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並沒有想太多,隻想著能在抗疫中做點什麼。”雲南工商學院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三女生崔紫祎略顯腼腆地說,她和父母每天都關注著新聞,疫情牽挂著她的心,看到那麼多人都在“戰場”戰斗著,她也想盡一分力。
崔紫祎家住昆明市馬金鋪街道中衛社區,這裡是當地蔬菜種植基地。她萌生了將自家所種植的30噸蔬菜和舅舅家種植的20噸生菜捐贈到武漢的想法。
該找誰聯系對接上武漢?到哪裡找冷鏈車?買不到泡沫箱裝貨怎麼辦?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來,讓小崔感到茫然。
1月30日,她聯系到著名作家大冰等愛心人士,在諸多愛心人士幫助下她解決了通關文件和車輛問題,找到了武漢接收方,還通過政府尋找到志願者解決了人工問題。
她很快行動起來。2月1日,崔紫祎穿上藍大褂、戴上草帽,拿著砍刀,和父母親戚以及請來的幫工近50人一起,花了一天半時間,把生菜摘下、修整好,准備裝2000箱、約5萬公斤的生菜。
2月3日下午,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亂了計劃:由於倉庫緊張等原因,武漢當時暫不接受外地捐贈的蔬菜。對此,崔紫祎難過又沮喪。
在沮喪情緒還來不及梳理的時候,附近村庄的人都知曉她在組織捐菜,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找到她,希望幫助大家把自己種的菜捐給抗疫一線。面對鄉親們的信任和重托,崔紫祎又振作起來:“那麼多人找到我,如果不想辦法解決,我會很內疚的。”
“不能捐到武漢,我們可以捐到昆明醫院和社區。”在媽媽的鼓勵下,崔紫祎又找到努力的方向。她開始廣泛把捐菜消息發朋友圈,希望求助有資源的人。經朋友推薦,她加入了“雲南蔬菜捐贈供需對接總群”微信群,與雲南省助農捐菜活動的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系。接下來,從2月6日到16日,十多天裡,崔紫祎幫助對接聯系了170余噸蔬菜,全部捐到抗疫一線。
與此同時,中衛社區居委會黨委副書記張雙艷在微信看到崔紫祎捐菜的圖片后受到了觸動:何不由社區組織起來,把農戶的蔬菜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社區經過研究和商量,2月7日,中衛社區居委會捐贈點成立,張雙艷接手崔紫祎聯系上的助農捐菜渠道。28件意大利菠菜、7件狗芽菜、4件苦菜……短短幾天時間內,有586人次的農戶來社區捐蔬菜,所捐蔬菜總重量約160噸。
“謝謝你們!非常感謝大家的愛心捐贈。”每天,一輛輛載滿生菜、菠菜、意大利菜、苦菜、白菜等愛心蔬菜的小貨車,運送到昆明市區的各大醫院和社區,聽到來自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和社區居民的感謝,崔紫祎感到十分欣慰。
眼下,正是春耕好時節,崔紫祎家菜地新播種的菠菜已開始抽出嫩葉。“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走。”此時的崔紫祎已經在家開始復習功課,准備考網絡工程師証書,為明年畢業做准備。(張雁群)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