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建筑的“生命”(文明之聲)

2020年02月25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感知古代建筑的“生命”(文明之聲)

山西平順龍門寺大殿。

山西萬榮縣稷王廟大殿。

山西長治上黨長春玉皇廟。

核心閱讀

古代建筑是不可移動文物中存世數量最多,佔比最大的文物類型。

目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古建筑總數已達2160處,涵蓋了中國古建筑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了中國古建筑的各種類型,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建筑的特色。

一代代人接續傳承,通過科學解讀古代建筑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使其成為可信的史料,融入歷史、文化和社會研究之中,產生更大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2019年,國務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國保單位”)名單。762處國保單位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筑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其他12處。自1961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以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達5058處,是從全國76萬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層層遴選出來的。

無論是5000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76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它們都是歷史的印記,承載著悠久的中國文化,彰顯著古人的智慧和技藝。古代建筑是不可移動文物中存世數量最多,佔比最大的文物類型,對它們的發現、認知、保護和利用是一代代學者摯愛的事業。

承載歷史文化、傳遞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質見証和空間場所

無論是巍峨的宮闕、精巧的園林,還是鄉野的寺廟、村鎮的祠堂,都是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具有易見性和被感知性的文物。古代建筑因此成為承載歷史文化、傳遞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質見証和空間場所。

1949年之后,國家力量開始投入研究和保護古代建筑。無數人的付出,為國家和民族保留下26萬余處古代建筑遺產。

目前,國保單位中古建筑總數已達2160處,涵蓋中國古建筑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中國古建筑的各種類型,鮮明體現了中國建筑的特色。早於元代的木構建筑,在現存古代建筑中僅佔比千分之一,尤顯珍貴。

在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有兩處我曾直接研究過的北宋木構建筑——山西晉城澤州崇壽寺、山西長治上黨長春玉皇廟。

澤州崇壽寺釋迦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大殿前檐石柱上刻有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的捐柱題記。該建筑雖歷經金、元、清代的多次修繕,但釋迦殿的梁架、斗栱仍基本保持了北宋的原構,斗栱上的琴面昂、計心造、雙瓣華頭子、耍頭、櫨斗等形制,接近《營造法式》的相關形制。這一現象見証了《營造法式》頒布之后的十余年間,晉東南地區開始出現了由地方作法向《營造法式》的主流官式作法轉化的歷史進程。澤州崇壽寺釋迦殿成為見証《營造法式》影響力、見証宋金時期建筑形制時空流變的重要証據,成為破解晉東南部地區宋金建筑分期的關鍵。

與澤州崇壽寺釋迦殿基本保持了北宋原構不同,上黨長春玉皇廟前殿是一座歷史層疊現象突出的建筑。

上黨長春玉皇廟前殿的前檐斗栱,屬於北宋中期前后,早於澤州崇壽寺大殿。該建筑除前檐斗栱還留著北宋原構外,其他部位的斗栱和梁架在后代修繕時已基本被更替,如以大木作論,其北宋構件的佔比不足40%,失去了北宋建筑的完整性。

這種在一座建筑之上,前后檐斗栱年代不同、斗栱和梁架年代不同的層累疊加現象,源於中國古代木構建筑以榫卯連接構件,修繕時木構件皆可更換的建構特點。這一特點顯著增加了中國古代建筑斷代研究的難度,但也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筑承載的歷史信息,凸顯了建筑對歷史進程的見証價值。

科學解讀古建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使其成為可信的史料

我們現在可以對這兩處建筑的年代和價值做出清晰判斷,源於與北京大學文物建筑專業相關的一代代人的努力和付出。

1998年,北京大學考古系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開設了文物建筑專業方向。1999年,北大文物建筑專業方向招收了第一屆本科生。

北京大學考古系領導誠邀我的父親、梁思成先生的學術助手徐伯安,起草文物建筑專業方向的教學大綱,並擔任任課教師。

在父親擬定的課表中,《營造法式》是他要親自上的一門課。上世紀70年代末,為編纂《營造法式注釋》,父親曾到平順龍門寺進行測繪研究。太行山中的平順龍門寺匯集了五代、北宋、金和明清的古建筑,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是第一代古代建筑研究者篳路藍縷的寫照。繼承先輩的衣缽,重視考察實踐,強調與古代建筑面對面的認知,是北大文物建筑專業主要的教學原則之一。

每年,北大文物建筑專業的師生都要開展各類田野教學和科研活動,培養學生對古代建筑敏銳而全面的觀察和記錄能力,尤其是建立起與古代建筑的感情聯系,感受古代建筑的“生命”。

2006年,我帶領北大文物建筑專業研究生在山西進行了一次田野考察,在時任長子縣文物局局長蘇林的幫助下,我們考察了長子縣布村玉皇廟。這座古廟曾被用作糧倉,建筑構件都被白灰包裹,即便如此,廟內大殿所散發出的早期建筑氣韻依然令人激動。此后的兩年,我們在長子縣開展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調查、測繪和研究工作。

2007年,我們為長子縣做了一份早期木構建筑的調查評價報告,鑒定了十多處宋金時期的木構建筑。這是自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來,數量最多的早期木構建筑集中勘定,但就在這份報告接近完成時,傳來蘇林局長去世的噩耗。至此我才知道,之前的兩年裡,蘇林局長是在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絲火焰,努力照亮了長子縣古代建筑研究的征途。

2013年,布村玉皇廟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修繕。每當給學生講到布村玉皇廟時,我就會告訴他們,這處北宋建筑的價值能被發現、保護和延續,離不開一位逝者的心血與努力。

一代代學人孜孜以求,以自身的探索,不斷開辟古代建筑研究的新局面。

北大師生2001年發現的宋金建筑平順回龍寺,2006年成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我們勘定的長子早期木構建筑中,后有9處於2013年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我們確証了原公布為金代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萬榮稷王廟大殿,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是現存唯一的北宋廡殿頂木構建筑遺存……

中國古代建筑是歷史的產物,以其特有的形式、結構和材料,承載歷史,見証文明。一代代人接續傳承,通過科學解讀古代建筑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使其成為可信的史料,融入歷史、文化和社會研究之中,產生更大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