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景”不負春夏 不負香格裡拉

2020年03月17日14:50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美食+美景”不負春夏 不負香格裡拉

  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嶺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裡拉,來到美麗的香格裡拉,藏族特色美食絕對不容錯過。號稱野生蘑菇之王的美味鬆茸,味道獨特的牦牛肉火鍋,余味修長的酥油茶……看看你最中意哪種?

  牦牛肉

  牦牛全身都是寶,肉可食,皮可縫制成衣、靴、袋等,牛頭可加工成工藝品,牛尾可制作成彈掃灰塵的掃帚。迪慶牦牛因其常年生活中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這些地方生長著許多野生藥材如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這些藥材,其肉鮮美無比。可紅燒、清燉或晾晒成干巴等,其味獨特。吃牦牛肉在迪慶,實在是一種享受。可在市場購買干巴、肉鬆等作饋贈親朋好的禮品。

  普米族豬頭肉

  普米族群眾愛吃豬頭肉,善做豬頭肉。他們把豬頭切下,刮洗干淨,烤黃,再放在鍋裡慢慢燉熟,那悅目的顏色和扑鼻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不過,這美味的豬頭肉在普米人眼裡還有另一種意義,他們把它視為團結、和睦、興旺的象征。普米族豬頭肉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肥而不膩。

  琵瑟肉

  琵瑟肉是一種採用藏族傳統的腌肉方法制作的肉食。在迪慶藏族人家過大年三十時,豐盛的晚餐桌上有一道肉色油亮鮮紅,肉味濃烈香鮮的腌肉。如果這一天剛好有貴客光臨,端上桌的也許就不僅是一塊肉,而是一頭腌全豬,從上面割下的第一刀肉會放在客人面前,請遠方到來的佳賓首先品嘗。其具體制作方法是:將宰殺后的豬刮毛洗淨,開膛取出內臟,剔去骨頭。然后撒上用花椒、胡椒、草果、鹽等調制的佐料面,還要抹上燒酒。用線把刀口縫好。在豬耳朵裡各塞上一個核桃,在豬鼻孔裡也各插一根粗細剛好能塞嚴鼻孔的小木棍。放幾天之后,取出木棍,灌一些鹽水進去,再塞嚴木棍。同時在針線縫合處涂上一些核桃油。如此反復數次后,就可放在火塘篾笆上熏或晾在房頭,等到干了之后即成一具完整的琵琶肉。一般情況下,頭年腌制的琵琶肉要到大年三十晚上才食用。由於腌制方法復雜,存放時間較長,所以其味道非常可口。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吃糌粑時,碗裡放上一些酥油,沖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攪拌。拌時,先用中指將炒面向碗底輕搗,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轉動著碗,並用手指緊貼碗邊把炒面壓入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食時用手不斷在碗裡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裡送。

  藏族過年時,家家都要在藏式櫃上擺一個叫“竹索琪瑪”的吉祥木斗,斗內放滿青棵,糟極和卓瑪(人參果)等,上面插著青棵穗、麥穗花和一種叫“孜卓”的繪有太陽、月亮、星星圖案的彩牌。鄰居或親戚朋友來拜年,主人便端過“竹索琪瑪”,客人用手抓起一點糌粑,向空中連撒3次,再抓一點放進嘴裡,然后說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坨坨肉

  因其每坨的重量均在二三兩上下,成坨狀,故名。坨坨肉是迪慶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將豬肉或羊、牛肉砍好,用冷水煮熟,不放任何佐料,包括鹽。肉熟后撈起,再撒蒜水、鹽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時需用雙手拿肉,美味可口,極具特色。

  寺不

  寺不是迪慶納西族的一道特色名菜,納西語意為“吹肝”。將豬肝吹氣膨脹后放入精鹽,五香粉,姜絲,紹酒腌漬12小時取出,撒上花椒粉風干。食用時將寺不放入湯鍋中,加辣椒,姜,花椒,用文火煮2個小時取出切片。色澤紅潤,芳香麻辣,可貯存一年不變味。

  鍋奔火鍋

  鍋奔火鍋是迪慶的特色小吃。“鍋奔”是藏語竹葉菜,產於高山的野生植物。准確地說,它並非藏民的傳統菜肴,而是民族融合、“互相學習”的結果。主要原料有鍋奔、洋芋、熟豬肚、豆腐、水發粉等,配以熟火腿、木耳、琵琶肉,再撒少許麻油,頓時香氣四溢、馥郁芬芬。食之御寒暖身,營養滋補。吃此火鍋,用銅制或土陶容器,味道更美。

  米灌腸

  米灌腸是迪慶州的一種風味食品,將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灌入加工過的豬腸子而制成的米飯腸。加工制作米灌腸是迪慶州納西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習慣。等到殺年豬時,幾乎每戶人家都要做一些米灌腸。米灌腸在食用時需切成圓片,或用熱油煎炸,或用蒸鍋蒸熱,熟后色澤古朴油亮,香味濃郁,非常可口。

  在品嘗完獨具藏式氣息的香格裡拉美食后,怎能錯過滿山的杜鵑花,4至6月,如果你來了,請一定不要錯過這3條賞杜鵑路線:

  虎跳峽—小中甸—巴拉格宗—白馬雪山—雨崩﹔

  虎跳峽—白水台—尼汝—普達措﹔

  香格裡拉—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攀天閣—同樂村—那姐洛。

  旅行,讓流轉的時成為命途中美麗的點綴,吃美食,看天,看雪,看杜鵑。春暖花開,背上行囊,踏上去香格裡拉的征程,去放鬆!去探秘!去吃喝玩樂!(錢梅芹)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