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俗 歷久如何彌新

2020年02月06日09:5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春節年俗 歷久如何彌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將近千年前,王安石吟誦這首詩時,肯定不承想到“爆竹”也可被電子煙花所取代,“桃符”則變為春聯,可由AI自動生成。時代在變,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民俗符號也隨節慶形式、技術革新、生活方式的變遷而異彩紛呈。但“變”的是形式,“穩”的是內涵,我們在年俗“變”與“穩”的邏輯間,亦可讀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勃勃生機。

民俗學家鐘敬文曾說,民俗文化的穩定性是相對的,穩定中隨時包含著可變因素。追根溯源,春節民俗的形成依賴於傳統農耕文明,遠古先民根據自然氣候和萬物生長特點深化了對歲年、節令的認知,其生產生活也大致隨節氣律動而變化。在《詩經·七月》中,古人依節氣變化而調整生產生活方式的鮮活場景便體現了這一點。久而久之,人們將這種認知延展到更為深層的文化與情感層面,並以獨具地域風情的風俗符號將其繼承下來,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重要標志。

時過境遷,中國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工業技術的普及提高了農業生產力,讓人們逐步減少了對土地、氣候等自然要素的依賴,附著在此基礎上的節慶儀式也不斷褪去原始的色彩。伴隨社會轉型發展,大量農業人口涌入城市,世代同堂的家庭結構已十分少見,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聚攏在一個陌生的社會中時,其背后所繼承的年俗也很難在這樣一個空間內延續與發展。此外,新科技、新觀念的涌現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也使這些具有濃重鄉土氣息的形式不斷式微。

年俗確實在變。比如,“反向春運”“電子花燈”“旅游過年”……這些被統稱為“新年俗”的形式正以其便捷與時尚不斷走俏,成為人們寄托情思、傳遞福祉的新符號。新年俗“形”變“神”不變。“反向春運”折射了父母對游子的牽挂,凝聚的是割舍不斷的親情﹔“電子煙花”點燃了人們歡慶佳節的熱情,點染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卷﹔“旅游過年”則以新的空間承載了人們期待萬象更新的願景。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中國傳統年俗在歷史變遷中逐漸“換新顏”,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合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們也在憑借自身的生活智慧、思維方式與文化積澱,讓春節民俗不斷革故鼎新、吐故納新,由此激發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奔涌向前,推動傳統文化的多樣性不斷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民俗必將在現代與傳統的碰撞間,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中,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構建起活態化的新樣本。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