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澎湃動力

2020年04月17日11:09  來源:昆明日報
 
原標題:昆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澎湃動力

找准一個支點,就能撬動地球,這是古代的哲人遐思﹔找准改革支點,就能開創發展新局,這是今天的中國故事,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

一年來,昆明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盯住關鍵節點精准推進,聚焦改革重點精准發力,瞄准困難問題精准突破,統籌推進黨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務,推動各領域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為高質量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成績亮眼

32項改革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2019年,昆明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更加清晰。緊扣中央和省委改革決策部署和要求,2019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從高質量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出發,找准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牽頭研究制定了《市委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8-2022)》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19年工作要點》,明確了今后5年149項改革舉措及年度140項改革任務、20項重大改革事項,既確保了承接性改革不缺項、不漏項,又凸顯了自主性改革的特色和亮點。同時,昆明堅持謀長遠、抓重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牽頭開展“十四五”期間全面深化改革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及13個重大改革調研課題研究,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路徑,為市委、市政府改革決策提供參考。

改革讓昆明活力“泉涌”,昆明正因改革而蒸蒸日上,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擔當作為,書寫了一張成績亮眼的改革答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19年工作要點》共安排改革任務140項,除45項待省級方案文件出台外,其他均已完成。共部署重大改革事項20項,均已全面完成。32項改革經驗被國家和省推廣,25項改革工作獲上級表彰,15項改革工作獲上級肯定。

回望2019年昆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成績,昆明堅持把試點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和任務,把“國字號”“省字號”重大改革試點作為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載體和戰略性平台,主動爭取和承接國家級改革試點20項、省級試點15項,由市級領導和縣(市)區“一把手”挂鉤聯系、親自督辦,在先行先試、攻堅克難中不斷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其中,宜良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東川區全國健康促進區(縣)試點等10項改革被全國推廣,營商環境“紅黑榜”考核評價工作、“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等5項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盤龍區社區治理、呈貢區居家養老模式、嵩明縣小微權力清單等基層改革創新亮點紛呈。

激發活力

經濟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

實現經濟穩定增長,關鍵是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的平衡,而把穩增長與調結構有機結合起來的關鍵就在改革。

2019年,昆明市聚焦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出一批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改革舉措,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分別從3天、30天壓縮至2天、5天,施工許可証辦理時間從263天壓縮至政府投資項目100天、社會投資項目70天……這一年,在昆明的生意人發現,政務部門的服務態度更好了,效率更高了,稅率降了,成本低了。2019年,昆明持續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20條措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等方案文件,淘汰落后、過剩產能48萬噸,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共降低企業成本約355.7億元。震安科技、紅塔証券等3家公司挂牌上市,17家企業入選雲南省“金種子”企業信息庫。

為了讓科技成為促進昆明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昆明出台科技創新16條政策措施,順利推進金磚國家技術轉移合作中心、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科技服務業合作中心及全省財政科技經費“放管服”改革試點建設,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考核驗收名列全國第二,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突破60%。

與此同時,搶抓戰略機遇,加快推進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水平邁上新台階。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建設高質量推進,昆明片區綜合服務中心基本建成,建立了11項管理服務制度和6項工作規范,建成“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的“三個一”審批服務體系。

新增注冊企業2527家,18個項目開工落地。國家瀾湄合作機制永久落戶昆明,中國(昆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蔬菜、花卉)先后獲批,成為全省唯一的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積極承辦2019商洽會,“永不落幕南博會”品牌效應不斷提升。全面推行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外資管理制度,外資企業設立及備案時間縮短至1天,網上備案辦結率100%。

聚焦重點

各領域改革全面發力

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鄉村振興展現新態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亮點凸顯,宜良縣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安寧市、石林縣成功爭取成為全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整縣試點﹔石林西街口鎮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同時,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培育各類農業企業50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162個。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祿勸、尋甸、東川3個縣(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出台《關於昆明市脫貧攻堅鞏固成果提升質量的若干意見(2019—2021年)》等文件,制定了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果33條工作措施,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東川區成功創建為國家健康扶貧工程先進縣區,“百人就業扶貧隊”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就業扶貧工作榮獲全國“優秀項目獎”。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制定《滇池流域調蓄池分類管理考核辦法(試行)》,開展滇池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評估,深入推進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全湖平均水質達Ⅳ類,滇池水質持續穩定向好。創新出台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工作述職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制定了河長制目標責任書,創建具有昆明特色的河湖網格化管理新模式,被列為全國第二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協同推進黨建和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政治生態煥發新氣象。扎實開展“基層黨建創新提質年”活動,完成14424個黨支部達標創建任務,被中組部評為全國黨建示范市。進一步健全完善“1+2+N”人才政策體系,持續打造昆明人才工作“拳頭品牌”。全面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縣(市)區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實現市縣兩級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全覆蓋。

圍繞公平正義,昆明全面推進民主法治和社會體制改革,社會治理形成新格局。成功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市,呈貢區“同心·雲上雲”和官渡區“自由職業人員統戰工作示范基地”被確定為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重點項目。司法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制定出台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鞏固司法責任制改革成果,促進司法公正。在全省率先建立社會治理指標體系及測評體系,開展23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探索“三社聯動”社會治理模式,全市70%的社區建立協商議事委員會,登記在冊社會組織8693個、志願服務組織4614個、實名注冊志願者114.7萬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立足民生

社會領域改革多點突破

改革改在問題根子上,改革改到群眾心坎裡。

民生是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指南針”,抓民生就是抓發展。一年來,昆明一項項民生工程的落實,既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金鑰匙”,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種子”。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9年,昆明大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7家文化企業入選雲南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呈貢區、石林縣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

在老百姓最關注的“上好學”方面,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制發《昆明教育現代化2035》等重要規劃性文件,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引進省外名校16所,舉辦或合作舉辦24所學校,引進名師127名、名校長23名。課后服務覆蓋主城八區136所學校,7.5萬名學生受益。

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積極開展國家醫保監管方式創新試點工作,DRG付費結算的醫院增加到38家,結算基金約佔市統籌基金支付的65%。在全國率先建立大健康產業統計制度,全國首創“旅游+居住+療養”相結合的新型活力健康養生養老新模式。

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6.67%,推行“醫養融合”養老服務模式,已建成養老機構125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29個,共有養老床位2.63萬張。

城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新組建市委城市管理委員會,制定出台全面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市容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方案等文件,加強和改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持續提升城市品質。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上升。

全面深化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也是永無止境的。今天,昆明人所需要的,有衣食住行的保障,更有精彩人生夢想的實現。不僅經濟要加快發展,還要更健全的民主、更繁榮的文化、更和諧的社會、更綠色的環境。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改革邁向新時代、取得新突破的關鍵之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昆明將繼續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改革決策部署,聚焦市域治理關鍵環節,加強改革系統集成、促進改革協同高效,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制度機制的創新突破推動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譜寫新篇章。(李雙雙)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