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后復工的護士:看我站在那 病人心安

2020年02月14日08: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新冠肺炎康復后復工的護士:看我站在那 病人心安

郭琴(右)與同事。受訪者供圖

開欄的話: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在這場席卷全國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涌現出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戰“疫”英雄。他們有的是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有的是守護一方平安的基層民警,有的是防疫前沿的社區工作者,有的是維持社會運轉的出租車司機和快遞小哥,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志願者……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人們才更加相信,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從今天起,本報特別開設“戰疫青年英雄譜”欄目,向戰“疫”英雄致敬。

----------------------------

新冠肺炎康復后,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護士郭琴復工了。“看我站在那裡,病人心安。”郭琴在自己躺過的隔離病床前,護理新的病人,“我的出現,即使不說什麼,也是鼓勵。”

短短十幾天,她由一名急診護士變成患者,再回歸醫護隊伍。再次穿起防護服時,郭琴的改變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6號病床

很難確定病毒是從什麼時刻找上郭琴的。1月12日下午,頭疼,發冷。她下了夜班,一量體溫,37.8攝氏度。

“我們1月7日開始穿防護服,此前還沒有排查‘不明原因的肺炎’。”她可能在穿上防護服前被不知情的患者傳染。

病毒也可能來自她穿上防護服后接觸的6位確診患者。採血、吸痰,都是高風險的暴露工作。一位53歲的姓胡的患者,從菜市場回家后接連高燒,轉入中南醫院急診中心。郭琴把手伸進他的口腔,氣管導管插進呼吸道,他的痰噴了出來,濺出粉色的泡沫。

看到體溫計的數字后,郭琴立馬隔離家人,通知單位,大量喝水,“當時往好的方向想,是不是甲流。”

第二天,體溫一度升到39.5攝氏度。她驗了血、做咽拭子檢測,一看到是陽性,心涼了半截。當雙肺毛玻璃樣的CT結果出來時,醫生下達指令,必須住院。

6號病床在一個兩人的房間裡,10平方米,沒有窗戶,白熾燈晝夜亮著。她在這張病床上護理過無數病人,也搶救過危重患者。這回,她第一次以的病人視角掃視曾經工作的地方。

“會聯想到這張床上發生的不好的事情。”她想到那位原本健康的胡姓患者,竟要靠機器維持生命,“如果到了需要儀器支持的地步,你的生命直接托付給醫療團隊,你無能為力。”她想到自己最壞的結果,想到病人痛苦的呻吟、呼吸頻率加快、指甲因為缺氧而變干,不能一口氣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她給兒子發了一條信息,“自己能做的要多承擔一些,爸爸一個人很辛苦。”她心裡內疚,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夜晚在焦慮中度過,搶救儀器就在枕邊,輸液瓶滴滴答答到凌晨兩點。原本與郭琴搭班的男徒弟,一個人在病房裡穿行,監護儀報警聲頻繁響起。從晚上10點接班到第二天上午8點,腳步聲沒有停下來,不是平穩的步伐,而是急促的小碎步。

同事忙完,走到郭琴跟前,觀察她的呼吸和睡眠。“曾經我也是這樣無數次巡視病人,日日夜夜地堅持了15年,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我沒有症狀,就可以幫同事一下,他就沒有那麼辛苦。”同事來護理她,她很不好意思,她不能走動,需要喝水時,也不想過多麻煩他們。

“我終於理解了有些病人不忍打擾護士的心理,寧可自己憋著,也不跟護士說。”等她重返崗位時,添了主動詢問病人需要的習慣。

“病人最需要的是重視,人一生病就變脆弱,渴望別人多陪伴。”郭琴說,“對輕症病人給予心理上的鼓勵,重症病人有的神志不清楚,隻能用一些音樂安撫。”

住院的第二天,連軸轉的護士長抽空給郭琴送來早餐,郭琴講著前一夜的觀察,兩人忍不住抱住痛哭。

“逃兵”

郭琴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第一個感染的醫護人員,同事們都在緊張地盯著她的變化。幸運的是,住院3天后,她的體溫恢復正常。她騰出床位,開始回到父母家居家隔離。

父親不大同意,每天問她,為什麼待在家裡?為什麼不去醫院打針?

