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緊抓細節促管理 把握平衡提升復工效率

2020年04月29日09:17  來源:人民網-旅游頻道
 
原標題:旅游景區緊抓細節促管理 把握平衡提升復工效率

  為響應國家統一部署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於今年2月發布了《旅游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近日,又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發布《關於做好旅游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復行業運行提供了必要的、及時的政策指導。

  根據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中“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暫不恢復”,本文旨在討論各省區市如何實現屬地內“防控為主、限量開放”的景區管理目標。

  旅游景區為何仍要“防控為主”?一是因為隨著境外輸入壓力的增大,對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人群聚集區的旅游景區需要時刻繃緊防控這根弦。二是因為旅游活動的天然屬性(聚集性人類異地流動)為病毒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創造了條件。與其他經濟社會活動不同,旅游活動非常依賴異地之間的游客移動,移動性屬於旅游業的天性之一。一座工廠如果做好防止外部輸入的措施,內部可以做到相對安全﹔一所大學如果圍牆之內沒有病例而且嚴格做好外部輸入管控,同樣可以做到相對封閉的自我運行。旅游景區則不同,游客的自由流動性帶來了無限制傳播性,熱門景區點的人流密度在特定時段易於稠密的流動特點又進一步加劇了疫情傳播風險。

  既然旅游活動帶有較強的病毒傳播風險,為什麼旅游景區還要開啟“限量開放”的管理模式呢?“限量開放”的中心詞是“開放”,即旅游景區需要開門迎客。大多數旅游景區是企業市場化運營,受疫情影響,面臨高額的成本支出,承受了極大損失和生存壓力。此外,還有依賴旅游景區維生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和農戶,涉及人群數量更為可觀。按照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對旅游業創造的就業機會佔到總就業機會的10%的估算來測算,我國目前總就業人口約在7.7億人,10%就相當於7千多萬人。旅游景區不開放,周邊的酒店、餐飲、娛樂、交通運輸、農產品供給等行業也要蒙受損失。在疫情低風險地區促進旅游景區的恢復開放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此外,根據旅游學、生理學和保健醫學的研究顯示,旅游活動可增加游客戶外運動量、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身體免疫能力,同時還可以一定程度上治療因長時間隔離而產生的心理疾患,出門旅游,接觸大自然、了解文化遺產,可以起到提升幸福感等社會作用。因此,景區開放給予了因長時間隔離而產生一定程度抑郁的國民獨特的治愈方式。

  旅游景區如何做到“防控為主”與“限量開放”之間的平衡?誠如上述,旅游景區在當前形勢下,“防控為主”和“限量開放”是權衡利弊、綜合治理、因省制宜、維護穩定的重要政策選擇。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能力就是“平衡”的把握,所需遵循的資源管理原則就是對“類別”的判斷,必須採取的管理藝術就是“細節”的設計。

  防控與開放之間的“平衡”,既要考慮到景區所在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也要考慮景區資源的空間特點,還要考慮旅游者在景區內的行為特征。《通知》提出了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當地政府和景區管理者還需制定、調整、響應、反饋不同的平衡節點和管理措施。

  不同資源類型的旅游景區,其疫情防控的特征、難點、痛點各不相同,需要判斷景區具體屬於哪種“類別”,以便於採取不同的防控和響應措施。山岳型、湖泊型、濕地型、海灘型、溶洞型、草原型、文物古跡型、歷史街區型、主題公園型……這些不同類別的旅游景區,其出入口、游線、游覽組織形式、聚集停留點多寡不盡相同,所對應的游客管理措施也都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樣的山岳型景區(如黃山、華山),管理的“細節”設計對於成功的雙目標實現來講具有很重要的、甚至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兩部門發文規定景區一天內限定的最高人數應控制在核定最大容量的30%之內。然而是否實行預約、預約的要求是否設計到幾點幾分、採取單入口還是多入口驗放游客、進入景區之前當地交警是否配合景區進行流量分時段測控等等,這些細節的設計是否完美,針對同樣的30%可能會引起完全不同的防控和運營效果。希望景區管理部門依據《通知》精神,要因地制宜制定嚴密細致的可操作執行的實施方案。(北京大學 吳必虎)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