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境內尚存一批古道遺跡,在這些遺存中,“南亞廊道”是絲綢之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保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國家層面正在自上而下推進 “南亞廊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前期准備工作,保山市抓住機遇主動參與,加大對境內古道遺存調查和保護的力度,為申遺工作提供學術支撐的同時,大力挖掘古道文化遺產,打造古道文化旅游品牌,推動旅游產業與文化資源融合發展。
絲綢之路“南亞廊道”是中國古代聯系南亞諸國以及中西亞地區的通道,起點均為長安,保山所處的南方絲綢之路屬於“南亞廊道”的東線,自長安入四川,通過蜀身毒道連接陝西、四川、雲南、緬甸、印度。歷史上永昌道作為連接內地和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節點,在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至今,保山境內段古道仍然保存完好,遺存豐厚。
通過摸底調查,目前保山境內段尚存的古道遺跡主要有:大理至保山古道,復線長約200千米,歷史遺跡30處。保山至騰沖古道,分為保騰古道北線,復線長約200千米,歷史遺跡20處﹔保騰古道中線,復線長約180千米,歷史遺跡20處﹔保騰古道南線,復線長約220千米,歷史遺跡40處。騰沖出境古道,分為騰密古道北線,復線長約140千米,歷史遺跡10處﹔騰密古道南線,復線長約140千米,歷史遺跡10處。騰八古道北線,國內復線長約16千米,歷史遺跡10處﹔騰八古道南線,國內復線長約120公裡,歷史遺跡10處。基本摸清了歷史上各個時期古道兩側的遺存分布狀況,確認相關古道具體分布及走向,以道路為基礎串聯起相關古城及其相關遺存。
對於這些古道遺存,保山市各級文物部門加大保護力度,積極開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在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保山古道尚存的173處遺跡有高黎貢山北齋公房東坡古道、西坡古道等30處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構成項目。與此同時,因古道而產生的國殤墓園、漢庄城址、玉皇閣、和順圖書館舊址、鬆山戰役舊址、茶馬古道——保山段、綺羅文昌宮、滇西軍都督府舊址及疊園集刻、光尊寺、滇緬公路惠通橋、大甸山遺址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共1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市、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80處,這些重要遺跡為下步融入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申遺提供了重要基礎要件。
近3年來,保山市著力打造古道文化旅游品牌,共向上申報專項保護經費3000余萬元,先后實施了高黎貢山南齋公房古道、玉璧坡古道等7項保護利用項目,其中,高黎貢山古道已打造成為有名的健身徒步旅游線路,水寨鋪古街道及馬店保護項目正在申報專項經費。並先后出版、發表《最后的驛道——中國南方絲綢之路尋訪》《踏解自然密語:行囊上的蜀身毒道》《“一帶一路”:南方絲綢之路經典人文風情繪畫長卷》等50篇(本)有關絲綢古道方面的文章和專著,這些都為申遺提供了重要學術支撐。(寧 玲)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