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良渚古城為什麼想起蚩尤

2020年02月25日08: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看到良渚古城為什麼想起蚩尤

“良渚古城遺址”在201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考古行外的朋友問,它是不是蚩尤的故都?

雖然暫時沒有任何確鑿証據,可以將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古城,及其物質文化特色波及的長江下游地區(“良渚文化”區),與這位傳說中在涿鹿之戰敗於黃帝之手的先祖聯系起來,但“蚩尤說”的主張者似乎有他們確信不疑的道理:這樣一座文明高度發達的城池,怎麼可能在衰落后便杳無人知呢?縱使三皇五帝的傳說三分真七分假,那“三分真”的一小部分應該與良渚古城昔日的輝煌有關吧!

傳說與史實什麼關系,這個從民國時期便引發爭論的議題,這裡就不細說。就像我們對二裡頭遺址與夏朝關系的熱切關注,我懂,因為這關乎千百年來中國歷史記錄的源頭。然而,良渚先民崇尚美玉、興修水壩,一度過著同時代中原先民無法企及的富足生活,卻為什麼還要附會到蚩尤統領的“蠻族”?難道只是因為這座古城並不位居中原,且最終在中原崛起前走向了衰亡?

其實,“中原中心論”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傳統,畢竟中國所處的地理單元被高原、荒漠、草原、叢林、海洋四圍,而中原端坐正中,以農耕立本。在司馬遷看來,“楚越之地”物產豐饒,沒有飢饉之患,人們便“苟且偷生”(《史記·貨殖列傳》)。至於邊疆地區,那更是素來被古人視作“落后”的代名詞,有他們是中原先祖旁支子孫的說法,“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史記·匈奴列傳》)。

我們似乎已經默認了一種對中國歷史的敘述方式,即文明是從中原擴散至如今中國版圖的歷程。這讓良渚古城遺址,乃至陝北高原上“中國史前第一大城”石峁古城遺址在考古學家手下的橫空出世,更顯得不可思議。

不過,如今中國人對中原的看法,已經有了變化。正宗的中原——河南,一度被污名化,在這次新冠肺炎抗擊戰中才翻了身,而網友呼吁各省“抄河南的作業”,帶著一種“想不到被它反超”的語氣。暫且不論被司馬遷瞧不上的江南,連曾仰仗“南海僻遠”(《史記·南越列傳》)而自立南越國的珠江流域,也早就氣象萬千,粵港澳為世界所矚目。

中原已不是“中心”,這片大地上隻有“中國”。

所以在中國,不存在那種時刻“繃著弦”的種族主義。譬如在美國,誰有資格發掘、保管種族的文物,是很敏感的政治問題。上世紀90年代,印第安社群就曾要求美國某國家級博物館歸還其館藏的印第安人遺體、遺物。但如今的四川人,不會認為古蜀國人是他們的祖先,從而要求三星堆文物隻能留在四川。這是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向心力。

也正因如此,如今更多的考古學家願意將良渚古城遺址視作“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實証”: 它曾是中華民族這朵重瓣花的一片綺麗花瓣,而歷史大勢顯示,作為花蕊的中原最終脫穎而出。良渚是“中國組曲”的一章,而非孤懸在外的“外國”。

細細想來,考古發掘出的終歸是無言的實物,所謂民族、國家,也只是人們做出的推論,難以証實或証偽。當我們把良渚玉琮上的神人獸面紋與一個“古族”或“古國”聯系起來時,我們當然是在討論發生於五千多年前的往事,不過,也何嘗不是在比照今天的我們在人與人之間劃定出的那些異同呢?(奚牧涼)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