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開放大學:"四結合"推進村干部"雙提升"

2020年05月25日21:48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自雲南省村(社區)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雲南開放大學堅持高位推進,成立雲南鄉村振興教育學院抓項目在全省的落實生效工作,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分赴16個州市支持、協調項目落地。

普洱市思茅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把項目實施作為提升基層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破解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短板的重要機會和主要抓手之一,結合實際、認真組織、科學統籌、系統謀劃,扎實推進工作落實,著力探索實施“四個結合”教學培養模式,促進“雙提升”行動取得實效。

堅持“專業設置”與“個性需求”相結合。普洱市思茅區嚴格按照《雲南省村(社區)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提升行動計劃》要求,對符合條件的143名求學意向人員開展“一對一”問卷摸底調查,全方位進行分析研判,主動傾聽學員心聲,收集個性化需求。教學點嚴格按照“有機構、有平台、有場所、有教材、有師資、有基地”的“六有”標准建設,科學設置專業課程,整合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以“專業課程+個性需求”的培養模式,實行“菜單式”服務和“點餐式”教學,充分保障學員的多元化需求,讓教育教學更加科學、高效,不斷提升教學吸引力和質量水平。2018年以來,開設2個專業,計劃新增設2~3個基層實用專業。

堅持“線上學習”與“線下交流”相結合。採取普洱市職業教育中心定點辦學和“雲南鄉村振興”APP學習為主,以QQ、微信學習交流群開展線下學習為輔,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教務、教學和學籍管理。創新開展集中面授、巡回教學、任課教師送課下鄉、班級小組互助等。22個村(社區)推選出22名學習小組長,分片聯系村內87名學員抓好日常學習和備考輔導,構筑“相互借鑒、相互補台、相互學習”的幫帶模式,著力補齊培訓和學歷短板,做強做優基層干部能力學歷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的“大平台”。

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思茅區借助“理論教學+現場教學”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注重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紅色教育基地、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村(社區)為民服務站點、實訓基地為主的教育學習陣地群,不斷開闊學員的視野,拓寬發展思路,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學員在汲取理論知識的同時,自覺對標對表,不斷強化黨性錘煉,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有效提升學員在農業科技、創業就業、網絡信息、致富帶富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切實為服務基層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等工作注入強勁動力。

堅持“測試考評”與“結果運用”相結合。思茅區積極探索考勤積分制、班主任負責制、選樹典型制、結果運用制等機制,選派思茅區委組織部分管領導擔任“雙提升”班主任,全程跟蹤掌握學員的入學、考勤、學習效果等情況,著力解決學員參學、考勤、工學矛盾等難點問題。探究校地合作教師管理制度,全面評估教師的教學成果,以成果促講授水平提升。選樹一批優秀學員典型,以座談交流的方式,分享學習心得,打消思想顧慮,摒棄“畏難”情緒,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強化結果運用,努力拓寬學員出口和晉升渠道,讓學員既“成才”又“成長”。截至目前,累計2名學員遞交入黨申請書,8名學員培養發展為正式黨員,推薦提名29名學員作為2021年村“兩委”班子換屆后備人選,鼓勵17名學員參加基層公務員招錄考試,為31名學員在創業資金扶持方面給予傾斜考慮。(張美花、段會林)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