。父親痛惜地告訴我,據說用攀枝花樹的木板做甑子,蒸飯、蒸糕不會餿,還聽說攀枝花板的木質很輕,許多高級音箱上的木質材料都是用攀枝花板做的。所以,一棵樹大的可賣上百元,小的賣幾十元,大大小小的攀枝花樹就這樣被砍伐了。

  我與老家人交流,說攀枝花樹是老家的一道風景,一定要保護,想辦法重新栽培。鄉親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也曉得攀枝花樹是村裡的一道風景,只是家鄉人祖祖輩輩靠山吃山,種樹賣樹,誰能保証不砍伐攀枝花樹呢?

  前不久,我又回了一次家鄉。剛進村子,眼前的景色令我萬分欣喜。攀枝花!一排排,一片片,村道旁、河岸上、田頭地頭,到處紅艷艷地綻放,比賽似的,一樹比一樹紅,一朵比一朵嬌,傲立枝頭,煞是喜人。

  鄉親們告訴我:這些年,村裡經濟一天天好了,都用上了電飯煲,沒有人家再用柴火燒飯,沒有人用甑子,山裡人不再砍柴,也沒有人賣攀枝花樹了。再說,大家都覺得,攀枝花樹是村裡的一道風景,於是家家動手栽,戶戶動手種,這就越來越多了。前些年,扶貧工作隊進了村,幫助大伙兒脫貧致富,情況更是越來越好。工作隊的同志說,今后交通條件改善了,要搞攀枝花體驗旅游!到那時,家鄉就像村裡的攀枝花一樣,日子會更加紅紅火火。

  如今,家鄉的山青了,水秀了,全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八成多。每年的早春二月,其他花草樹木還在料峭的寒風中蓄勢,攀枝花就落落大方地綻放了,開得紅紅火火,異常燦爛,分外奪目。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