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如何克服疫情影響,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擺在雲南各級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這道題,雲南正在積極解。
保山市隆陽區集中組織務工人員返崗。供圖
2月23日中午,保山市隆陽區為集中赴廣東、福建、浙江等地返崗復工的450名農民工舉行歡送儀式。這些人裡,有貧困勞動力102人,32歲的楊永志便在其中。
楊永志在福建務工,受疫情影響,春節返鄉后遲遲無法返崗,在當地黨委政府幫助下,他從“家門口”直接到了“廠門口”。
雲南是勞務輸出大省,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和返崗務工需求,連日來,各級相關部門組織免費專列、專車等,“點對點”“一站式”服務,讓包括楊永志在內的務工人員有序、快捷返崗。
截至2月20日,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8.96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102.72萬人,省內轉移就業226.24萬人。
曲靖市羅平縣集中組織務工人員返崗。供圖
政府出力 貧困勞動力安心返崗
楊永志是保山市隆陽區瓦房鄉大陷壩村村民,春節返鄉后,受疫情影響,遲遲無法返崗。“往年大年初七后就上班了,今年擱家閑了一個月。”楊永志心裡急。特別是他今年還准備帶10名同鄉到自己務工的企業上班,心裡更急了。
同樣著急的還有來自曲靖市陸良縣板橋鎮車馬堡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平華良。平華良這兩年在廣東打工,今年返鄉過春節時,想著早早返崗,多掙點錢,沒想到受疫情影響,一直走不了。
44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付國龍同樣著急。付國龍是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荒田村村民,在浙江義烏一家企業務工。春節返鄉后,受疫情影響,找不到車出去,付國龍去找在同一公司務工的50多名隆陽籍工友,也想找不到辦法。
“自己年紀不小了,找份工作不容易,公司三天兩頭打電話催回去。”實在沒轍,付國龍撥通了隆陽區人社局的電話。
隆陽區人社局很給力,“幫我們辦好了所有手續,又發了口罩、路上吃的,還和公司協調,讓公司出包車的錢,我們隻管安心返崗。”付國龍說,從自己打電話給區人社局到收拾行李出發,隻間隔了5天。
那頭,經過隆陽區人社局協調,楊永志所在公司也幫他們包了車,“除了口罩、路上吃的,保險公司還免費送保險,真不錯!”楊永志說,今年出去一定好好干,靠務工多增加收入。
黨委政府幫助下,平華良的問題同樣解決了。“政府不僅安排專車直接送我們到廠裡,還為每個人提供了方便面,每人每天在路上還有60元的生活補助,一路還有隨車干部和醫護人員跟車……”平華良說,“這些服務是自己萬萬沒想到的。”
不止楊永志、平華良、付國龍,受疫情影響,春節返鄉務工人員,特別是貧困勞動力,都在家等著返崗。為幫大伙早日返崗,雲南省各地人社部門“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家門、車門、廠門”就業“一連通”,“專車、餐飲、防護”服務“三統一”,務工人員返崗問題一下子解決了。
臨滄市鳳慶縣集中組織務工人員返崗。供圖
疫情防控與返崗務工兩不誤、雙推進
2月14日至15日,兩輛“浙E”牌照的大巴車進入紅河州,經停元陽、蒙自、彌勒等地,搭載42名紅河籍農民工返回浙江復工。
2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普洱市西盟縣2020年首批72名農民工奔赴深圳、廣州兩地務工。
2月25日,普洱市景東縣首批188名務工人員順利搭上“外出務工直通車”,赴中國通信建設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玉磨鐵路項目經理部等重點在建工程項目就業。
……
保山市龍陵縣集中組織務工人員返崗。供圖
連日來,雲南各地黨委政府把務工人員源源不斷地送回崗位。根據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石麗康在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的數據,截至2月20日,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8.96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102.72萬人,省內轉移就業226.24萬人。
通過什麼方式實現的快速轉移輸送呢?原來,從2月10日起,雲南省人社系統121個駐省外人力資源工作站人員便已到崗到位,雲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及時向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五省(市)派出了“就業特派員”,及時了解掌握各地復工復產情況和返崗條件、招聘信息,對接務工人員返崗就業事宜。
“這項活動得到了各省人社部門的熱情響應和真誠合作,聯合組織免費專列、專車,開辟綠色服務通道。”石麗康說,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就組織30多輛專車從浙江開往雲南,接回雲南在長興縣務工的2000多人。
此外,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還與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先后攜手組織免費返崗專列,“滇粵號”“曲靖號”“怒江號”“楚雄號”“昭通號” 組織返鄉農民工有序、快捷返崗就業。
石麗康介紹,僅2月15日至2月20日,雲南便分時段、分區域、分批次組織了返崗包機2架、專列8列、專車3137輛。
普洱市景東縣集中組織務工人員返崗。供圖
各地出台獎補措施 持續推進轉移工作
在實現疫情防控與勞務輸出兩手抓、兩手硬的過程中,聯系企業、協調部門、對接交通、防護口罩、途中食品、贈送保險、體溫監測……各級黨委政府付出的努力不少。
為了解外出務工人員就業意向,各地採取電話、網絡、微信等方式,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一對一”“不見面”的服務,摸清務工人員就業意願﹔為跟蹤了解輸出地疫情,掌握企業復產復工審批情況和內部防控措施,各地提前行動,為返崗人員提供口罩等必備防護物資,加強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做好心理疏導﹔為確保外出務工人員能安全返崗,各地為務工人員提供免費體檢、辦理健康証明、出行証明、返崗復工証明等貼心服務﹔為保証務工人員返崗途中安全,各地安排的專車、專列上均有人社干部職工和醫務人員隨車,保障務工人員從“家門”到“車門”到“廠門”一路平安……
各地亦出台鼓勵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的獎補政策。保山市隆陽區對外出務工並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貧困勞動力,按市外省內500元/人,省外1000元/人的標准給予一次性生活補貼﹔省外務工貧困勞動力可同時申報不超過5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補貼。普洱市瀾滄縣對外出務工並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貧困勞動力,全額報銷陸路交通費,並一次補貼生活費用1000元。
各種措施帶動下,雲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持續推進。2月15日至25日,保山市轉移就業16萬余人,有序統一組織農民工外出務工累計1954人﹔從開始轉移至2月20日,臨滄市轉移就業71234人﹔2月17日至2月23日,曲靖市羅平縣轉移農村勞動力9批75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8人﹔從開始轉移至2月24日,普洱市鎮沅縣轉移就業51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316人……
目前,雲南各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仍在持續,我們期待,農民工兄弟能迎著春天“逆行”,向著美好生活奔跑。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