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老照片引出的英烈故事

2020年04月07日08:24  來源:保山日報
 
原標題:幾張老照片引出的英烈故事

9連官兵和李成文父母合影

英雄的母親

為鄉親們打水

打掃小院

在年前報社組織的黨總支活動上,全體黨員參觀了保山名人堂,聆聽了工作人員對保山自遠古以來,歷史上所出現的70多位名人生平、突出事跡或特殊貢獻的介紹。讓我們再次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根據歷史年代,以及黨政軍民等,把保山名人陳列在3個大堂裡。每位名人塑有一米見方的石膏浮雕像,庄嚴肅穆﹔同樣是一米見方的黑色花崗岩底板上用文字分別雕刻有中、英文的生平事跡介紹﹔塑像及說明懸挂在牆上,下有矮櫃,陳列有一些實物。大家仔細地聽著,認真地看著,不覺來到最后,那是李成文烈士的塑像。這是一張多麼年輕的臉啊!我正沉思著。這就是我曾經相識的李成文!回家去翻開當時拍攝的新聞照片底冊時,這幾張照片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回憶。

1986年1月,剛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某部駐防保山番號為35107部隊(陸軍11軍93團),他們團有一個新聞干事名叫蘇其欣,常給我們報社送稿件,因知道我曾經當過兵,並是他的同行,所以他也經常到我這裡來坐坐。一天我跟他開玩笑:“我給你制造一個新聞要不要?”他說:“制造?”我說:“春節快到了,你團不是要搞擁政愛民嘛?保山就有個中央軍委授予的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他的父母尚在,應該到他家去看看……”蘇其欣如獲至寶!高興地說:“你哪是什麼制造新聞,這明明是一條好的新聞線索嗎!”他說,他回去很快向領導匯報,讓我等著他的消息。

蘇其欣很快帶來了消息:由本團9連進行野營拉練,到達目的地后,再去看望英雄的父母。時間定在下個星期六。這位英雄的名字叫李成文,是解放軍某部1972年入伍的戰士。他自入伍以來,表現積極,曾多次受到連營的嘉獎。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更是異常英勇。2月14日,連隊新到一處,李成文參加偵察小組,在朦朧的夜裡過河,突然近距離和越軍的巡邏隊遭遇了。眼疾手快的李成文,首先向敵人開了火,這一戰斗單他就擊斃敵人4人,光榮地立了3等功。2月27日的戰斗是個攻堅戰。李成文當任爆破組長。戰斗打響后,敵人的火力十分密集,眼看著戰友的傷亡,他心急如焚。他急切想炸掉敵人的碉堡,快速向前沖了數10米,不覺自己的左腿也中彈了,疼痛難忍。但他看到了戰友曹永文血肉模糊地躺在碉堡的另一邊,動彈不得,任憑敵人的機槍向外吐火舌。李成文什麼都沒有想,隻見他拿起戰友的炸藥包,猛爬到敵堡下,雙手把炸藥包舉過頭頂按在射擊孔上,拉響了火索。說時遲那時快,敵人的碉堡飛上了天,李成文卻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用自己的生命開辟了戰友們通往勝利的道路。中央軍委授予他“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的榮譽稱號。

英雄的家在施甸縣小官市村,離保山城20多公裡。我們如期開始了當天的行程。天蒙蒙亮,9連就全副武裝地出發了。部隊沿著320國道徐徐向南開進,他們自覺地分成兩行,在公路左右,過田野,進村庄,鴉雀無聲,顯示出嚴明的紀律性﹔近兩個小時,部隊來到辛街以南,公路開始上坡了,為節約時間,部隊走小路,小路難走,但負重不減,彰顯了部隊的優良傳統。部隊不單是走小路,還有一些戰術動作要完成,時而隱蔽前進,時而急行軍等等。我和蘇其欣也有事情做了。我拿出相機抓機會拍攝著﹔蘇其欣一會兒朝前跑,一會兒朝后走,為的是掌握第一手資料。好不容易原地休息了,這時炊事班開始准備做飯了。

這是一個靠近水源的地方,隻見炊事班的同志,放下行軍鍋,不管三下五除二,挖灶的挖灶,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分工合作,井井有條。30分鐘過后,大家就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了。我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但這次對我的感覺是:參加過實戰的部隊就是不一樣!

中午時分,我們終於來了小官市這個小山村。小山村四面環山,土地貧瘠,比較缺水,當地農戶的生活還是很艱苦的。快到村庄時,遠遠看去,村外已站滿許多人。一些學生模樣的人,分作兩邊,顯然是要夾道歡迎人民子弟兵。

部隊也停止前進,整頓軍容風紀,英姿颯爽地走進這個小山村。孩子們笑了,老人們笑了,全體指戰員都笑了!

英雄李成文犧牲以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這件事,省地縣各級政府都來慰問過李成文的父母,給予生活上的不少照顧,房屋修葺一新。剛剛臨近他們家的大門,一塊紅色的大匾,上面雕刻有“英雄之家”四個金色大字,立即映入眼帘。一位慈祥的老人站在門邊,她戴著紫紅色的毛線帽子,身著一件藍色對襟衫,深色褲子,加上黑色繡花圍腰,雖然是小腳,也顯得精明能干,那就是李成文的母親。看到子弟兵來看望她們,她高興得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全體指戰員看望了英雄的父母以后,稍做休息,立即分為若干小組。有的幫助群眾打掃衛生、整修道路,還有的挑著水桶,到不近的山下挑來清水。學生和小朋友們圍繞著戰士們不願離開,纏著他們要聽戰斗故事。小山村沸騰了,到處熱氣騰騰,到處是歡聲笑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

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部隊開過飯后就要往回趕了。指戰員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鄉親們,離開了小山村。大家衷心祝福英雄的父母生活得更好。

“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胸前紅花迎彩霞,毛主席聽了心歡喜。夸我們歌兒唱得好,夸我們槍法數第一……”9連的指戰員們唱著《打靶歸來》的軍歌慢慢離開了。但這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卻永遠留在我心裡。

“我們無論走得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名人堂解說員的解說詞,也同樣銘記在每個參觀者心裡。(趙從文)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