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保山市騰沖市以全市有傈僳族、傣族、佤族、阿昌族等24種少數民族的實際,結合少數民族特色,讓雙語宣講進民族村寨、進活動場所、進田間地頭、進千家萬戶,確保宣傳宣講“不漏一戶、不少一人”,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供圖
明光鎮自治社區、中和鎮高田社區、猴橋鎮膽扎社區等結合傈僳族、漢族聚居的實際,以“雙語”黨務干部、鄉村主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等為宣講主力,巧借鄉村大喇叭“雙語喊話”,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利用傈僳語和漢語“雙語”向傈僳族同胞宣講。通過“送學上門”“送教上門”“5分鐘‘快餐’宣講”等方式向行動不便的少數民族老黨員、老干部進行宣講,採取講故事、舉例子、畫簡圖等方式向少數民族少年兒童宣講。在火塘邊、板凳上、餐桌旁,於閑聊中用傈僳語向傈僳同胞講政策、傳知識,為他們解疑難、謀發展,在共話家國情懷中增強他們“愛國、愛黨、愛家”的情感,增進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決心。
供圖
蒲川鄉曼朵社區立足傣族、阿昌族混居的實際,將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人大代表等納入“鄉村主播”宣講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進村寨、上茶山、串農戶,開展分類宣講,用傣語向傣族同胞宣講、用阿昌語同阿昌族群眾宣講、用當地方言向廣大黨員群眾宣講,在阿昌人民即興創作的歌謠中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用少數民族同胞聽得懂的鄉音傳遞黨的聲音,推動新思想的傳播、少數民族語言的傳承,確保每一個少數民族同胞都能聽到黨的聲音,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少數民族群眾增收致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新動力。
供圖
雙語宣講在少數民族同胞中廣受歡迎,正如高田社區傈僳族老黨員蔡貴秀所說:“用傈僳語給我們這些傈僳族老黨員講解,讓我們倍感親切,使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理解得更深、更透了。”在一場場“鄉土”宣講、“鄉音”傳遞、“黨聲”送達中,少數民族群眾感觸頗多。他們紛紛表示:“如今黨的政策太好了,通過政府扶持,我們的房子修好了,自來水也喝上了,孩子們上學也方便了,看病有醫保,養老有社保,還有宣講隊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把黨的先進思想傳遞給我們,現在真的知足。”(楊宗嬌)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