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之花綻放昆明

2020年01月07日08:27  來源:雲南日報
 

對於昆明而言,兩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恰好相隔了70年。

1949年12月9日,雲南和平解放﹔2019年12月9日,國家民委正式發布《關於命名昆明市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的決定》。70年彈指一揮間,省會城市昆明,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大家園。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指出,雲南要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昆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扛起省會中心城市示范創建的使命擔當,國家民委在《決定》中給予充分肯定:昆明市的生動實踐,探索出一條富有邊疆省會城市特色的創建之路,為雲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作出貢獻,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進入新時代,需要借鑒全球智慧,更需要民族團結萬眾一心,全力以赴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

新中國成立70年間,昆明作為雲南各民族團結統一重要牢固的紐帶地區,不斷加快走向富裕、走向現代化進程,促成“匯東方與西方、融傳統與現代”的獨有文化氣質與城市個性。

“在雲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擁有130萬少數民族人口、少數民族人口總數位居全國第二的昆明市,進入新時代探索未來發展之路,要把發展平台、發展格局延伸到更大更廣的能級范圍……需要借鑒全球智慧,更需要民族團結萬眾一心,全力以赴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

昆明市委、市政府決心打出民族團結這張牌,全面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說:“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昆明必須扛起的使命擔當,是加快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現實需要。”

為了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春城開得更加絢爛美麗,一襲清晰美麗的創建圖案呈現在人們面前:

——強化組織領導抓創建。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作為市縣“一把手工程”來抓,建立創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凝聚示范創建工作合力。

——強化政策支撐抓創建。將創建工作列入昆明市“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制定實施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強化載體創新抓創建。在國家民委“六進”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增加創建“進軍營”“進景區”“進基層政法單位”活動。同時全面開展民族經濟跨越式發展、民生保障全覆蓋、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教育振興等十項重點工程,創建工作彰顯大眾化、實體化、人文化,深度融入到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強化保障措施抓創建。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壓緊壓實責任,自2010年以來,市級民族專項資金預算保持全省州市第一,每年各級財政統籌投入民族專項資金1億余元﹔2018年全市各級各部門投入示范創建經費4億余元。

全市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創建工作更有溫度、更有質感

從空中俯瞰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柯渡鎮,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猶如一粒巨型“種子”落地丹桂村,栩栩如生。屹立在村口的石碑,十分顯眼地展示著丹桂村的兩個“金字招牌”:“全國文明村”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近年來,丹桂村著力民族文化繁榮示范工程等“八大示范工程”,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創建工作,使村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全村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住上了安全穩固的住房,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零輟學”、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100%全覆蓋,特殊困難群體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

2008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鎮小箐村看望彝族村民所福榮、所福興全家及村民。11年過去,如今他們過得怎麼樣了?

記者眼前的小箐村完全變了模樣,山清水秀,設施完善,戶戶住樓房、家家有汽車,早已擺脫貧困,邁向小康生活。11年前在村裡做報賬員的所福榮,一家4口年收入2萬元,全家擠在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中生活。現在他早已搬進了500多平方米的3層樓房,還擔任村委會監委主任,妻子繼續做刺繡和水果生意,全家年收入已經從當年的2萬元增加到10多萬元,而且村集體經濟每年還給他家分紅8000元。他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隻要肯努力,我對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

丹桂飄香的村庄和山清水秀的小箐村,折射出昆明市民族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顯著成就。

昆明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推動民族地區資源優勢與市場力量相結合,將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向民族地區傾斜,不斷加大民族地區民生福祉改善力度,聚焦綠色發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讓創建工作更有溫度、更有質感。

近年來,昆明民族地區 “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示范”工程蓬勃發展,培育發展了石林台灣農民創業園、呈貢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祿勸茂山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等一批特色園區,民族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持續加快。2017年實現民族地區“縣縣等級化、鄉鄉油路化、村村都硬化、小組通達化”的“四化”目標,而且累計建成美麗鄉村626個。

全市集中力量精准脫貧,尋甸、祿勸、東川等3個國家級貧困縣(區)相繼脫貧摘帽,34.4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基本消除了區域性整體貧困。石林、祿勸、尋甸3個民族自治縣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是2013年的1.26倍、1.63倍、1.38倍,全市民族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滿懷深情做好團結服務群眾工作,推動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

四月,來到盤龍區鼓樓街道桃源社區,潑水節狂歡一定讓賓客盡歡。社區舉辦潑水節已經14年,吸引的不只是社區傣族群眾,各族群眾加起來有上千人……

也是從這裡起步,桃源社區裡的少數民族困難群眾得到社區的照顧服務,生活上沒了后顧之憂:少數民族事務窗口讓社區少數民族群眾遇事能夠“進得了門、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成事”﹔餐飲技能培訓走進了民族餐館﹔社區少數民族居民實現了再就業,還能享受社區組織的定期免費體檢﹔社區還籌資修建起了雲南省首個社區袖珍博物館——“民族風情”博物館,成為少數民族居民寄托鄉愁的“存儲室”。

擁有省、市、區三級聯創“民族團結示范社區”稱號的桃源社區成為城市社區民族工作的典范,而隨著城市社會治理創新的深入推進,這樣的典型越來越多。昆明堅持“各族群眾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鄰居、結得成美滿姻緣”的導向,通過強化社區民族工作、提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以及開展群眾性活動,有力推動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和社區結構,各族群眾交往更加頻繁、交流更加深入、交融更加密切。

街道社區紛紛搭建少數民族服務聯系平台、信息服務平台、創業促就業服務平台、糾紛調處和法律援助平台、民族社團培育平台“五位一體”服務平台,讓各民族群眾獲得了優質高效的便民利民服務。

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試點工作增加許多針對少數民族群眾的特色服務,截至2018年底,累計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辦理居住登記20萬份。

無論鄉村還是城區,民族節慶活動越辦越紅火。“火把節”“潑水節”等民族節慶活動,已經辦成了各族群眾大聯歡、大聚會、大交流、大團結的盛會。舉辦“春城文化節”“百家宴”群眾性文化活動,搭建起各民族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去年,位於關育路的關上街道中心區社區紅石榴民族街區成為“網紅打卡地”,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

記者走進這條由社區投資1.1億元打造的集民族文化、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便民服務為一體的街區,如同進入大觀園,主題厚重豐富,呈現多姿多彩,“春城的由來”“賽典赤治滇”“紅軍在昆明”“西南聯大”“中央民族訪問團”“少數民族參觀團”等主題板塊參觀者最多。街中心,一個紅彤彤石榴形狀的“福”字標志特別喜人。

推動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質力量,也要依靠精神的力量,昆明創建工作通過著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在全市各族群眾中搭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精神相依的精神紐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創新昆明峰會”的舉辦,讓全市上下耳目一新,大大小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廣場)隨處可見。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干部主題教育館、“中華民族一家親”群眾教育館、“紅石榴”主題街區等“兩館一街區”人流如潮。“昆明市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專家智庫”的成立,有力地提供了智力支持。“霸王鞭”“大三弦”“獅子舞”“秧佬鼓”等民族傳統舞蹈融入了部分學校陽光體育大課間,增強中小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到全市干部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的全過程。

時光飛度,從1949年到2019年,兩個重要的“昆明時刻”見証了團結對於昆明乃至雲南的非凡意義。據悉,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昆明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4008.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5206.9億元,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新一輪的高質量跨越發展正在這裡孕育。(雍明虹 茶志福)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