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願景照進現實 來自大理州脫貧攻堅一線的見聞

2020年01月17日09:21  來源:雲南日報
 
原標題:小康願景照進現實

  本報美編 郭金龍 制圖

  幸福花開映農家   魯志高 攝

  歡樂的日子  適志宏 攝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緊緊圍繞“兩不愁 三保障”目標,大理白族自治州形成了一整套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政策支撐體系,干部勇當先鋒,群眾自力更生,匯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礡力量,走出一條高質量脫貧之路。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干部群眾以滾石上山、抓鐵留痕的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在白州大地上走出高質量脫貧之路。

  目前,祥雲、賓川、巍山、洱源、鶴慶、漾濞、永平、南澗8個縣順利摘帽,彌渡、劍川、雲龍3個貧困縣達到退出標准,正向省申請專項評估檢查﹔34個貧困鄉鎮(含深度貧困鄉鎮5個)已全部退出,54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含深度貧困村153個)全部出列﹔全州累計脫貧41.31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8%,千年以來的小康願景正在照進現實。

  政策因地制宜

  “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挪窮窩、拔窮根、奔小康。” 2019年12月16日,來自雲龍縣10個鄉鎮的591戶2198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縣城總投資3.95億元的福堂安置點舞龍耍獅,歡歡喜喜入住新居。搬遷群眾唐國勛高興地說:“我們從山上搬下來很開心,娃娃讀書也方便啦。”

  大理州對照“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六類地區實施易地搬遷,目前4466戶全面入住新居。 2015年以來共實施危房改造17.81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危房實現“清零”目標,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我第一年貸款3萬元,養豬5頭﹔第二年貸款5萬元,養豬10多頭,第三年還清貸款,如今生豬養殖規模達到140多頭。”賓川縣拉烏鄉哨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向光輝說,他家全靠小額信貸從貧困戶變成全鄉有名的“養豬大王”,甩掉“窮帽”。

  大理州以扶貧小額信貸加快扶貧產業發展,破解建檔立卡貧困戶缺資金難題。“十三五”以來,累計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款16.7萬筆75.5億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獲貸12萬戶(次)、獲貸率達93%。2019年新增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6.61億元,535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小”信貸發揮“大”作為,為貧困戶增收注入資金“活水”。

  “黨的政策太好啦。”祥雲縣祥城鎮茨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6歲的李付昌哽咽著說。2019年9月22日,他因主動脈夾層破裂住院,費用為160391.11元。經統籌支付、大病理賠后,個人承擔費用僅為10777.9元。11月20日,又收到了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祥雲支公司賠付的5476.21元理賠金,大大減輕了個人承擔的費用。

  大理州堅持預防在前與后續鞏固相結合,進一步創新保險保障機制,於2019年9月設立了防止返貧致貧保險,著力提升群眾生活保障水平,減少因病、因學、因災等原因造成脫貧戶返貧和新的貧困戶產生,為農村臨貧易貧群眾筑起了“防貧堤”。目前全州共收受申請785件,認定742件,已理賠601件,賠付金額161.4萬元。

  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大理州形成了一整套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政策支撐體系。通過抓好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實,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已基本得到全面解決。全州有1612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38.54萬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人口發展生產。2019年,全州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3.1萬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零輟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

  干部萬眾一心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廣大扶貧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脫貧前線黨旗紅、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黨員跟我干。”大理州在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中,開展“頂在前面、干在難處”專項行動,推動脫貧攻堅一線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當先鋒、當模范、做貢獻,確保識貧不漏一人、退出不錯一戶、措施不漏一項、增收不漏一家、設施不漏一村、安居不漏一宅、兜底不漏一個、扶志不漏一員。

  雲龍縣團結彝族鄉黨委組建了6支黨員突擊隊,483名黨員深入92個村民小組,宣傳帶動1萬多名群眾投身農村危房改造、人畜飲水安全、人居環境提升、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南澗縣南澗鎮白雲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楊繼學以“繡花”功夫,摸村情,理思路,圍繞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務實工作,積極協調項目資金助推脫貧攻堅,昔日落后、貧困、發展滯后的白雲村,如今戶戶有產業,家家能增收,成功脫貧出列。

  在脫貧攻堅戰中,祥雲縣楊家屋村黨總支書記劉平,賓川縣駐村工作隊員張瑜、大學生村官王文濤等10名黨員干部光榮殉職,用生命詮釋了黨的根本宗旨,用忠誠擔當書寫出決戰貧困的時代贊歌。

  群眾自力更生

  “人窮但不能志短,自力更生才能脫貧致富!”彌渡縣苴力鎮栗子園村下肢殘疾的村民畢懷忠,學會養雞技術后主動申請退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創辦養殖基地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養雞、種果村,榮獲“第二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之十大最美人物”、省級“光榮脫貧戶”稱號。

  大理州以畢懷忠等脫貧致富為先進典型,總結推廣脫貧致富成功經驗,各地開展脫貧家庭星級評定,發布脫貧光榮榜,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實施“政策宣傳、特色宣講、主題演講、文藝演出、鄉村文化氛圍營造、農村精神文明創建、移風易俗客事從簡、先進典型選樹、群眾滿意度提升”九大行動,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苦熬不如苦干”“勤勞致富光榮”的理念。

  永安村是雲龍縣諾鄧鎮的一個貧困村,過去公路通達率、道路硬化率、危房改造率、安全飲水率、活動場所覆蓋率“五低”,在有關部門大力幫扶下,村民積極投工、投勞、籌資,僅一年時間就補上“短板”,村道形成“戶段清潔、戶段對比、臟淨自評”機制,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

  “我們的水源點在鄰村,管線經過兩個村6個村民小組80多戶農戶的地界,大家以‘零賠償’的方式支持飲水工程。”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白羊村委會小田村的村民費先貴介紹,村民小組有46戶農戶173人,為解決季節性缺水這一“心頭病”。黨員、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帶頭,頂著烈日測路線、挖溝槽、抬水管、埋水管、接管線,如今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

  南澗彝族自治縣南澗鎮白雲村積極探索出“議貧會”工作機制,以入戶走訪“提”出“懶點”,集中討論“議”出“金點子”,合力實施“解”出懶漢“致富路子”,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凝聚攻堅合力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10多所高校,同大理州的貧困縣開展挂鉤幫扶……大理州積極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工作格局,推動幫扶力量、扶貧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集結,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

  中船集團對口幫扶鶴慶縣,針對六合鄉和西邑鎮適宜發展土雞養殖的實際,自2013年以來積極發動集團廣大職工以消費扶貧的方式,每年向鶴慶縣購買10萬隻土雞,每隻價格100元,支持當地養殖業的發展,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省扶貧辦幫扶深度貧困的劍川縣馬登鎮玉龍村和非貧困村太平村,把挂包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123名干部職工挂幫242戶1005人,先后集中13批280余人次到村開展“轉走訪”工作,與基層干部群眾共謀發展思路。2017年,玉龍村順利脫貧出列。

  “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先進個人、賓川縣華僑庄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永斌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第一線,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帶動7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8個村集體發展產業,通過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利益鏈接等帶動上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致富。(庄俊華   董如兆)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