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建筑大師貝聿銘的“中國印記”

2020年01月13日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建筑大師貝聿銘的“中國印記”

法國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國肯尼迪圖書館、日本美秀美術館、中國蘇州博物館新館……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建筑,都與一位華人的名字緊緊相連——貝聿銘。

在日前舉行的“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中,2019年逝世的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獲評“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其子貝建中在舞台上追憶了父親的中國情緣:

“當人們問起父親對中國的情感時,我所想到的是,父親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定中、建中、禮中,都有一個‘中’字。”

圖為貝聿銘代表、貝聿銘之子貝建中。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

“中國文化對我影響至深”

1917年,貝聿銘生於廣州,是蘇州望族之后,其父親貝祖詒是民國時期著名銀行家。

在香港、蘇州、上海,貝聿銘度過了他的少年時光。夏天回到蘇州,他總是到獅子林裡面玩,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常引發他的無限幻想﹔在上海,越蓋越高的新樓同樣讓他印象深刻:

“蘇州的房子大多是一、二層或是三層,那已算是高的了﹔而上海當時卻在蓋十、二十和三十層高的大樓。我就由此喜歡上了建筑。”

1935年,貝聿銘漂洋過海來到舊金山,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后又轉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筑工程,27歲時就讀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因為一直成績優秀,1945年尚未獲得碩士學位,他就被哈佛設計院聘為講師。

38歲時,貝聿銘建立自己的建筑師事務所。此后,他將自己設計的建筑留在了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幾乎拿遍建筑界所有的頂級獎項,被譽為“世界現代建筑最后的大師”,也被認為“創造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

回望這位百歲老人的一生作品,永遠無法忽略的,是其中的“中國印記”。

他在《貝聿銘談貝聿銘》中說:“我后來才意識到在蘇州的經驗讓我學到了什麼。現在想來,應該說那些經驗對我的設計是有相當影響,它使我意識到人與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創意是人類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這是我從蘇州園林中學到的。”

從高聳的摩天大樓,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圖書館,他的作品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同時注入了東方的詩意。例如,日本美秀美術館的設計就以《桃花源記》為原型。

曾有人這樣形容貝聿銘:他是一個難得的跨文化樣本,他從東方和西方兩種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華,又游刃有余地在兩個世界裡穿越。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這個獎項是給我父親的,他值得。他是很謙虛的人,他可能都不會接受這個獎項,這是他的風格,他從來不會說‘我是一位多好的建筑師’。”貝建中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說。

他回憶同父親一起工作時,父親總會說,“讓我們試試這個、試試那個”。他身邊總有很多好的人提出建議,他會傾聽思考,或許明天或許下一分鐘,他會說“好的,讓我們試試”。他總是和他的團隊走得很近,而不是告訴他們”做這些、做那些”。

這位謙和包容的建筑大師,在事業上有著極為堅定的信心。64歲,貝聿銘受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參加盧浮宮重建,並為盧浮宮設計一座全新的金字塔,當時法國人非常不滿,說會毀了“法國美人”的容貌。

貝聿銘頂住了來自外界的種種壓力,后來,金字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法國人稱贊“金字塔是盧浮宮裡飛來的一顆巨大的寶石”,他也被授予法國最高榮譽獎章。

上世紀八十年代,貝聿銘受邀設計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大廈,由於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這對於他來說意義非凡。但在地皮狹窄,風力強勁、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設計並不是一件易事。

貝聿銘和團隊決定讓大樓“向上走”,讓所有的垂直承重力由位於建筑底座上四個角的柱子承擔,這種創新的結構將鋼材的使用量降低到了香港同種建筑的一半。

1990年,香港中銀大廈正式啟用,大廈結構如竹,寓意“節節高升”,四個不同高度結晶體般的三角柱身組成多面棱形,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不同色彩。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貝聿銘曾如此說。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我的建筑設計從不刻意地去中國化,但中國文化對我影響至深。我深愛中國優美的詩詞、繪畫、園林,那是我設計靈感之源泉。我很高興在中國參與了幾項設計,從早期的香山飯店到近年的蘇州博物館,我都致力於探索一條中國建筑的現代化之路。中國建筑的根可以是傳統的,而芽應該是新芽,這也是中國建筑的希望所在。”貝聿銘在書中寫道。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貝聿銘的建筑事業逐漸從美國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貝建中談到,在設計北京香山飯店時,父親植根中國,想方設法打造現代化的中國建筑,“他嘗試了許多不確定性的東西”,而到35年后設計蘇州博物館時,“我認為他對於自己要做什麼更加有自信了”。

2002年,85歲高齡的貝聿銘為自己的家鄉設計了蘇州博物館新館。

他以“中而新、蘇而新”為設計宗旨,將中國古典的山水畫融入其中,“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用石片模仿宋代畫家米芾的“米氏雲山”,呈現出一幅3D的立體水墨山水畫。

這座既富現代感又由中國古典神韻的建筑,現在依然讓無數游客驚嘆,貝聿銘也曾形容,這個博物館就像是自己的人生傳記。

他說,“我很小就離開了這裡,所以我印象中的中國是純粹的鄉愁,它給了我一個機會,用建筑凝固我的回憶”。

在建筑之外,貝聿銘同樣注重與中國的情感連接,用實際行動搭建東西交流的橋梁。1990年,貝聿銘和其他知名美籍華人發起成立了美國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推動華人參與美國社會生活,增進中美交流。

如今,由貝聿銘的兒子貝建中、貝禮中創立的貝氏建筑事務所,依然在為中國的建筑事業貢獻智慧。貝建中說,“我經常回國,在中國有很多建筑項目,我很開心回到中國,因為中國傳統也是我的一部分,每次回到中國我都能更加了解它”。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