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我們信心滿滿

薛 丹

2020年03月24日08:00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召開會議安排部署脫貧攻堅工作(資料圖

在中、老、越三國相鄰之地,坐落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它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及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曾經,“老少邊窮”是江城的最大縣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城縣委、縣人民政府堅決貫徹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按照“六個精准”要求和“五個一批”脫貧路徑,強化“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合力、攻堅克難、苦干實干。三江涌動、城連三國,如今的江城,正發生著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精准扶貧摘窮帽,砥礪奮進奔小康的歷史巨變。

群眾曾經居住的茅草房(供圖

織密一張“大網”

“脫貧攻堅工作開始后,對於曾經缺資金、缺項目的江城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江城縣委書記邱明如是說。在全縣上下統一認識后,一場扎扎實實、認認真真的摸清家底精准識別工作,隨即展開。在此基礎上,江城縣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縣級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指揮長,10位縣處級領導任17個工作組組長,抽調工作人員110人。44名縣處級領導包村負責﹔106家省、市、縣部門挂村包組,對全縣49個村(社區)558個村(居)民小組全覆蓋挂包﹔選派村級項目推進工作隊員 565人,派出485人干部駐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央、省、市、縣、鄉3116名領導干部全覆蓋幫扶9990戶貧困戶、並挂聯所有非貧困戶,定期開展“挂包幫”“轉走訪”主題日活動。邱明作了一個比喻:“下沉干部就像一張撒出去的網,責任、工作全覆蓋。縣委政府總攬全局,各級各部門整體聯動,全縣上下‘一盤棋’,指揮有力,工作順暢。”

發展沃柑產業 (供圖

產業是脫貧的“牛鼻子”

近段時間,江城縣普慶沃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豐收的沃柑挂壓了樹枝。遠遠看去,一片金黃隨風而動,煞是好看。皮膚黝黑的康平鎮勐康村村民楊夸有把自家的35畝土地,以2000塊一畝的價格流轉給了企業,剩下的86畝自己全種上了沃柑。因為懂技術,他還被企業聘為技術員和管理員,領上了月薪。這麼一算,他拿到了三份收入。楊夸有所在的村小組,有三分之二的人種植沃柑或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平均年收入達到5萬元左右。

在產業精准扶貧工作中,江城縣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全縣種植橡膠50萬畝、澳洲堅果30萬畝、茶園17萬畝、香蕉15萬畝、咖啡4萬畝、沃柑4萬畝等,產業種植面積超過120余萬畝,實現農村人均產業面積超過12畝、貧困戶戶均產業面積超過14畝。

“對沒有土地的農戶,我們進行技術培訓,搭建就業平台,讓其實現就業﹔對沒有勞動能力的,我們實現應保盡保,這些工作全做到位,對於一個邊疆縣來說不容易。”分管產業扶貧的副縣長王芝勇感嘆,產業發展基礎扎牢了,守邊固邊也才能做好。

發展養殖產業(供圖

攻克瓶頸 夯實發展基礎

整董鎮曼灘村的蔡文忠住了半輩子土坯房,碰到下雨,屋裡漏個不停。去年4月,曼灘村14個村民小組的97戶建檔立卡戶搬到15公裡外的老五連易地扶貧搬遷點,過上了新生活。遙想起農村的老房子,副縣長羅虎印象深刻。“全縣25000多戶農業戶,C、D級危房就接近15000戶。縣委政府一咬牙,決定將所有D級危房,不論‘卡內卡外’統一拆除重建。”有鄰縣的干部問羅虎說:“你們怎麼重建那麼多?”羅虎答道:“因為我們‘底子’太差。”

而如今,江城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投入民房建設補助資金6.21億元,消除危舊房13148戶,其中納入易地搬遷解決2782戶、納入農危改解決3966戶、縣級籌資解決6400戶,全縣轄區內C、D級危房已全部實現“清零”。易地搬遷通過先人后房,產業扶持和就業到戶到人的方式,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群眾住進了新家 (供圖

原來的江城,“底子”差的可不止住房。農村水、電、路這些基礎設施的落后,仿佛就像一塊巨石,壓得人喘不過氣。就拿縣委書記邱明的挂包村洛洒村來說,幾年前都沒有進村的公路。要去一趟,那可是“睜眼看得見,抬腿走半天”。如今,村村組組都是寬敞的水泥路,對老百姓而言變化真是翻天覆地。而更讓邱明難忘的是與洛洒村相隔不遠的南旺。2016年前,南旺村的村民喝水要下山到河邊去挑,來回需要一個多小時,那叫一個苦啊。時任縣長的邱明對當時群眾飲水困難真是太“難忘”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終,大伙兒在12公裡以外找到了水源點。政府出資一部分,村民們投工投勞加油干,現在的南旺村,家家戶戶打開水龍頭,都有了嘩嘩流出的自來水。

江城縣通過全面統籌推進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實現農村飲水管網入戶,安全飲水有了保障﹔建制村和所有村民小組已通動力電﹔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和村民小組通硬化道路、戶戶通硬化路﹔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達到99%﹔網絡寬帶覆蓋到村委會、學校和衛生室﹔全縣548個村民小組文化活動場所全覆蓋,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喜遷新居 供圖

脫貧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通過開展扶貧扶志扶智等行動,全力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通過開展“自強、誠信 感恩”宣講396場次,“送戲下鄉”活動250場次,在小廣播上每天播放教育、健康、民房建設等扶貧政策……江城縣多措並舉,發力助推扶志扶智。推行的農村環境衛生提升“積分制”,開展的貧困戶參與“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活動等,為實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提供了內生動力。

“攻城容易守城難,我們建立了一個500萬元的基金,一旦出現有群眾因災因病等特殊情況返貧,我們會馬上給予支持。”邱明說,為了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縣裡出台了獎補辦法,老百姓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產業增加100元收入,就能獲得4元獎勵,封頂1500元。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江城縣制定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脫貧人口后續幫扶和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江城縣脫貧攻堅返貧風險防控實施辦法(試行)》《江城縣扶貧資產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按照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不脫責任、不脫監管的原則,對脫貧戶“扶上馬送一程”,繼續進行重點鞏固提升,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

“這五年,我們‘吃’透了精神,找對了方向,脫貧攻堅是苦干實干干出來的,且經得住考驗。”邱明介紹,通過努力,全縣9700戶37876人貧困人口脫貧,3個貧困鄉(鎮)和42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末的32.44%下降到2019年的0.95%,實現了穩定脫貧摘帽。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