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安民警袁敏:以鼠標和鍵盤為武器的網絡“女偵探”

2020年06月08日09: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網安民警袁敏:以鼠標和鍵盤為武器的網絡“女偵探”

網安民警袁敏:以鼠標和鍵盤為武器的網絡“女偵探”

  圖為宜良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袁敏在工作。宜良縣公安局供圖

  在虛擬網絡世界,有許多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穿梭的“網絡偵探”,他們奮戰在打擊網絡犯罪、保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線。在雲南宜良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就有這樣一位以鼠標和鍵盤為武器、在指尖的敲擊中與違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女偵查員——袁敏。

  1989年出生的袁敏有著一張娃娃臉,身上卻始終保持著一股子“擰勁”。2012年,袁敏考入宜良縣公安局古城派出所工作,在目睹群眾被網絡詐騙至傾家蕩產的一個個案件后,她立志成為一名網絡世界的女“偵探”。憑著對事業的闖勁和對工作的拼勁,袁敏從網絡安全法規、基礎編程語言學起,主動求教、積極探索,逐步掌握網絡信息巡查、“駭客”身份識別、電子數據勘驗取証等整套科信技術,迅速從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成長為一名網絡技術達人。她經常緊盯電腦、手握鼠標,一坐就是一整天,不把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決不放棄。

  2014年4月,袁敏跨入網安戰線不足百天,便在例行網絡巡查時,從一個網貼下幾句不起眼的“黑話”留言中敏銳抓取違法犯罪線索,成功破獲並打掉一個專門制造槍支配件的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18名,繳獲各類槍支29支,子彈8037發。

  2019年2月,受害人袁某某報警稱被人誘導在微信上投資理財,結果辛苦積攢的22萬余元全額虧損,當初引導自己投資的“大師”們也不見蹤影。面對受害人的控訴,袁敏作為偵查主力軍,與戰友們一起,對每一個“大師”的微信號、QQ號抽絲剝繭,對每一筆受害人的轉賬順藤摸瓜。經過近兩個月的線索研判分析,終於發現了一個通過誘導受害人安裝APP軟件進行“投資”,以虧損等各種理由騙取受害人錢財的特大網絡投資詐騙團伙。

  2019年,袁敏先后兩次作為專案組前鋒,與昆明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的戰友前往石家庄、廣州蹲守摸排、偵查鎖定窩點具體位置,最終聯合抓捕組成功將詐騙窩點一網打盡,13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繳獲涉案電腦37台、涉案手機41部。嫌疑人到案后,袁敏沒來得及去看看三歲的女兒,又立即參與到緊鑼密鼓的電子數據証據固定收集中,為案件得以順利偵破、法院認定犯罪事實提供了有力証據。

  從初入網安的“門外人”,到偵辦公安部挂牌督辦案件的行家裡手,她累計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365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43起,打擊各類犯罪嫌疑人268人,抓獲網上逃犯16人,出具電子數據檢查工作記錄357份。

  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二進制語言,讓袁敏與同為網安民警的修源結為伉儷,但因為工作原因,婚后兩人兩地分居長達5年。2020年春節前,修源調回宜良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工作,兩人終於團聚,孩子也從鄉下外婆家回到父母身邊。但年夜飯還沒吃完,卻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口子同一時間接到指令重返抗疫前線。

  隨后,袁敏每天忙著巡查是否有奸商乘著疫情哄抬物價、是否有人散播網絡謠言,還參與破獲一起借“賣口罩”詐騙150萬元的特大刑事案件。修源則每天忙著排查重點地區來宜的人員和車輛,確保疫情“零輸入”。兩人隔著一層樓,卻經常數日不見一面,最終,剛剛回城的女兒又被送回鄉下由外婆照顧。

  5月,修源再一次被抽調到昆明市公安局參與重大案件偵破,袁敏則每天穿梭在鄉下與單位、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找平衡,城裡的新房成為了“旅館”。

  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矩陣中,還有許多像袁敏一樣的“網安人”,始終如一在電腦屏幕前堅守初心,甘當網絡戰場的幕后英雄,勇做打擊網絡犯罪的急先鋒,為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環境提供堅強護衛。(韓帥南)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