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狀態新觀察·提升貧困治理能力

在雲南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的調研:如何留下不走的工作隊

2020年04月09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如何留下不走的工作隊(干部狀態新觀察·提升貧困治理能力)

改造后的岜奪村。林 頌攝

核心閱讀

脫貧攻堅進入收官之年。摘帽之后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著眼長遠,為村裡培養一支能戰斗的人才隊伍?對扶貧干部來說,顯得格外緊迫。

本報記者在雲南省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調研,發現這裡的扶貧工作隊與當地黨委政府一道,協助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挖掘用好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提高了岜奪村的自主發展能力。

廣南初春,翠峰秀水。距離雲南省廣南縣城40分鐘車程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岜奪新村,51幢農家小樓紅瓦粉牆,綠樹成蔭。

雲南省紀委監委派駐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工作隊,是這裡變化的見証者。駐村幫扶有期限,村庄如何實現自主、持續發展?工作隊員們用行動給出回答: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干部。

村干部誰來當?

用好致富帶頭人,為村干部搭建舞台

駐村兩年,扶貧隊員孫如軍知道在村裡找個合格村干部有多難。

不久前,村裡文書辭職外出務工,孫如軍和駐村工作隊員翻遍了村民名單,結果發現有點文化、尚未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不足5人。

當聽說准備報考公務員的熊代文回到村裡,孫如軍立馬登門,“有機會考出去,我們絕不攔你﹔況且你在村裡做事兒、寫文件,也有利於備考。”

駐村工作隊隔三差五來動員,終於打動了熊代文,也讓他看到了駐村工作隊對岜奪群眾的真心實意,“和他們一起干我心裡踏實”。

如今,熊代文擔任村委會文書,時常加班到晚上10點多,工作量比他外出務工還大。雖說收入不高,但他通過鍛煉成長迅速,很快能夠獨當一面,鎮裡還把他列為重點培養考察對象。

岜奪村黨總支書記吳賢武從2000年開始在村裡任職,如今已近20年。前18年,岜奪村一直處於貧困狀態,質疑吳賢武能力的群眾不少。

村裡規劃,公路旁要建個農貿市場,最核心的一片要佔到吳賢武家的地。一開始吳賢武也猶豫,孫如軍勸他,“你不帶頭,別家土地置換工作咋做?村裡發展了,你家也不會差下去。” 回到家,吳賢武再跟家人解釋,“咱家底子好點,稍微吃點虧也能趕上來﹔村裡有發展,咱肯定也能跟著發展。”吳賢武帶頭,其他家的土地置換工作很快推開。

在工作隊的幫扶下,村裡的養牛場、油茶等傳統產業煥發了生機,吳賢武也很有成就感,攢足勁帶著大家干。“傳統產業,一畝地一年最多也就能掙三四千塊錢,縣裡計劃在村裡建個水果引種示范基地,你是村黨總支書記,更要當好致富帶頭人,建議你來牽頭負責。”孫如軍一番話,讓吳賢武再次動力滿滿。

“最容易扎根村庄的,是像吳賢武這樣的致富帶頭人,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村干部,多為基層村干部搭建舞台。” 孫如軍說。

基層組織咋建強?

村小組改選歷經三輪投票,辦事公道凝聚人心

“知道難,可沒想到這麼難。”

凌晨1點,駐村工作隊隊員馬榮偉主持進行的龍地穴村小組組長、副組長第二輪選舉依然沒有結果。

“原本計劃穿村而過的公路,因為個別群眾反對,最后繞道而過﹔村集體資金賬目混亂,群眾意見大。”馬榮偉說,龍地穴村小組組長李金龍年逾七十,副組長老鄭在外務工,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對龍地穴村小組的工作直撓頭,終於下定決心改選。

如何改選,讓工作隊費盡思量。“村委會直接提名候選人,選舉流程相對簡單,可新官難理舊賬,當選后怕是不好開展工作。”最終,馬榮偉和村委會商量,不提名候選人,請群眾投票,得票最多的當選。

馬榮偉介紹完,群眾開始選,沒成想得票最高的依然是老組長和老鄭。老組長卻不干了,表示如果依然是不在村裡的老鄭擔任副組長,自己就棄權。

第二輪投票完成已經是凌晨1點,然而,得票最高的周朝榮和嚴永斌,都明確表示不願意干。“我們平常在外,沒法兼顧村組事務。”時間太晚,隻能散會。

第二天,馬榮偉上門動員,嚴永斌說了掏心窩的話,“待遇低不說,還容易得罪人,就算能兼顧,我也不願負責村小組。”

實在沒辦法,跟村委會商議后,馬榮偉隻能請兩位願意承擔公共事務的趙興忠、嚴永祥暫管村小組事務。暫代倆月,“臨時”小組長漸漸進入狀態,再次召開村小組會議,兩人高票當選。

不過,村小組干部很快迎來一場考驗。村小組資金有限,要麼整塘,要麼修路,需要征求村民意見。馬榮偉說,水塘年久失修,不少周邊村民圍塘開荒,沒圍的覺得不公平,但整塘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生產道路大家都要用,是未來龍地穴產業發展的基本支撐,自己更傾向修路。

可多次到群眾家嘮家常后,馬榮偉發現,群眾大多數希望先清理違規佔地耕種的水塘。他和村委會、新選小組干部一起商量,“村民看干部,看得更多的是公平,辦事公道才聚得起人心。新當選的小組干部要首先團結好群眾,以后小組的發展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如何帶著村民干?

工作做下去,群眾思想就能跟上來

水塘開挖那天,龍地穴村民為新的小組干部鼓起了掌。事后,馬榮偉拉住趙興忠、嚴永祥,提醒他們,“咱們村組干部不能光跟著群眾走,還得領著他們向前奔。”

馬榮偉的嚴肅是因為意識到:貧困村的發展,僅僅依靠村民自身,很難走出路徑依賴。基層組織,必須引導群眾嘗試更多未來發展道路。

至今,馬榮偉還記得第一次去村民李從能家,到處亂糟糟,都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勸了幾次,李從能都沒啥行動。馬榮偉干脆和幾個駐村工作隊員一起上手替他歸置家具、清潔地面。李從能有點不好意思,也跟著整理起來。

“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干部群眾一起干,再到干部幫著群眾干。”馬榮偉說,多給貧困戶些時間,但也不能完全放任,要逐漸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看著眼前干淨的村子,孫如軍也感慨,隻要工作做下去,群眾思想就能跟上來。

“村裡要想留住人,關鍵還是要培育產業。”雲南省紀委監委派駐廣南縣扶貧總隊長徐以民說,廣南縣制定相關政策,允許從村集體經濟收益中拿出一定資金獎勵村組干部,村裡產業發展越好,村干部收入也能相應增多,對能人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兩年前,孫如軍剛入村時,提出要流轉土地、發展砂糖橘產業,結果被村民結結實實堵在了辦公室,隻好暫時擱置。最近,他再提出苗圃小鎮流轉土地,同樣的流轉條件下,村民沒幾天就簽完了協議。“群眾看到了變化,自然願意跟著我們干。”孫如軍說。

記者問孫如軍,駐村結束,會不會擔心岜奪村返貧?孫如軍一笑,“前不久,有個村小組找過來,希望我們去參與討論,在過去,這個村小組連會都開不起來,后來看著別的小組通了路、開始富,漸漸也轉變了思想。群眾思想轉變了,發展動力變強了,怎麼會一直窮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9日 11 版)

(責編:薛丹、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