知道郭琴感染了,鄰居開始減少與她家人接觸,母親氣不過,總是跟人說:“我女兒沒什麼,你們為什麼要遠離她?”

郭琴的先生與兒子在另一處隔離,兒子許久未見媽媽,隻能看到手機屏幕上露出的一雙眼睛。

以前孩子最喜歡問郭琴:“媽媽你今天上什麼班?”她常年倒夜班,一旦在家,孩子總是特別開心。“他其實想說媽媽今天不上班才好。”聽到要去上班的答案,兒子默默走開。

郭琴在家裡隔離,看工作群裡同事格外忙碌,大家討論今天又收治了幾個病人、討論物資輸送,討論寄賀卡的小朋友。不論幾點都有人在群裡說話,好像沒人休息、沒人睡覺。

1月27日,郭琴的血液檢測結果、核酸檢測結果和CT都顯示正常。護士長意外地收到了郭琴的微信:“護士長,了解到病房現在重患越來越多,大家壓力也大……護士長看能不能請示一下,問問專家們不發燒幾天后可以(工作),要是沒大礙,我就來上班。”

父親得知后有些不高興,不願意跟她說話。“好不容易沒事了,還要再去,你在單位就是個員工,在家裡父母就你一個孩子,兒子就你一個媽。”家人勸阻她。

她說服了家人:“我是第一個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也有其他同事病了,哪個家庭沒有孩子,我現在要是不回去,我不知道算不算逃兵。”

歡迎歸隊

返崗那天,同事們一起為郭琴喊了口號,“歡迎歸隊!”然后穿著隔離服,一一擁抱。

“疫情留下很多思考,關於你和家人、關於同事之間、關於你和整個社會的關系,以及如何面對病人。”郭琴說。

郭琴又依次套上粉色貼身的手術衣、藍色的隔離服、白色的防護服,戴上面屏與護目鏡,套上兩層手套和腳套。同事們在防護服外給彼此寫名字,有的還寫著“彭於晏”。

6號床又收進了新病人。得知郭琴是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病人們對她更信賴,圍著她問“胸悶到底是什麼導致的”“我今天喝的水夠不夠”。

病人們願意看到她,仿佛她站在那裡,就意味著一種治愈的希望。

一個感染的護士拿到確診結果時,哭了。她向郭琴求助,“我該怎麼辦”。郭琴安慰她:“你看我不好好的嘛。”

醫院裡有了變化,走廊上貼著市民寄來的卡片,一個小學生用零花錢給他們買來午餐。還有人送鮮花、蛋糕、水果、煲仔飯。郭琴上班的第一天,交通停擺,警察敬了禮,送她到醫院。同樣充當護送者的,還有外賣小哥。

郭琴說自己愛感動,以前在急診常遇到各種突發狀況,一個兩三歲的寶寶被貨車撞傷,家人一分錢都掏不出來。病床那麼大,他隻有小小的一點,睜著眼睛,不哭不鬧。她和幾位同事看不下去,湊錢給孩子治療。

她現在每天都會流淚,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哭了﹔一個志願者護送了50多位病人,哭了﹔雷神山的工人連夜建醫院,她也哭了,“工人很朴素,說想為國家做點事情,以后好跟孩子吹牛”。

如今,一天下來,她的防護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護目鏡一片模糊。

一個40多歲的女病人,剛剛失去了父母,呼吸很差。她向郭琴傾訴,覺得自己的一生就要結束了。郭琴護理她、安慰她、陪伴她。經過治療,她能下床走路了,還能跟家人視頻。

兒子漸漸習慣隔著屏幕看到戴口罩的母親,他把母親寫進作文裡,那是“永遠在說減肥,永遠沒有瘦下來的媽媽”。

武漢的街頭呈現從未有過的安靜,讓人懷念起堵車的日子。醫院人少了,受疫情影響,醫護之間減少走動,在餐廳裡也要分開進食。“等疫情過去,我最想做的是擁抱孩子,和朋友聚餐,跟同事拌嘴。”郭琴說。

那位吐出粉色泡沫痰的胡姓患者經過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重獲健康。他出院那天,正是郭琴返崗的日子。(楊杰)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