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新疆小童“神過人”。
這幾天,一位6歲新疆小孩踢球的視頻在互聯網上讓不少網友倍感驚艷。不少人看過之后都驚呼:“這簡直是神童橫空出世啊”!
在知名足球人董路發布的這段視頻中,一個身穿藍色球衣、白色球襪的小朋友幾乎神還原了多位世界球星的標志性動作,無論是大羅的“踩單車”、梅西的穿襠過人還是C羅的腳后跟扣球,“小不點兒”模仿起來都像模像樣。
小朋友的過人動作行雲流水。
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假動作過人在比賽中一氣呵成,小朋友的球風華麗又老練,動作節奏協調又合理。而他身邊的對手即便個頭比他高出一截,但也無法從他的腳下搶走皮球。
模仿梅西穿襠過人。
短短一分鐘的視頻引發了眾多網友拍手稱贊,不少人在感慨這動作行雲流水賞心悅目同時,也抱有幾分期待:“中國足球的未來又有希望了。”
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足球改革之初,甲A的紅紅火火造就了職業化時代的第一批小擁躉,踢球一度成為“顯學”。然而隨著世紀之交國內足球環境的沉淪,願意投身足球的孩子逐漸變少,甚至早些年,一些國字號梯隊的選材都捉襟見肘。中國足球人才的荒蕪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近年來,隨著校園足球的開展以及足球運動在國內又一次升溫,不少孩子們又重新走向賽場,去追逐和足球有關的夢想。然而這些孩子當中,最終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扛起中國足球的大旗?足球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體系化工程,當下幾年取得的成績,也有待於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沉澱后的檢驗。
前幾天,一位名叫陳昱帛的男孩的遭遇引發了足球人不少的唏噓。某衛視的一檔節目中,這個八年級(初二)的男孩登台演講,當著兩位家人和滿操場學生的面,想為自己的足球夢尋一條“活路”。
但節目短暫的十分鐘剪輯裡,陳昱帛的媽媽沒有“鬆口”,她表態支持兒子踢足球強身健體,但走專業的足球之路她是不會同意的,除非是等到18歲以后。熟悉足球規律的讀者們應該知道,這其實已經宣判了陳昱帛職業足球夢想的破滅。
陳昱帛的媽媽拒絕了孩子的足球夢想。
不論是長期以來的“學業為重”理念,還是中國足球的一些負面形象影響了家長的決心,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人對足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其實不管中國足球沉浮幾何,中國從來都不缺少有足球夢想和天賦的孩子們。只是這些孩子或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足球擦肩而過,或在家長的壓力下被迫放棄足球夢想,抑或是得不到系統的訓練,導致最后都沒能躲過“傷仲永”的悲劇命運。
資料圖:某青少年訓練營。劉相琳 攝
中國足球的潛力股並不少,從上世紀80年代出道的李華筠開始,一代代青年才俊都曾給球迷們帶來無盡希望。18年前,一位叫周了了的6歲小男孩還曾被譽為“足球神童”。那一年,中國男足歷史性地闖進了日韓世界杯,國內由此掀起了一股足球熱潮。在當年國足龍之隊的頒獎晚會上,年僅六歲的周了了用自己的顛球表演,吸引了時任國足主帥米盧的注意,米盧稱贊他為“中國足球的未來之星”。
翻看當年的報道,我們得知周了了從2歲起便開始練球,到了6歲,20分鐘內就可以顛球2000個。然而這個被米盧看作“中國足球接班人”的孩子卻在一片贊譽聲中沒有能更進一步,令人頗為失望。
那麼,時不時就會冒出個“神童”來的中國足球,為什麼就是上不去呢?
資料圖: 恆大足校學生訓練 供圖。
固然足球是集體項目,即便是天才球員也不能靠一己之力成就全隊﹔更何況每個人的成長之路和時代背景都不盡相同,最終沒能成為中國足球的“擎天柱”也頗為可惜。比如周了了的“曇花一現”不僅源於成長之路上的選擇,細細想來也與那個時代浮躁的足球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國足成功躋身日韓世界杯之后,中國足球反而迎來了十年至暗時光。在那個混亂不堪的足球時代裡,一些官員、國腳甚至裁判卷入假賭黑,最終鋃鐺入獄﹔不少俱樂部欠薪、管理混亂,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無人問津……中國足球陷入最低谷時甚至連轉播都無人問津,最終令全社會對其信任度大打折扣。
6歲新疆小童轉身過人。
2012年,中國足壇的打黑風暴告一段落。而在近年來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的大背景下,伴隨著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中國足球健康積極的形象正在逐步重塑。但是,中國足球人才的培養體系依舊難言合理與成熟﹔家長心中“踢球等於不務正業”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前幾年掀起的“金元風暴”勢剛剛被加以遏制,不知何時才能真正實現價格回歸價值……
上述種種問題,都成為了足球少年追夢道路上躲不過的障礙。足球巨星的橫空出世,除了驚人的天賦,自身的努力以及家人的支持之外,與當下的足球環境、青訓系統也息息相關。
值得慶幸的是,陳昱帛的遭遇引起了足球圈的關注,一些業內人士針對他的情況給出了中肯建議。貴州恆豐足球俱樂部也向他發出了試訓邀請。而在節目播出之后,陳昱帛的家長對於孩子想要踢球的願望也表現出了讓步的意思。
而新疆的這位小男孩雖然隻有6歲,但真心希望他以后不用經歷陳昱帛的痛苦與掙扎,更純粹的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幸運的是,小男孩不僅用自己在賽場上的表現改變了家人們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位同樣熱愛足球卻也因被家人阻止而不得不放棄的父親,在其背后默默地支持。
這位父親說,每個男孩都有自己的足球夢,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連同自己的夢想,一起在綠茵場上實現,但前提是能夠健康、快樂。如果他有一天真能走上職業道路,希望能為國爭光。
身高比他高的對手都無法搶走皮球。
還記得時任央視評論員的劉建宏在國足兵敗世界杯外圍賽后發出的“六問”,在他看來,中國足球上不去,不是幾名球員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你是一個家長,你會讓你的孩子踢球嗎”、“其實改變中國足球很簡單,其實還是你自己去踢球。”
相信隨著全社會觀念的轉變和人才的進一步涌現,中國足球,還是會上去的。(邢蕊)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