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賓川:防疫遇上春耕 農村別樣忙

2020年02月29日12:1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春耕在即,農事不待。這幾天,雲南省賓川縣大營鎮到處一派繁忙的景象,廣袤的農村大地陸續開啟了春耕生產的大幕。與往年紅紅火火的“鬧春耕”相比,今年的春耕少了許多熱鬧和喜慶的氣氛。

“現在進出村(社區)都要登記、使用通行証、掃描‘雲南抗疫情’二維碼了!”進村務工的群眾說,一進村,卡點上的工作人員都會交代上幾句,讓大家直接到田間去干活,不能走村串戶。

大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主要種植大蒜、葡萄、蔬菜等作物,每年春耕和收獲季,都需要大量的務工人員。現在雖然可以請周邊的村民過來干活,但防疫工作也不能放鬆,進進出出都得做好登記。這不僅保障了春耕生產,還為保護農村安全增添了一道有力“屏障”。

走進大營鎮的田間地頭,農民們正熱火朝天的忙碌著。劃鋤、播種、挖蒜……農戶們忙著搶時間、搞生產。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田間地頭少了往年的歡聲笑語。

在大營鎮團山村路口的大蒜、蒜苔收購點,村民們正有序地稱重、分揀,將新鮮的蔬菜打包裝車﹔在華僑社區,村民葉熾祿正在忙著加工貢菜。“今年是我家在葡萄地裡套種貢菜的第二個年頭,效果不錯,光賣貢菜就有2萬多元的收入。”葉熾祿說。

來自安徽的收購商張伍魁介紹,2019年11月,他就到賓川縣大營鎮收購貢菜,現在已收購了10噸左右,均價在48至50元一公斤。“目前貢菜的收購已接近尾聲,等全部收完了,我就運回安徽進行精加工,然后再發往全國各地。”

據了解,為了能讓當地的大蒜、蒜苔、貢菜等蔬菜供往市場,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群眾“菜籃子”,賓川縣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群眾的“菜籃子”架起了綠色通道,讓蔬菜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與往年相比,賓川今年的春耕雖然少了開耕的熱鬧,少了“串門”的樂呵,少了勞作間隙圍聚舉杯“解乏”的輕鬆愜意,但廣大農村搶抓春耕生產的緊迫感沒有減,大伙兒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依然在。非常時期,這個不“鬧”的春耕裡憋著一股越挫越勇的勁,這勁頭正為贏得今年的農業豐收孕育著更多的希望。(虎遵會、張文靜)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