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麻栗坡:群眾點贊“初心小屋”

2020年03月12日15:02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3月3日下午,筆者冒雨來到中越邊境的雲南省麻栗坡縣下金廠鄉中寨村委會,實地了解一年多以來“初心小屋”的運行情況。與農戶座談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點贊“初心小屋”。80歲的老黨員張聯坤說的更直接:“‘初心小屋’就是我們邊疆農村黨的臉面和形象。”

走訪多個村民小組,路上碰到人就站著聊,走到農戶家中就坐著嘮,發現群眾對這個“初心小屋”都很滿意,歸結起來有“七個好”。

群眾精神面貌好

走進下金廠鄉,漫山遍野,五彩斑斕的杜鵑花爭奇斗艷。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紅旗飄揚。特別是中寨村委會“初心小屋”所在地,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是深刻:家家戶戶紅旗飄揚,蔬菜雜物整齊堆放,雞鴨成群豬肥牛壯,大人小孩穿戴漂亮,創業致富人心歡暢,精神面貌好極了。下金廠鄉黨委書記李紅梅介紹,以“初心小屋”為點,輻射帶動全鄉,疫情防控工作推進有力,鄉黨政機關及中寨香菌壩、下金廠灣溝等村民小組的黨員干部群眾自發捐款,目前已累計捐款28815元。談到鄉風文明建設,李紅梅介紹時更是如數家珍:“全鄉各族群眾自發組建了6支文藝隊,把脫貧攻堅政策、各村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編排成小品、舞蹈,講給群眾聽、跳給群眾看,舞蹈《精准脫貧顯真情》、小品《懶漢脫貧》等,老百姓非常愛看、愛聽,津津樂道、贊不絕口。”

黨員幫帶發展好

“我們把黨員幫帶貧困戶作為‘初心小屋’積分評分的一項重要內容,調動貧困群眾發展積極性。”李紅梅說:“2019年全鄉評選出14名群眾公認的黨員致富帶頭人,通過他們的幫帶,全鄉又涌現出了大批能人、強人。如雲嶺村趙龍才身殘志堅,舍小家顧大家,除了通過自身努力脫貧以外,還熱心村上的公益事業,做村活動室管理的志願者﹔大壩村劉開林發展養殖業脫貧后,主動幫帶其他貧困戶。”大壩村黨委書記蔣德友接口介紹:“劉開林直接帶動的貧困戶有8家,釀酒所需要的玉米、油菜籽、蕎籽等五谷雜糧,都是從這幾家收購,至於間接帶動的就多了,起碼有四五十家,有些是直接來學技術,有些是先賒小豬崽去喂養,等小豬崽長大變成肥豬,賣了再來還錢。。”

村寨環境衛生好

在中寨村委會上寨村民小組,老奶奶張美芬正在打掃村主干道,張美芬說:“寨子群眾做好事有分,苦得錢了也有分,都可以拿分去‘初心小屋’兌東西。”據了解,下金廠鄉把農戶室內外環境衛生和物品、柴草堆放整齊與“寨子清潔·我家干淨·村庄美麗”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提升行動一並納入“初心小屋”積分評分,黨員示范帶動開展大掃除,環境衛生得到了極大改善,部分村民還在自家院壩邊上種上綠樹和花草。上寨村民小組村民姚維友說:“去年積分第一名,去年11月3日,到‘初心小屋’兌得了一件衣服和一條褲子。”疫情防控期間,“初心小屋”發揮了大作用,群眾自發每天開展一次雜物小整理、每周開展一次衛生大掃除,每月開展一次環境大消毒,都有積分。

