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漾濞: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2020年02月24日09:50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趙成菊夫婦在院子裡晾晒剛採挖回來的續斷。(楊秋燕 攝)
趙成菊夫婦在院子裡晾晒剛採挖回來的續斷。(楊秋燕 攝)

大地回春,農事漸忙,雲南省漾濞縣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有序開展中,與此同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2月20日一大早,筆者來到漾濞縣太平鄉平地村田頭村民小組趙成菊家時,她已跟丈夫羅吉畢早早就在屋后地裡採挖續斷。丈夫用力揮動著鋤頭,將剛採挖出來的續斷遞給妻子,夫妻倆一人負責挖,一人負責打理,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就收獲了滿滿的一背簍。

回到家中,來不及喝口水,夫妻倆便忙著將剛挖回來的續斷在院子裡攤開來。“這種藥材種植技術含量不高,種一次后每年都不必再種植,隻用挖根莖賣就可以了。”趙成菊說,他家的土地鬆軟肥沃且水分充足,比較適合種植續斷,成本也不高,這幾年價格也算平穩,隻要投入一些勞力,收獲的時候辛苦一些,挖起來后晾上兩三天便可以拿到街上去賣。

趙成菊家門口種著幾畝菜地,房屋干淨整潔,院子裡正晾晒著這兩天採挖的續斷,“比打工輕鬆一些,也不是那麼累。農村嘛,人勤快一些,種植的各種作物加起來,這筆賬還是有得算的。”趙成菊邊晾晒續斷邊說。

過去,趙成菊家因為農業生產、種植產業單一,缺乏技術,收入單薄,加上兩個孩子都在上學,老人年事已高,經常是入不敷出,2016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后,享受到了產業扶持資金和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孩子上學也享受了相應的扶貧政策,還住上了安全穩固的住房。

免除了后顧之憂后,夫妻倆的發展后勁更足了。2018年,夫妻倆在自家5畝地上開始種植續斷,很快便有了收獲,當年僅續斷一項就收入五千多元,“今年已經賣了三千多元了,估計全部挖完會有一萬多元的收入。”趙成菊說。

除了種植續斷,趙成菊一家還加入了當地的農村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免費提供了3頭母豬種苗,“小豬可以售賣,一頭700元,給合作社打電話,會有專人來收,很方便的,剛賣了3窩,賣得一萬多元。”丈夫羅吉畢說,他家還預留有3頭小豬,養胖了作為年豬。

務工也為趙成菊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羅吉畢是村裡的護林員,每個月能有800元的工資收入,平時還會利用維修技能為村裡人修電視機、洗衣機等,也增加了一些收入,趙成菊每年有3個多月的時間都到臨近的茶廠採茶,可以收入五六千元,加上養雞、養豬和核桃、續斷種植的收入,一年下來,能有五萬多元的收入。

“以前缺技術、沒思路,不知該怎麼增收,現在培訓多了,思路開闊了,路子多了,收入也增加了。家裡除了日常開銷,也有了一些余額,手頭寬鬆了,日子也有盼頭了。”趙成菊笑著說,一項項逐漸增加的收入,讓她家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觀,日子越過越紅火,還摘掉了貧困帽。

“孩子今年考試得了全年級第四名,還獲得了獎學金呢。”說起兩個孩子,羅吉畢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悅,“孩子是我們的希望,無論怎麼困難,都要把她們供出去,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楊秋燕、茶潤新)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