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全力籌備兩大國際盛會 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

2020年04月12日08:16  來源:昆明日報
 
原標題: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

  “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中國舉辦,會議地點為雲南昆明。”2019年2月28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這一消息,讓昆明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這個消息發布之前3個月,昆明市領導從武漢市領導手中接過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的傳承物,標志著第七屆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將於2020年在昆明舉辦。

  兩個盛會齊聚昆明,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年來,昆明以全力籌備兩個盛會為重點,以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四個中心”為核心,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提速,國際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籌備大會拓展國際交流

  “要舉全市之力高標准、高質量、高水平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將大會辦成一屆具有中國氣派、雲南特色、春城風貌、驚艷世界的國際盛會。”日前召開的COP15昆明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昆明市領導強調。

  一年多來,省市各級部門攜手積極籌備大會,成立了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籌備工作,昆明工作部抽調精干力量參與其中。為讓世界看到更美“春城”,昆明市推進市容市貌提升改造,全面提升城市“顏值”﹔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展覽展示工作,抓好生物多樣性體驗園及示范濕地、國家植物博物館等項目建設,確保配套設施盡早投入使用﹔抓好62條道路整治提升,做好立體花壇大賽籌辦工作,以整潔靚麗的城市形象迎接各方賓客。

  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籌備工作也有序推進,過去一年,市外辦牽頭組織了各類友好交流活動,為大會的召開營造良好氛圍。成功舉辦“2019中國昆明·中印瑜伽大會”“中瑞低碳城市合作項目大會”等活動,持續打造“海外昆明周”等平台品牌﹔開展實施公務員英語培訓、外交外事知識進縣區和進黨校等項目,全市標識標牌英文翻譯規范化進一步提升﹔成立了昆明新時代海外利益保護與安全問題研究院和昆明海外利益保護協會,目前正在籌備成立昆明職業教育國際化促進會。

  友城關系進一步拓展,與孟加拉加濟布爾市、巴西塞古羅港市和艾烏納波裡斯市結為國際友好交流城市,與德國迪岑巴赫市締結國際友好城市。截至目前,昆明市已締結國際友好交流城市19個,國際友好城市24個。

  增進各方人民相互了解

  “昆明陽光好、空氣好,連海鷗也喜歡這個城市,她是我心中最棒的城市之一!”緬甸女孩林靜雅到昆明游玩后感嘆道。去年冬天,林靜雅和來自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家的14位外國朋友參加了由昆明信息港舉辦的“海外看昆滇”活動,為他們打開了了解中國的窗口,另一位緬甸姑娘周春蘭則開始計劃到中國留學,多多體驗中國文化。

  和兩位緬甸姑娘一樣,喜歡昆明、來到昆明交流學習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為推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市教育體育局成立了昆明市教育體育對外交流中心,出台了昆明市屬外國留學生資金管理辦法,出資500萬元設立了昆明市政府獎學金,建立世青、青苗、芳草地、長水、雙貫5所國際學校,與西班牙職業聯賽和英國利物浦俱樂部合作開辦西甲足球學校和利物浦國際足球學校。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約2萬名學生來滇留學,增進各方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

  多哥女孩安迪2015年來到昆明學醫,在昆明近5年,安迪的學習不斷進步,醫術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近年來,昆明的高校和醫療機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像安迪這樣的醫學生。與此同時,昆明積極實施“讓醫療走出去”,向英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學習先進醫療診治技術,目前已有甘美醫院、市兒童醫院、瑞奇德醫院、安琪兒婦產醫院、瑪利亞醫院5家JCI認証醫院。

  此外,昆明與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南亞、東南亞國際醫療機構建立了國際合作。2019年7月12日,南亞、東南亞醫學教育與醫療衛生聯盟在昆明成立,聯盟創始成員包括中國、泰國、柬埔寨等12個國家的39個院所,為更多像安迪這樣有醫學夢想的外國學子提供交流平台。

  文旅活動彰顯城市魅力

  2019年12月1日,上合昆明馬拉鬆在滇池畔再次鳴槍起跑,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名選手並肩奔跑,用腳步丈量美麗昆明,在奔跑中暢享春城魅力。

  引人注目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不僅能激發一座城市的活力,拓展城市品牌的世界影響力,更能加深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相互了解,架起國際交流合作橋梁。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選手MULU SEBOKA SEYFU因參賽與這座遠在中國西南的城市有了聯系,在這裡獲得冠軍的好成績,也令她把昆明銘記在心。“這裡的人非常友好、氣候非常舒適。” MULU SEBOKA SEYFU說。

  近年來,昆明致力於打造一系列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國際品牌賽事IP,讓昆明這座千年歷史文化名城與世界相連。從2011年開始,一系列國內外高規格體育賽事選擇昆明。如今,上合昆明馬拉鬆、昆明高原半程馬拉鬆等賽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東川泥石流國際越野賽、環滇池自行車賽等賽事逐漸與國際接軌。

  2019年是昆明市文旅融合元年,通過舉辦大型體育、文化類活動彰顯出城市魅力,無形中促進了旅游業發展。交通運輸更加便利,也拉近了昆明與世界的距離,配合實施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開通國際航線83條。2019年,全市旅游收入增長15%,達2600億元人民幣,接待外籍游客149萬人。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輻射力

  城市國際化的動力是城市經濟的國際化。2019年8月30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挂牌成立,成為支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平台。

  市商務局推進物流集聚區建設,舉辦各類國際展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5億美元﹔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新增對外投資項目36個,協議投資總額約5.35億美元,在老、緬、泰、印建立昆明市駐外商務代表處4家。

  市投資促進局引進外資10.23億美元,協助49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落地昆明﹔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8%,上市公司數量30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承擔了9大產業產值指標任務,其中石化、冶金、裝備制造業產值超額完成。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啟動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台建設,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啟動政務信息資源庫建設國際版項目和“一網通辦”(前端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國際版項目﹔市公安局建成昆明出入境電子政務(雙語)服務平台,規劃建設昆明110指揮中心多語種接報警平台,成立昆明市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協調小組。

  科技創新成為昆明城市發展新動能,市科技局牽頭完成了11項國際化建設工作指標,其中科技貢獻率59.13%、高新技術企業數量1235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3134.35億元。

  經濟貿易、人文交流、友城合作……昆明的國際化建設呈現出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格局,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服務雲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是昆明市國際化的主要途徑。接下來,昆明市將繼續抓好兩個盛會的籌備工作,推動‘四個中心’建設,讓國際化建設水平邁上新台階。”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全市國際化建設工作,市外辦牽頭制定了《昆明市國際化建設工作方案(2018—2020)》,各參與考核的部門高度重視、分工清楚、台賬清晰,成效有事實支撐,不足之處一目了然。市外辦將牽頭制定《昆明市國際化建設工作方案(2021—2025)》,將更多市級部門、部分縣(市)區、所有開發(度假)園區納入國際化建設工作方案,進一步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董宇虹)

(責編:徐前、楊良旺)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