村民鄰裡關系好

“遠親不如近鄰”。下金廠鄉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與“初心小屋”發揮作用相融合,把“鄰裡團結友善、矛盾糾紛化解”和“做好人好事”納入“初心小屋”積分評分,各村組之間形成了“一家有事大家幫”的氛圍和習慣。在“初心小屋”的影響下,各村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講文明、樹新風,鄰裡關系更加和睦﹔各村組、各家各戶比衛生、比勤奮、比團結,鄉風文明程度較大提高。下金廠村委會上壩村民小組20多戶農戶,每逢殺豬迎新年的日子都會互相幫忙,男女老少各自分工,在地裡做農活的、就近務工的,都會趕回家來,這種事情完全不用主人操心。大壩村委會田壩村民小組楊興勇家房屋不慎遭火災,村裡黨員帶頭為其捐款,幫助修繕房屋,大家出錢、出物、出力共患難。疫情防控期間,各村組自發設置卡點,減少人流量。為保障各家各戶的正常生活需求,各村組團結起來推薦一人外出採購生活物資。

農戶家庭美德好

“建‘初心小屋’以后,各家各戶夫妻吵架少了,贍養老人、供養子女讀書風氣濃了。”中寨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姜逢貴介紹:“這樣的事例很多,如下寨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遠永家70多歲的父親常年臥病在床,妻子在家照顧老人,男人外出打工掙錢供養兒子上大學,現在兒子大學畢業了,在文山一家公司上班﹔回龍村民小組陳登權家父母都80多歲了,由於父母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陳登權兩口子把老人照顧得很好,村民們都說他們孝敬老人做得好。”下金廠鄉創建“初心小屋”鼓勵村民夫妻和睦、孝老愛親、教子有方、熱心公益、勤儉持家,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產業發展激勵好

中寨村委會上寨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田茂輝的妻子張遠奎一邊喂牛一邊說:“現在國家政策好,去年我家養4頭豬6頭牛,得到政府獎補3000塊錢,賣1頭豬3頭牛,也有萬把塊的純收入。”看著廄裡4頭膘肥黃牛,張遠奎心裡美滋滋的。她又說:“我丈夫還在附近做零工,一年也有3萬多塊錢,過去一家人一年才苦得幾千塊錢,還不夠娃娃讀書用,現在日子好過多了,供娃娃讀書不難了。”下金廠鄉將“發展種養殖”和“外出務工”納入“初心小屋”積分評分,激勵貧困群眾自立自強,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同時探索“黨支部+初心小屋+基地+合作社+農戶”生產經營模式,通過黨支部組織和專業合作社帶動,努力實現農業產業合作化、組織化、規模化、品牌化目標,用新理念、新機制、新技術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大壩宏源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雲嶺野生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主動作為,帶動群眾發展種養殖業、外出務工,目前全鄉中草藥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其中石斛種植1.1萬余畝,重樓種植800余畝,砂仁種植2000余畝,藍靛種植300余畝,草果種植1.6萬余畝,2019年落實建檔立卡戶自主發展產業獎補2689人次79.215萬元,累計發放小額信貸370戶803.4萬元,落實就業激勵獎補資金1648人次86.56萬元。

為民服務初心好

“下金廠鄉是邊境鄉,維穩任務繁重,麻栗坡縣公安局下金廠邊境派出所以建設“楓橋式優秀派出所”為主線,結合邊境管理特點創建“初心小屋”。 下金廠鄉黨委、政府把治安維穩、群防群治納入“初心小屋”重要積分評分,加大了對走私、詐騙、偷越邊境、聚眾賭博等違法犯罪打擊力度。下金廠邊境派出所所長王世琦介紹,“初心小屋”以“初心”為名,旨在警示全體民、輔警時刻銘記為民服務初心。“初心小屋”創建初期以中寨村委會17個村民小組為試點,現已在全鄉鋪開。

“初心小屋”是以源頭化解轄區矛盾糾紛,構建和諧村寨為基本目標,以激發困難群眾內生動力為根本目的,鼓勵群眾用行動換積分,通過積分兌換實物,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的各種實物,公開、公平、公正發放到貧困群眾手中的一個愛心平台。截至目前,“初心小屋”收到第一批社會捐贈衣物300余件,鞋子60余雙,包12個,受捐贈群眾50余人。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桂紅梅點贊說:“創建‘初心小屋’,是新時期邊疆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共生的有效探索。”縣委書記劉揚說:“創建‘初心小屋’,是邊疆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創新,要像推廣‘天保經驗’一樣在全縣鋪開。”(王正委 張雯銘 龍芸偲 張芳 呂羅威)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