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中緬迎來建交7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年首訪前往緬甸。
2020年,對“中國距離緬甸最近的土地”雲南來說,更是合作走深走實、不斷發展的年份。“胞波卡”上線,“光明行”送希望,跨境合作更豐富更多元……
時光的卷軸裡,有中緬延續不斷的胞波深情﹔時光的卷軸裡,更有滇緬攜手合作的友鄰厚誼。
合作互鑒,心手相連,在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轉入實質建設進程中,滇緬合作同享“一路”情、共繪“一廊”美。
玫瑰芬芳 承載互信
2017年5月17日,“昂山素季玫瑰”命名儀式在昆明舉行。這株由雲南省科研人員歷經4年精心培育的玫瑰,被賦予了“愛、友誼、勇氣和獻身精神”的內涵。
儀式上,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親自在花盆裡插上命名牌,為玫瑰澆水。她說,回國后要把玫瑰種在自己的庭院裡,讓它見証源遠流長的中緬友誼。
這株鮮艷的玫瑰,在雲南培育、在緬甸綻放,承載著互信的力量。
無論是南方古絲路滇緬邊境的“檐相鄰而同井飲”,還是在反法西斯的戰場上攜手戰勝黑暗﹔無論是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在潑水節共慶“胞波”友誼,還是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的頻繁往來和堅定互信……合作征程上,都有滇緬並肩前行的身影。
近年來,滇緬高層互訪頻繁、交往不斷。自2013年以來,在雲南和緬甸之間輪流舉辦的中國雲南—緬甸合作論壇,在雙方溝通協商合作、增信釋疑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019年,第二屆中緬經濟走廊論壇選擇在昆明召開,走廊北端起點雲南省的作用受到各方期待。
70年風雨洗禮,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關心和引領擘畫下,中緬成為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孟中印緬走廊地區合作等機制與框架下,滇緬互動深入,同頻共振。
互聯互通 照亮未來
2019年12月30日,一座橋梁的建設進展牽動人心。當天,雲南大理至瑞麗鐵路怒江特大橋主體建成。它不僅成為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鐵路拱橋,也意味著各方期盼的中緬鐵路中國國內段建設不斷提速。
多次來過雲南的緬甸聯邦交通與通訊部鐵路公司總經理吳昂溫,對互聯互通有著最深切的體會。“從曼德勒到中緬邊境的陸路貿易量較大,但現有交通條件無法滿足運輸需求。”2019年初,木姐—曼德勒鐵路進入前期實地檢測階段。吳昂溫希望,隨著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的走深走實,該鐵路建設速度能“快些、再快些”,讓緬甸產品當天就能運到中國。
回應這樣的期盼,滇緬互聯互通不斷取得新進展:緬甸木姐至曼德勒公路改擴建、醞釀多年的中國章鳳至緬甸八莫公路擴建等項目啟動、臨滄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孟定國門段已建成通車,滇緬公路互聯的條件正在改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開通了從芒市飛往緬甸曼德勒、仰光的航線。至此,雲南天天有航班飛往緬甸。
交通互通插上翅膀,能源互通注入動能。
自2008年首次與緬甸開展電力貿易以來,南方電網雲南國際公司已累計向緬售電8.18億千瓦時﹔6年多來,總長近800公裡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有效保障了沿線能源供應。
貿易盛會 繁榮共贏
2019年11月至12月,1個月時間內,兩場邊境貿易活動在雲南和緬甸相繼舉辦。
一場位於德宏州,是已經走過18載的中緬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一場位於緬甸臘戍,是滇緬雙方首次培育的緬甸(臘戍)中國(臨滄)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
在德宏州舉辦的邊交會,已從最初的商品展示交易發展成為國際區域性交易會和交流會。第三次參會的昆明拓田農業公司負責人耿建文自豪地說,企業的偏坡犁地機在緬甸很受歡迎。如今,公司的農機年銷售量達7000~8000台,這其中有邊交會的功勞。
在臘戍舉辦的邊交會,滇緬雙方看到了合作的新方向。緬甸商務部部長丹敏激動地表示:“此次邊交會不僅為臘戍帶來了投資新機遇,也讓臘戍及周邊地區和中國臨滄的經貿合作邁出新步伐。”雙方參會者希望以清水河口岸為核心,共同開發建設中緬經濟走廊及中緬跨境經濟合作區。
緬甸民眾用“金銀大道”形容中緬兩國的友好關系。在全球貿易深度融合的時代,滇緬貿易合作孕育著繁榮共贏的希望。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緬甸幾乎從未缺席在雲南舉辦的各類展會貿易活動。每年冬季,從雲南畹町進口的緬甸西瓜,都能成為中國當季西瓜市場的“主角”。發展跨境電商,瑞麗姐告貿促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搭建緬甸交易量最大的電商平台,累計1.15億元的訂單量,聯動雙方產業發展。
互學互鑒 交流共融
緬甸司機梭敏丹就職於緬甸實皆省的萊比塘銅礦。該項目由中國萬寶礦產公司經營,是“一帶一路”標志性示范項目。2019年4月,雲南民族大學在該企業內成立了瀾湄職業教育基地的首個海外基地,為當地村民和企業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基地的設立,讓他有了學習汽車維修技能的機會。
和梭敏丹一樣,很多緬甸民眾受益於范圍愈廣、內容愈多的滇緬合作項目。
正是有了雲南民族大學建立的口岸培訓基地,37000多人次的緬籍跨境務工人員擁有了新技能﹔正是有了雲南醫療隊,自2016年至今,1800多名緬甸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
在更多的領域,滇緬以心相交,美美與共、互學互鑒、交流共融。自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滇緬邊境一日游和多日游線路長盛不衰﹔連續10余年舉辦的胞波狂歡節,讓中緬邊境線成為歡樂的海洋﹔首次亮相緬甸的跨國春晚,融通兩國文化藝術﹔首次舉辦的中緬媒體雙城論壇2019(昆明)峰會,發出“緬中媒體聯合發聲、消除雜音,讓緬中友誼世世代代地延續下去”的堅定聲音……
作為中國與緬甸接壤的主要省份,雲南是中緬友好交往的實踐者、務實合作的推動者、和諧共處的守望者。滇緬合作,融入在“雲南電”點亮臨近緬甸村庄的聯通裡,在緬甸小小“留學生”騎著自行車穿越國境來雲南上學的求知若渴裡,在雲南銀行為緬甸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裡……
讓往來更便利,讓貿易更暢通,讓百姓更受惠。2020年,帶著收獲和期盼,滇緬再次攜手出發。(韓成圓 )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